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沈鐵梅:為川劇而綻放

2024年07月05日 10:00 | 作者:本報記者 張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4891994)-20240705094817

沈鐵梅(前排)為年輕川劇演員授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沈鐵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

隨著一曲經典唱段《紅梅贊》,以江姐等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共產黨人所展現的紅巖精神,伴隨著獨特的川劇韻味,激蕩起臺下觀眾無限的愛國情懷。

沈鐵梅正是川劇《江姐》中江姐的扮演者。沈鐵梅說,她非常榮幸能夠通過再塑江姐形象,為誕育于重慶的紅巖精神作出生動闡釋。

如今,這部已上演百余場的川劇作品,依然不斷地為觀眾上演著“情景式黨課”。

紅巖精神感染并影響著沈鐵梅。讓她幾十年來所鍥而不舍的,是推動川劇實現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傳 承

“我是站在巨人肩上成長的幸運兒。前輩們對藝術傳承與創新的精神影響著我。”

在2023年12月舉辦的“慶祝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40周年研討會”上,已三度摘“梅”的沈鐵梅如是說。

在川劇傳承的路上,老一輩川劇表演藝術家給她帶來的深遠影響,不僅在于技藝的傳承,還有品格的訓練、理念的堅守,鼓舞著她在前行中充滿自信。

川劇傳承作為一門藝術科學,沈鐵梅覺得已在老一輩藝術家身上學到。現在,她思考與探索更多的是,如何將川劇更好地傳給后來者。

“川劇作為非遺,是需要一代代川劇人來保護與傳承的。”沈鐵梅認為,這種保護傳承,取決于“人”,傳承人做得好,川劇就能發展得好。每場演出前,她都會反復叮囑要上場的演員們:“演出是一把雙刃劍,演得好就是推廣宣傳川劇,演不好就是摧毀破壞川劇,我們要時刻心懷敬畏。”

于是,沈鐵梅在川劇傳承中有所堅守與堅持。

“川劇不只有‘變臉’和‘吐火’,還有儀態萬千的聲腔等,她有著豐富完整的美學體系。”沈鐵梅堅守川劇或者說戲曲所特有的美學體系,特別是歌舞演故事的方式。

“傳統戲中的戲服、頭帽等都是可舞的,現代戲如何傳承歌舞演故事的方式,包括用傳統的手眼身法步來演現代人?”幾十年探索實踐,沈鐵梅總結出一套好經驗。比如川劇《江姐》中江姐“繡紅旗”的經典場景,通過外化人物內心,以江姐和獄中難友手執黃色長綢舞來表現他們飽含深情穿針引線繡出五星的過程,體現出戲曲的高度寫意性特征。

在沈鐵梅眼中,川劇是一個自由而浪漫的劇種,她熱愛并沉浸于其中。但隨之也有不規范現象。因此,自擔任重慶川劇院院長以來,除演出外,沈鐵梅大多時間都在做“看不見的工作”——規范川劇行業的服裝、化妝、舞臺作風等,“讓川劇行業和劇種呈現‘風朗氣清’的狀態,才能更好地保護與傳承。”

今年端午時節,重慶市川劇院創排的青春版川劇《白蛇傳》在重慶市川劇藝術中心首演,這部由年輕演員擔綱的作品為觀眾帶來經典傳承的震撼。最近他們正在打造講述巴渝英雄巴蔓子故事的川劇作品《巴蔓子》,也是由青年演員擔綱主演。作為這兩部劇的藝術總監,沈鐵梅說,“戲劇傳承,要敢于讓青年挑大梁、當主角,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多地給他們創造與提供實踐的平臺與機會。”

如今,沈鐵梅下功夫更多的是,如何找到川劇與現代生活的更多連接點,讓更多人了解川劇,愛上川劇。她喜歡將川劇與火鍋聯系在一起,她認為,川劇與火鍋文化都是兼收并蓄的,“觀眾可以像品味火鍋一樣品味川劇。時不時會有種出其不意的驚喜,‘刺激’著觀眾繼續觀賞的意愿。”

創 新

沈鐵梅說,她對川劇、對傳統文化始終懷有赤膽忠心。因此,她對于川劇創作創新的探索與實踐,也是建立在傳承基礎上的:“敬畏傳統,然后突破演繹,最后觀眾叫絕。”

1989年,川劇《三祭江》《闔宮歡慶》《鳳儀亭》,讓沈鐵梅第一次獲得梅花獎。2000年,因演繹改編自曹禺《原野》的川劇現代戲《金子》,沈鐵梅二度獲“梅”。2011年,憑借改編自古典名劇的川劇傳統戲《李亞仙》,讓沈鐵梅“梅開三度”。

如果說第一次是因為她扎實的傳統戲基本功,那么第二次是她對現代戲的挑戰,第三次則是她戲劇表演的飛躍。

沈鐵梅說,從《李亞仙》開始,她實現了從演繹行當到演繹人物的蛻變。就像她對待戲曲中的水袖,不再是被水袖捆綁,而是盡情為她所用。

著名戲劇家魏明倫曾這樣說過:新時代重慶川劇大發展的標志主要有兩個:一是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在整個川劇界的領軍人作用,二是經典作品《金子》的橫空出世,為當代川劇樹立了新的豐碑。

這都與沈鐵梅息息相關。

在收獲口碑與獎杯的創新路上,沈鐵梅是清醒的。“每部戲都不是為了得獎而創排的。品位的高低,奠定了我的路走得遠與不遠。”沈鐵梅從自我成長的角度梳理回顧:演戲的過程其實也是自我挑戰的過程,推動著她挑戰演繹多人多面,柔媚的、木訥的,喜的、悲的,盡情糅合在她的表演中。

如今,她還想打造一臺川劇風格的音樂舞臺劇,作為文旅融合的創意新品。這種“新”,用她的話來說,“只是川劇與其他藝術形式相融合,川劇依然是原汁原味的川劇。”

即使在世界藝術舞臺上,她依然執著于此:“一切新事物都可以為我所用,但不能丟掉傳統文化內涵。”

自2004年,沈鐵梅帶著川劇,開始“走出去”。在川劇與交響樂、歌劇等的融合中,沈鐵梅始終堅守一個底線:她要演繹原汁原味的川劇。在世界視域內,她也更加懂得了川劇之美,懂得了如何更好地演繹川劇之美。

“演繹川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講述中國故事的好方式。”沈鐵梅至今仍記得第一次在世界藝術舞臺——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演唱川劇《鳳儀亭》后,很多外國觀眾找她學發聲、學舞水袖的情景,她抑制不住的激動與自豪。如今,已帶領重慶市川劇院“全身披掛”走過近50個國家的她深刻感受到,優秀的文藝作品可以跨越語言障礙,為更多人所喜愛。

“走出去”的探索與實踐,也讓沈鐵梅在委員履職中不斷呼吁與踐行: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有升級版,讓更多人通過欣賞川劇的綜合審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擔 當

沈鐵梅是第二次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其間還擔任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多年的履職生涯基本都是圍繞川劇展開:給非遺傳承人減免稅收,提高非遺傳承人的收入,如何保護好戲曲的文化基因,如何提升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魅力等,并用實際行動推動川劇進校園、拍攝川劇藝術電影、開發川劇文創產品等。

每年兩會,戲曲領域的委員呼吁建設中國戲曲博物館的聲音不斷,沈鐵梅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兩會,她依然帶來一件相關提案,并將中國戲曲博物館定位為:集所有劇種參觀普及、對外交流、非遺傳承等于一體的戲曲“百科全書”,全面展示中國戲曲發展歷史、劇種特點、名家大師、藝術流派、劇目傳承等具有一定歷史研究價值和時代特征的各項內容。

沈鐵梅說,全面展示中國戲曲傳統文化,傳播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并解決戲曲文物毀壞、文獻資料流失等一系列問題,建設中國戲曲博物館意義重大。“我國300多個劇種百花齊放,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成立中國戲曲博物館,其實也是用更科技、更科學的現代方式保護這些瑰寶。”沈鐵梅說道。

她呼吁多年的,還有對于地方戲曲、方言文化的保護。“當前,隨著普通話推廣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方言的傳承面臨危機,地方戲曲作為方言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受到了巨大沖擊,觀眾群體逐漸萎縮,年輕人對其興趣不高。”沈鐵梅表示,這不僅影響了地方戲曲的傳承,也使得地方文化的多樣性受到影響。因此保護方言文化,促進地方戲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沈鐵梅已投入參與以協同立法推進川劇保護傳承立法工作的“大事”中。

5月30日,重慶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首次審議了《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作為川渝兩地人大常委會共同確定的協同立法項目,5月27日,《四川省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也被提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沈鐵梅告訴記者,“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四川和重慶兩個城市同時立法,對于川劇傳承發展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談起川劇立法的初衷,沈鐵梅說,川劇發展至今已有300年,但缺乏法律法規保障。“目前在重慶能稱得上有完整建制的劇團只有兩個。沒有平臺,談何有人?傳承人斷了,川劇也就沒有根了。”沈鐵梅說,隨著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文化資源流動活躍,川劇走向市場不可避免,但仍要以社會效益為先。

“如果一味以經濟效益為準,比如大家喜歡變臉就只表演變臉,那川劇其他精髓如何傳承?這需要規范的機制來保護。”沈鐵梅表示,川劇保護傳承任重道遠,她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