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主席論壇
發揮制度優勢 展現政協作為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回望人民政協光榮而輝煌的發展歷程,我們要深刻總結經驗,牢記政治責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體現新擔當、彰顯新作為。
(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偉大成果。
協商建國,開啟新紀元。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作出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國旗、國歌、紀年4個重要決議,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為新中國誕生作了全面準備。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協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推動各項社會改革、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推進新中國各項建設貢獻了力量。人民政協在中共黨史、新中國史、統一戰線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風雨同舟,探索改革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中央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同時,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認真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為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心協力,共筑中國夢。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總結了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原則,厘清了協商民主的源流和根脈,揭示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人民民主真諦,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人民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緊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積極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凝心聚力,開拓了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人民政協伴隨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進程,創立探索、鞏固發展、不斷成熟定型,已經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我們就能從人民政協走過的輝煌歷程中、從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較中,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弄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好”在哪里、“優”在何處。
政治目標高度一致,而不是多元分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中國共產黨領導、團結各民主黨派圍繞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政治目標,始終著眼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與西方國家黨派利益紛爭、政治集團偏私、政治“精英”化、漠視公眾利益等現象形成鮮明對比。
政黨關系友好合作,而不是對立爭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始終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是多黨合作的根本政治基礎”。各民主黨派都是參政黨、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友黨,不是西方的在野黨、反對黨。中國共產黨能聽意見、敢聽意見,勇于接受批評、改進工作。這種新型政黨制度,猶如“眾星捧月”,一盤棋大局分明而又密切協作。與之相反,西方國家政黨制度搞輪流坐莊,黨爭紛沓、相互傾軋、相互掣肘,經常導致“運轉失靈”。
民主權利廣泛真實,而不是空泛虛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民內部各方面廣泛商量的過程,就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協商民主和選舉民主都是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協商民主相互尊重、遵循規則、體諒包容、理性有度,不強加于人、不偏激偏執,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極具中國特色、彰顯民主真諦。這種全過程人民民主看得見、摸得著,與西方國家那種“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的形式民主,只服務少數人的“金錢民主”孰優孰劣,人民是最好的鑒定人。
治理模式包容共建,而不是排斥撕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共商國是,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實現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有機統一,不會出現西方國家政黨排斥異己、內耗嚴重,種族隔閡、民族沖突,導致社會撕裂的問題。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它好就好在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優就優在有科學理論指引。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蓬勃發展,顯示出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我們要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協商民主這一根植中國土壤、彰顯中國智慧的好制度運用好、落實好。
(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從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對健全協商民主機制作出重要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認真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人民政協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切實增強服從改革、服務改革、參與改革的使命感責任感,更好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努力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派、實干家。
一是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機制。深刻把握“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這一人民民主的真諦,更加有效地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開展。完善黨委政府點題、黨派團體和委員薦題、界別群眾出題的工作機制,規范協商計劃制定及落實機制。進一步完善協商議政平臺,豐富“有事常商量”的實踐形式和機制。充分發揮調研在協商議政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調研成果分享會、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制度,鼓勵講真話、建諍言。完善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程序機制,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黨委工作大局開展協商、形成共識,堅定發展信心,激發奮斗力量。
二是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的制度機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把促進民生改善作為協商議政的重要著力點。建立經常性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制度,真實反映人民群眾想說的和黨委、政府想知道的急難愁盼問題。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機制,進一步明確范圍、創新載體、增強實效。健全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機制,引導委員立足崗位實際,發揮專長優勢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把“人民政協為人民”落到實處。
三是完善民主監督制度機制。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性質定位,對照黨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重點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制定政協民主監督工作規劃。推動健全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機制,建立能夠充分體現各方利益相關者意見的制度和程序。健全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實現協商全流程閉環運行。
積極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加強專門協商機構自身建設。完善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機制,優化提案、大會發言等制度設計,構建科學規范、運行順暢的制度體系。建立委員履職考核評估制度,制定發揮黨員委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實施意見。以新思路破解“兩個薄弱”問題,改變市縣政協一說加強就是增設機構、增加人員的思維慣性,著力在提振精神、創新機制、提升素質、改進作風上下功夫,不斷夯實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基層基礎。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政協主席)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