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寧夏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 一個村莊里的詩與遠方
今年夏天,全國多地持續高溫暑熱。但來自銀川的張大叔,卻已在寧夏南端六盤山區的一個村莊中享受了40多天的清涼。8月9日,坐在“自家院子”中,張大叔愜意而滿足——身后的兩孔窯洞,是他在這個村子里的“家”,每年幾千元的租金,保障了他度假的需求;面前,則是他的房車,更是退休后老兩口的詩意和遠方。
這個村莊叫新和村,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陳靳鄉。張大叔之所以把避暑之地選在這里,不僅因為高達2100米的海拔、茂密的森林帶給這個村莊溫涼的夏季、連續100多天的舒適期,也不僅因為這里有豐富多彩的“馬社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因為村莊里頗成規模的房車營地滿足了他的房車旅行需求。他欣然成為這里的“老住戶”,這幾年,每逢暑期都和老伴開車前來。“我們開車跑過全國多個地方,這里是少有的避暑勝地。”他說。
和張大叔一樣的游客,在這個村莊還有很多。放眼各個院落門口,停放的房車各式各樣,從車牌號看,遠的來自廣東、江蘇、四川等地,近的有甘肅、陜西和寧夏本地。小小的新和村,游客和臨時居民儼然代表了全中國。
這是新和村各族人民的自豪,也是隆德縣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
據隆德縣文廣局副局長方強介紹,近年來,該縣按照“以文促旅、以旅促融”思路,依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等載體,推動搭建“旅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合發展新名片,以“六盤山下石榴紅”為統一大品牌,打造出15個特色小品牌,以打造一個、示范一批、帶動一片,形成一鄉鎮一品牌、一行業一特色總體格局。做活綠水青山大文章,成為當地各民族干部群眾的共識。
新和村就是受益者。新和村房車營地與同在陳靳鄉轄區內的清涼村房車營地和高陽花谷房車營地組成了六盤山房車(自駕游)避暑營地,成為隆德縣鄉村旅游的亮麗名片。
據新和村支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馬社火”傳承人趙小龍介紹,僅新和村房車營地就有9處。其中,高端VIP房車營地8處,房車窯洞8孔,配備了60個水電樁,公共Wi-Fi、公共淋浴間、公共衛生間、車友食堂等設施一應俱全,可容納300余輛房車和自駕游車同時入駐。短短幾年,吸引全國各地1000余車次前來避暑游玩,平均停留時間2個月,實現年接待游客4,7萬多人次,創收135萬元。
對于常住105戶374人的小村莊來說,這樣的收益相當可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隆德縣各族群眾生活中得到印證。
“下一步,隆德縣將繼續貫徹‘融’的重要路徑,使鄉村旅游有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深化文化交流、促進民族交融為目標,打造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旅融合產品,凝心聚力打造旅游融合新業態、新格局,譜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篇章?!甭〉驴h文廣局副局長方強說。
當記者離開新和村時,趙小龍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一批新的游客抵達,有的人想要體驗“馬社火”項目,扮上關公騎大馬;有的人想要尋找野外露營地,享受六盤山的清涼。當“馬社火”的隊伍巡游而來,成排的馬背上,多了來自武漢、成都等地而來的“關公”“穆桂英”等;隊伍前方,村民扮演的儀程官,吶喊聲更加高亢詼諧、“鷹翅扇”扇動得更加“有范兒”。
接納天南海北人,共創民族團結村。在隆德縣的這個鄉村,記者看到傳統古村傳承保護和現代房車產業相結合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看到六盤山區各族群眾團結一心、共同努力,讓家鄉棲居了詩意、留下了遠方。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