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政協記憶

共同譜寫新時期“春天的故事”

2024年09月20日 09:29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微信圖片_20240914113412(5359337)-20240920091614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第七屆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乘船考察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三斗坪。(資料圖)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伴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人民政協何去何從”成為剛剛當選第五屆全國政協主席的鄧小平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

1979年6月15日,鄧小平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指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這一重要論述成為指導新時期人民政協恢復與新生、改革與發展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從五屆全國政協到十一屆全國政協,我國社會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這一時期人民政協團結最廣大的愛國統一戰線圍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凝聚人心、匯聚共識、貢獻力量;為剛剛恢復工作的人民政協建章立制;為人民政協自身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探索改革路。

???緊扣改革發展主題凝心聚力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人民政協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系。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人民政協在這一時期,始終堅持把服務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履職重點,積極投身改革,自覺服務改革,致力為改革凝聚人心、匯聚共識、貢獻力量。

發生在1979年初的“五老火鍋宴”,成為影響中國改革開放和非公經濟發展史的一段佳話。

“錢要用起來,人要用起來。”鄧小平在“五老火鍋宴”上的這句話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工商界人士的態度,對后來非公經濟的大發展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這是一次思想的解放,也是一次觀念的更新,更是人民政協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為黨的事業奠定了人心基礎。

1984年冬天,全國政協與中共中央統戰部共同召開了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統戰、政協工作座談會,指出,“今天統一戰線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離不開統一戰線,兩者是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座談會進一步提高了關于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和迫切性的認識,更闡明了統戰、政協工作與改革開放的關系,吹響了統戰、政協部門全面投身改革開放大業的號角。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人民政協如何凝心聚力、匯聚眾智?三峽工程的建設歷程,?正是一次生動的實踐過程,人民政協及其委員們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5年4月,政協六屆全國委員會三次會議期間有167位委員就三峽工程建設問題提出17件提案。會后,全國政協組成專題調查組進行了為期40天的實地調查。在調查中,先后召開了40多次座談會。此后,全國政協又多次組織視察調研工作,對三峽工程“是上還是不上,是早建還是緩建,是高壩還是低壩”等提出寶貴建議。

1988年9月13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愛國人士民主協商會和在京經濟專家座談會,分別就《關于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征求意見。與會者對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繼續深化改革,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為順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需要,1993年,第八屆全國政協特別增設了“經濟界”,人們在全國政協委員名單里看到了新增的“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名單。

2000年,由全國政協主辦以“經濟全球化——亞洲與中國”為主題的“21世紀論壇”舉行。

2001年7月2日,中國經濟社會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理事會一屆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發展表明,人民政協已經成為推動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和社會主義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完善章程保障人民政協事業蓬勃發展

人民政協章程,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為準則,是各級政協設立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依據。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確保政協工作與時俱進,僅五屆全國政協到十一屆全國政協35年間,人民政協章程就歷經5次修訂——

1978年2月至3月召開的政協五屆一次會議,是全國政協會議因“文化大革命”停開12年后召開的首次會議。會議對政協章程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政協章程對恢復和重建政協工作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某些內容受當時“左”的思想影響,沿用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提法。

政協章程第二次修改由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在1982年12月召開的政協五屆五次會議上獲得通過。

這次修改,排除了上一次修改中“左”的錯誤理論和提法,規定:人民政協的性質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人民政協的任務是“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擁護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基礎上,盡一切努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建設,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實現我國各族人民的總任務而奮斗”;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并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政協章程第三次修改是在1994年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作出的。修改后的章程突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問題,并注意吸收了改革開放十幾年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和人民政協工作的新經驗,增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等重要內容,改寫和補充了有關我國社會狀況、人民政協任務的表述,指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人民政協的任務方面增加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等新內容。

政協章程第四次修改是在2000年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作出的。這主要是與1999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相銜接,對一些重要理論和方針政策的提法進行修訂。

2004年3月12日,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這是政協章程自1954年制定以來的第5次修改。

這次修改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定為人民政協的指導思想。二是對基本政治制度、政協性質、政協職能、政協兩大主題進行完整的、準確的表述;三是對政協委員的條件、權力、義務做了明確規定;四是對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和程序進一步加以完善。

新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呼應了時代需求,是人民政協勇立改革潮頭,為國計民生獻力獻策的重大改革舉措。

???“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探索

如何保障恢復后的政協工作正常開展,從五屆全國政協開始,在此后的35年時間里,歷屆政協為人民政協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進行了有益探索——

為調動黨內黨外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力量,為現代化建設服務,1980年1月1日全國政協舉行第一次新年茶話會。

新年茶話會,是辭舊迎新之際全國政協舉辦的一項重要政治活動,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各界人士代表暢談友情、共商國是的重要平臺。

此后,新年茶話會作為全國政協主辦的重要政治活動每年舉辦一次。

1983年以后,在時任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的建議下,六屆全國政協實行了建立主席辦公會議、將過去大會期間臨時設立的提案審查委員會改為常設的提案工作委員會、在組織上擴大參加單位、恢復大會發言等創新舉措。

1989年1月黨中央批轉的《政協全國委員會關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暫行規定》,在人民政協制度建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黨的十三大以后,以李先念同志為主席的第七屆全國政協把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逐步實現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經常化制度化作為一項重點任務提上了日程。

1993年3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

反映社情民意,是八屆全國政協強化的另外一項重要工作,在時任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領導下,通過制定《政協全國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使這項工作進一步規范化。

2006年3月,十屆全國政協期間,《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頒布,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專門就人民政協工作頒發的文件,為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

在時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的推動下,同年12月,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次人民政協理論研討會在京召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不斷深入。

把加強思想理論建設,作為人民政協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證的這一思路,在十屆、十一屆的交替中得到了延續。十一屆全國政協共舉辦12次常委會專題學習講座、11次在京委員學習報告會、37期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研討班和政協干部培訓班。

2012年11月,“協商民主”第一次寫入中共中央最高規格的文件。

……

從人民政協恢復工作到人民政協“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不斷走深走實,新時期的人民政協正讓人民的意愿、民主的腳步,在我們的政治生活中穩步實現著。

(本報記者 王慧文 高楊 整理)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