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議政瞬間 委員聊遼

首頁>協商>委員履職故事

北疆有牽掛 ——全國政協委員杜明燕的履職故事

2024年08月05日 09:52  |  作者:張園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0802主稿)杜明燕:北疆有牽掛(分離(5081205)-20240805093849

杜明燕(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調研。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杜明燕: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政協副主席。

20世紀初,隨著第一列火車從滿洲里站駛過,鐵路把這處北方邊陲載入世界眼前。

百年過去,滿洲里口岸已是中國最大陸路口岸。中俄41號界碑旁,一列列中歐班列從高聳的第五代國門下穿梭而過。去年夏天開始,杜明燕經常站在不遠處,身披“我是政協委員我幫你”綬帶,為往來游客講解國門的歷史。

彼時,她剛剛調到這座口岸邊城,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政協副主席。不過,無論是滿洲里這座城市,還是人民政協這個組織,杜明燕都并不陌生。

“無縫銜接”的履職

鋪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行政區劃圖,滿洲里只占了西北處不起眼的一隅。這一隅,卻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樞紐,2023年有5000余列中歐班列從這里通過。

只是,前些年中歐班列轟隆而來,呼嘯而走,好似滿洲里的過客,當地人把這種境遇戲稱為“酒肉穿腸過”。

杜明燕到任后不久,也跑到了口岸摸情況。

從前,外界對這位鄂溫克族政協委員的印象,往往與馴鹿有關。每年3月全國兩會,她總是身穿鄂溫克族傳統服飾,向大家述說敖魯古雅部落的馴鹿繁衍、大興安嶺的生態保護、呼倫貝爾的冰雪旅游。“2008年,敖魯古雅部落加入國際馴鹿養殖者協會,這在2013年中國爭取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國的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她的言語中透著與生俱來的活潑與靈動,神情卻難掩狩獵民族的豪爽與堅毅,仿佛陽光照耀森林中尚未融化的積雪。

從森林深處的馴鹿之鄉,到邊境線上的鐵路之城,杜明燕幾乎是“無縫銜接”投入了新身份。

她走訪鐵路口岸,觀察基礎設施的新舊更迭;她詢問互貿區的商販,外國商人喜歡帶哪些貨物回去;她走上滿洲里街頭,感受圣誕節往來游客的人流量。大部分時候,對于當地人而言,杜明燕就像一位熱情健談的大姐,跟哪個領域的工作者都能聊上許久。

“如果能讓進口的木材、糧食落地加工,將會帶動滿洲里產業發展。有些食品不在互市貿易白名單上,邊民不能帶進來售賣。還有其他委員提過的,液化石油氣運輸的隔離編組,降低了中俄過境鐵路的交接車效率……”杜明燕分享著她一路的見聞。

而調研結束,將這些閑聊落到筆尖時,她的文字又不失翔實與嚴謹,從歷史欠賬到區位優勢,她都要捋個明白。在《關于支持呼倫貝爾市和滿洲里市發展的建議》等提案和發言里,杜明燕陳述了滿洲里“小財政支撐大口岸”的困難、互貿區白名單制帶來的限制、寒冷偏遠造成的人才不足,并對滿洲里從“通道經濟”到“落地經濟”的轉變進行了展望。

“還有,俄蒙跟我國的口岸設施情況不同,影響了口岸通關效率,需要國家層面幫助協調。”閑談中,杜明燕條分縷析,從不同鐵路的軌距,到一名俄羅斯邊民可以攜帶多少塊巧克力,再到外國游客喜歡到哪兒吃飯,她都說得清清楚楚。這不由令人驚訝,從文旅崗位到基層政協,短短一年時間,她便把這些大事小情裝進了心里。

“我其實不聰明,學習成績也不算好,直到20多歲才開竅,很多知識是工作中積累的。”說這句話的時候,杜明燕正在秦皇島參加十四屆全國政協第二期委員專題學習研討班,那一周學習期間,她經常和別的委員交談。“跟咱們許多政協委員相比,我的專業水平并不算高,只是常年在基層,跟群眾打交道多一點。”杜明燕一邊笑一邊搖頭,她不愛過分糾結自身的劣勢,而是把思考重心放在了怎樣利用現有優勢履職上。

這份樂觀,或許與她童年的求學經歷有關。小學時,她出生的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聚居的村莊里,只有三個老師,教五個年級的學生。想要讀課外書,得跑過大半個村子,去校長來寶叔叔家里借。剛上學時,杜明燕的國家通用語言說得還不熟練,“樹木我知道是什么意思,森林我就不知道了。‘吃飯’我總是說成‘飯吃’。”她還笑著分享說,直到后來自己開始啃大部頭小說,才發現《三國演義》里沒有“賽賽”,那叫曹操,《西游記》中沒有“那托那海”,是哪吒鬧海。

而到了上初中時,杜明燕上學要走15公里的山路,蹚過兩條河、翻過兩座山。“有一年放暑假漲大水,道路都被淹沒,我足足走了14個小時才到家。后來,我的同伴從第一學期的14個人到第二學期的3個人,最后只剩下了我自己。”回憶當初,杜明燕若有所思,“現在想來,如果我在哪一次選擇了放棄,都不會有后來的改變。”

也許正是這段經歷,讓杜明燕后來不論從事何種工作,首先想到的都不是焦慮與抱怨,而是盡快適應崗位,保證在任何條件下迅速開展工作。

來到滿洲里市政協之前,她曾是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文旅這個行業卷得厲害,時效性呢,又非常短。往往耗盡心血辦了一場活動,結束后都沒時間復盤,因為下一項活動馬上又來了。”杜明燕語氣仿佛也蒙上了一絲當初的疲憊,“最忙的時候,我們曾經半年開了280多項活動,一年下來感覺像是干了七八年。”

然而,當說起完成全國政協的學習后,回去還要組建圖書館委員工作室,杜明燕瞬間一掃疲憊,“最近‘跟著圖書去旅行’火了,《額爾古納河右岸》帶動許多游客來這邊旅游,我們政協委員也得多讀書學習。”她語調變得高亢,“到了廬山,誰不想看飛流直下三千尺?去了滕王閣,誰不想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站在騰格里沙漠,誰不想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就是旅游和文化的魅力!”

她的眼神中,充滿了躍躍欲試。

“潤物無聲”的小事

每一天的日子,杜明燕過得忙碌又充實。

最近,日常工作之余,杜明燕時不時打開12345平臺,看看“逾期未辦理工單”。碰到自己熟悉領域的問題,她就打電話給相關單位詢問情況,“這位大哥要宅基地是什么情況?不管怎樣,咱們先給群眾做好解釋……”

這個習慣來自于不久前,呼倫貝爾市開通的“兩代表一委員”12345熱線履職通道試點。“這個通道牽著兩頭,作為政協委員,一方面,我可以代表群眾打12345反映問題。另一方面,我可以認領逾期工單,進行督促跟辦。”

這項工作再適合杜明燕不過。過去20多年,呼倫貝爾市的多個崗位都留下了杜明燕的足跡,她先后分管過教育、醫療、文旅、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疫情防控等工作。她的經驗與知識,大多是在基層“跑”出來的,也是跟群眾“聊”出來的。用她的話說,“大多來自民間。”

民生無小事,處理不好極易引發矛盾。通過12345熱線履職通道處理的事,有一件讓杜明燕印象深刻,“草原上牧民們住得分散,一些地方暫時通不了自來水,一部分牧民反映,他們的飲用水長期氟超標。”

杜明燕聯系呼倫貝爾水務局后,第二天,水務局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牧民家。經過了解才發現,此前水務局給牧民們發放了過濾井水的設備,但很多牧民不懂如何安裝操作。工作人員當即把設備安裝好,過濾后的水經過測量,含氟量達到標準,牧民們當即表示很滿意。“其實事情不復雜,雙方一溝通,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事后,杜明燕又跟水務局溝通,今后定期來給牧民的設備更換濾芯。而且,在草原上打“深水井”的規劃也要及時告訴牧民,讓大家知道問題會逐步解決。

杜明燕覺得,這也是“委員履職”服務為民的意義所在,“有的看似是小事,但小事中存在著普遍的問題,小事中也包含著民生的福祉。”

提案亦是如此,從《關于切實加強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艾滋病預防和宣傳工作的提案》到《關于解決計生特殊家庭第三代關愛問題的建議》,再到《關于促進特殊教育學校畢業生就業的建議》,杜明燕一件件提案關注的是不同群體,但說的都是關乎他們日常生活的事。

“我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多做潤物無聲的小事。”這話從杜明燕口中說出并非自謙。她把做好每一件小事當作自己的目標,并且樂此不疲。

“一路相伴”的尋路

杜明燕提到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講述的正是鄂溫克族的故事。每年參加全國兩會,杜明燕都會帶上鄂溫克族索倫部、使鹿部、通古斯部的傳統服裝。

今年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閉幕后,走出人民大會堂的杜明燕邂逅了一位金發女士,她就是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

杜明燕身穿的民族服飾吸引了白思娜,她們聊起森林與草原,聊起北極圈共同的動物——馴鹿。旁邊的《中國婦女報》記者拍下了她們交流的畫面,身著駝色鄂溫克族傳統服飾的杜明燕笑容明媚,胸前別著一朵毛茸茸的“太陽花”。

這朵“太陽花”是鄂溫克族傳統飾品,皮質圓心如太陽,四周毛絨像光芒,象征著對溫暖和光明的向往。這朵“太陽花”也曾被杜明燕帶上全國政協“加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保護傳承”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

2022年6月24日,身在呼倫貝爾太陽花工作室的杜明燕,手捧一件件“太陽花”文創產品,通過屏幕向與會者介紹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在當代綻放出新的光彩。“傳承人將非遺與旅游緊密結合,建立了太陽姑娘非遺體驗館,‘太陽花’已成為暢銷的文化旅游商品。”

當時,說起“太陽花”的傳承發展,杜明燕激動得幾乎落淚。事實上,這么多年每當說到怎么讓放下獵槍、走出山林的鄂溫克族群眾過上好日子,她都難掩內心的澎湃。回望這一路,她只說了三個字,“不容易。”

這幾個字背后,是一段獨特的歷史。2003年,為了保護地區生態環境,鄂溫克獵民放下獵槍,實施生態移民。

曾經以游獵為生的獵民,下山后的生產方式轉為農耕和畜牧。產業轉型的壓力,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讓獵民從生產到心理都面臨一個“不適應”的過程。這些年,在改善獵民生活與傳承民族文化之間,鄂溫克族干部群眾漸漸摸索出了特色旅游的路子。這條路上,有朝夕相伴的馴鹿,有吉祥的“太陽花”,有原生態的瑰麗風光。杜明燕也因此走上為馴鹿“尋路”的履職路。

馴鹿是鄂溫克人的圖騰,也是不愿舍棄的伙伴。然而,如今我國僅存有1400余只馴鹿。這是因為,馴鹿并非隨便找個地方圈養就能養活,它們需要長期在森林苔原中覓食。下山后的馴鹿,也面臨種群退化、放牧范圍、獸害疾病等種種不適應。

這些年,關于馴鹿養殖產業化發展、建立馴鹿養殖保障制度、劃定馴鹿飼養繁殖區域,杜明燕前前后后提交了9件關于馴鹿產業發展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此外,她還提出了讓放下獵槍的鄂溫克族群眾融入大興安嶺生態保護與建設中的建議。

今年,杜明燕又提交了《關于協助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部落引進境外馴鹿種鹿的提案》,“許多措施,已經在逐漸落實了。”

近幾年,當杜明燕再次踏進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時,每年前來觀賞飼養馴鹿習俗、感受民族文化的游客逐漸多了起來,鹿茸鹿皮、傳統飾品的銷售也很好。

“狩獵文化已經成為民族記憶的一個影子,‘太陽花’能找到一條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道路,實在不容易。”杜明燕說,“但這么多年,也只有‘太陽花’火了。”因此,杜明燕格外希望推廣“太陽花”成功的經驗。遠程協商會的發言中,她建議推進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整合現有的制作加工作坊、非遺傳習所、非遺展示基地資源,向游客提供并開放活態傳承展示場所、非遺衍生品銷售基地。

又是積雪未化的時節,杜明燕告別家鄉群眾,踏上參加兩會的旅途。她的行李箱里除了民族服裝,還有漂亮的“太陽花”飾品、樺樹皮畫、馴鹿公仔。搖晃著兩只馴鹿公仔,杜明燕笑得合不攏嘴。

許多家鄉群眾一如往年守在電視機前,看到直播中出現杜明燕,就立刻拍照發給她。杜明燕開玩笑說,“拍得不好看!”然而,看著父老鄉親發來的一張張照片,杜明燕笑得更開懷了。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