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4年第四期
古典情懷
劉旭生長在京城,自幼便受到嚴格的專業訓練,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前賢名畫,對古代山水畫的結構、賦彩甚至材質都有深刻的領悟。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外在條件,造就了他對傳統山水畫的喜愛,對青綠山水熱愛尤深。他的青綠山水是從傳統中一路走來,浸淫于名家翰墨,是在對前賢的傳移摹寫中融入筆墨與繪畫語言的變革。他并沒有一味摹古而泥古,而是借古開新,古為我用,以現代人獨有的視角對古畫進行深度解構,重新詮釋,從而形成自己的繪畫模式,完成自身的語言塑造。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達到了“技”與“道”的融合,使“技”漸臻“道”境。在這種境界中,劉旭構建了一個可居可游、雅俗共賞的青綠世界。在傳統的臨習中,“水墨”和“青綠”既有此消彼長的對立性,又有相互交融的包容性。劉旭在水墨的基礎上,植入了對色彩的精心布局。因水墨具有很多不確定性,不易隨心所欲,但正因如此,反而容易帶給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而精致的青綠則具有可控性,可彌補水墨運用中的不盡如人意之處。劉旭將二者無縫銜接,或許正是其精到之處,也體現了其駕馭筆墨的嫻熟技巧。
在青綠山水的創作中,劉旭既重視對古畫的臨摹,亦側重對畫材的精挑細選,比如對紙或絹新舊的甄別,對生宣和熟宣的拿捏,古舊的紙絹為青綠山水營造一種古雅的氛圍,而宣紙的生熟則為筆墨操控提供便利,但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青綠山水極易走向制作性和裝飾性,看得出來,劉旭在繪制這些山水時,在意境和語言方面力避流弊。他學習古人,也并不疏離寫生。搜盡奇峰成畫稿,劉旭將遍歷佳山水之后的眼中之景融合到筆下,在摹古與寫生中找到一個切合的著眼點,因而,其畫面雖然工整,色彩雅妍,卻并不呆板,也無匠氣,賦予了青綠山水新的時代氣息。如果說傳統的青綠山水最易讓人忽略其時代性的話,而劉旭的作品,則恰如其分地為我們呈現了當下的繪畫語境,是在煩囂的浮躁中找回的心靈之境。無論畫面展示的艷麗的“形”,還是畫外蘊含的“神”,無疑都具有這個時代鮮明的特征。
在劉旭的青綠山水中,王希孟和趙伯駒的工整和重彩,趙孟的高逸和文徵明的文人意趣,張大千和謝稚柳的揮灑,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影子。他在宋元明的經典中,找到了與自己遙遙相契的筆墨佳趣,又在真山真水中,將這種“佳趣”盡情發揮,游刃有余。所以,在劉旭精心繪制的青綠山水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自己的胸臆與筆意的交融,是在工整秀逸的賦彩中,展現的一種如今逐漸缺失的古典情懷。
風靜聽溪聲(國畫)88×25cm 2014年/劉 旭
朱萬章 點《風靜聽溪聲》
劉旭的《風靜聽溪聲》,有宋代的溪山行旅,也有現代的煙雨朦朧;有小橋流水,也有林泉高致;有深遠之景,也有高遠之境。在細膩的筆觸中,在花青、青綠、赭石、淺絳和水墨的交織中,在草木蔥郁的深山中,我們看到了溪山臥游的文人意趣。
竹翠寒不凋(國畫)138×25cm 2019年/劉 旭
朱萬章 點《竹翠寒不凋》
《竹翠寒不凋》寫的是我們熟悉的山麓之景。霧靄環繞,意境幽深,遠處的綿延山巒與云蒸霞蔚使畫面增添了顯而易見的出塵氣氛。氤氳彌漫,野曠天低,疏密有致的峰巒與觸手可及的修竹構筑了現代文人難以企及的精神家園。
湖山清曉(國畫)150×270cm 2020年/劉 旭
朱萬章 點《湖山清曉》
在《湖山清曉》中層巒疊嶂與煙云供養并存,深遠和平遠之景均見。作者以俯視的角度,描繪了繁復而曠遠的山水佳構。近處的青綠與遠處的朦朧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在工寫結合的筆意中,作者刻意營造了一個現代人的桃源夢鄉。
云巖郁秀靈(國畫)138×25cm 2019年/劉 旭
朱萬章 點《云巖郁秀靈》
這幅作品在材質上做了渲染,以赭石、青綠和淺絳為主色調,試圖尋找一種古韻。這是現代山水的傳統回歸,是對傳統山水的現代解讀。色彩愈見豐富,富有視覺張力,在其重彩與繁密的佳構中,洋溢著濃郁的宋元氣象。
朱萬章
四川眉山人,畢業于中山大學歷史系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從事書畫鑒藏、美術史研究與美術評論。著有《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銷夏與清玩:以書畫鑒藏史為中心》《書畫鑒真與辨偽》《鑒畫積微錄》等論著20 余種。兼擅繪畫,以畫葫蘆著稱,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畫集》《學·藝:朱萬章和他的藝術世界》《學之余:朱萬章繪畫近作集》等。
劉 旭
1973 年生于北京。北京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吳昌碩藝術研究會會員。
責任編輯:楊文軍
編輯:畫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