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協商花開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來>新聞動態

透過6場推進會,我們看到了什么?

2024年06月21日 14:02 | 作者:李海鑫 | 來源:自治區政協宣教中心 分享到: 

“這次會議是自治區政協組織召開的第一場助力工作推進會,主要是想進一步了解京蒙教育協作的推進情況、工作需求,更好地交流信息、統一思想、凝聚合力。”

4月11日下午,自治區政協十一樓會議室內,京蒙協作“教育倍增計劃”政協助力工作推進會正在舉行。自治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延昆開門見山,邀請與會教育廳、農牧廳有關負責同志、政協對口專委會負責同志講情況、談體會、提訴求。腦力激蕩碰撞出思想火花,討論交流凝聚起行動共識。

此后,自治區政協接連組織召開了京蒙協作“醫療倍增計劃”“產業倍增計劃”“旅游倍增計劃”“農畜產品銷售倍增計劃”“科技創新倍增計劃”政協助力工作推進會。近乎一周召開一次的會議,自治區政協可謂“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張延昆主席出席并講話,自治區政協分管副主席主持會議,自治區政協秘書長,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北京市東西部協作內蒙古掛職干部團隊領隊及有關廳局負責同志、對口專委會主任、盟市政協主席、高校、科研院所、各領域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一場場會議,錨定京蒙雙向賦能協作的關鍵要素,聚焦兩地黨政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分享的工作舉措有力,提出的協作需求務實,為京蒙全方位合作鼓足了干勁,也為政協助力工作跑好2024“這一棒”匯聚了動能。

透過這6場推進會,我們看到了很多。

看到了自治區政協助推京蒙協作的作為與信心

過去一年,京蒙兩地政協共同發起“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行動,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圍繞實施“六個倍增計劃”積極牽線搭橋、調研考察、建言獻策,助推一批京蒙協作項目落地。此項工作入選自治區黨委“創新成果和典型經驗大起底”“2023年度全區優秀改革案例”。

京蒙協作開啟“2.0時代”,如何匯聚起京蒙協作融入和服務辦好我區兩件大事的強大合力?如何乘勢而上,助推兩地協作模式和領域不斷升級?如何總結好經驗,鞏固好成果,打造京蒙協作的“政協樣板”?

年初以來,自治區政協堅持不做“慢牽牛”,勇當“奔騰馬”,用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做好這道“必答題”。

2月,張延昆主席帶隊,6位省級領導、8個廳局、20個旗縣主要負責同志兵分6組赴北京市政協及北京市7個部門、9個對口協作區召開聯席會議,開展了18場對接活動;

全國兩會期間,通過提案、討論發言等形式,為內蒙古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助推內蒙古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3月、4月,張延昆主席赴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阿拉善盟等地學校、醫院、企業、科研機構開展調研,全面了解“六個倍增計劃”落實情況;

參加北京市海淀區黨政代表團到呼和浩特市考察活動,自治區政協黨組將考察有關情況報送自治區黨委,推動構建京張呼兩小時科創園、建立和林格爾(中關村)科創園;

開展走訪北京在內蒙古企業全覆蓋活動,爭取企業擴大投資,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困難……

面對百舸爭流的區域經濟競合之勢,自治區政協快馬加鞭、干勁更足!

看到了京蒙并肩追夢攜手共富的生動圖景

作為牽頭部門,今年3月8日,自治區農牧廳組織召開了推進京蒙協作“六個倍增計劃”實施座談會,與各廳局共同研究年度協作目標和落實舉措。隨后,自治區政府召開2024年京蒙協作工作推進會,農牧廳印發了《2024年京蒙協作“六個倍增計劃”工作要點》,各領域協作目標清晰、任務明確。

目標任務劃定,現實如何破題?

推進會上,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書記、廳長郭占江介紹,2024年京蒙協作用于“六個倍增計劃”的資金達到11.8億元,力爭推動協作在內容上擴大,在內涵上提高。“今年,農牧廳建立了每周動態報送和季度臺賬調度機制,進一步統籌協調推動各領域倍增計劃實施。”郭占江說。

一紙京蒙教育對口協作框架協議,為內蒙古帶來了北京的名師、名校長,帶來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管理理念,讓更多內蒙古的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今年兩地教育部門確定了21個重點合作項目,我們希望在做實做細‘組團式’幫扶、擴大協作區域、深化各層級教育協作、強化信息化技術手段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與北京市教育系統的多元化合作,共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會上,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王敏圍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遠程教育等方面談了工作想法及訴求。

除了“北京水平”的教育,讓群眾就近就便獲得的還有“北京水平”的醫療服務。

自治區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勇帶來一組好消息:經過各醫院高起點、多層次的交流協作,自治區腦科醫院成功掛牌了“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分中心”;自治區人民醫院成為“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安貞醫院內蒙古心臟外科協作中心”;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開展新技術及復雜疑難手術18臺,其中3項新技術為醫院首次開展……

劉勇表示,京蒙協作“醫療倍增計劃”將繼續在“幫帶平移”上下功夫,壓茬推進北京重點專科的管理、技術、品牌平移,帶動我區醫療服務水平再提升。

過去一年,“蒙字號”在北京有著特殊的“待遇”。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有專屬“進京通道”,“興安盟大米”“錫林郭勒羊肉”“河套面粉”享譽首都,同時暢銷大江南北。

“今年年初,我們在京東總部舉行了‘內蒙古好物網上年貨節’促銷活動,在北京舉辦了‘京東興安盟特產館啟動儀式暨員工內購會’,僅這兩場活動,銷售額就達到1億多元。”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鴻福信心滿滿地說。大家圍繞進一步增強產品供給能力、拓寬產銷渠道、提升“蒙字號”品牌影響力等探討交流,以期推動“草原綠品”加速走出內蒙古、走向全國。

作為內蒙古眾信國際旅行社的負責人,楊海英受邀參加了“旅游倍增計劃”政協助力工作推進會。“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我社接待北京客源比2023年同期上浮50%左右,暑期旅游團隊預定量也有巨大突破。”結合公司數據,楊海英分析北京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可能在線上定項預定服務、研學旅行業務和療養包團業務。

自治區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秦艷贊同地說:“2024年京蒙旅游,研學、康養、親子游市場潛力巨大!文旅廳正聯合兩地企業搭建平臺,開發面向北京市場的研學游、康養游主題產品、精品線路,出臺旅游激勵措施,掀起兩地旅游新高潮。”

如何讓北京的實力與內蒙古的潛力碰撞激發出更大的能量?推進會上,自治區工信廳副廳長華瑞鋒、國資委副主任張東談了下一步工作打算,面向未來,內蒙古將聚焦8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點產業鏈,推動與北京在新能源裝備制造、稀土、大數據等產業開展合作,持續推進“北京企業+內蒙古資源”“北京市場+內蒙古產品”“北京總部+內蒙古基地”“北京研發+內蒙古制造”等模式,推動京蒙協作走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

科技,是內蒙古的所需所盼,更是京蒙協作下一步發力的重點。

會議安排創新平臺、科研院所、高校和地方政協負責人分別發言。各類創新主體助力自治區高水平實施好科技“突圍”工程,全面落實京蒙協作“科技創新倍增計劃”,主動“走出去”,加快“引進來”,支撐關鍵領域創新,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為自治區重點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下一步,科技廳要優化京蒙科技合作體系,聚力科技‘突圍’工程,加速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加強合作平臺建設。”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孫俊青說。

看到了政協助力工作的切入點和發力點

“內蒙古地區很多新技術新業務未納入醫療服務目錄,沒有收費項目,無法開展相關診療活動。”

“這個問題政協要做好調研,撰寫相關提案,助推實現京蒙兩地醫保政策同步問題。”

“懇請與北京市政協溝通,為京蒙兩地頭部企業合作搭建平臺,拉動更多頭部企業落戶內蒙古。”

“自治區政協現已與北京市政協和北京中關村科技企業家協會達成共識,計劃于7月開展一次聯合調研、交流活動,引導更多北京優質企業來我區投資興業。”

……

6場推進會,與會各方暢所欲言談問題,集思廣益解難題,也讓政協助力工作找到了切入點、瞄準了發力點——

助推教育倍增,組織開展好“推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均衡配置”的調研協商,吸引更多名師名校與我區合作辦學,助力區域教育優質資源均衡發展。

助推醫療倍增,發揮牽線搭橋作用,及時了解自治區衛健委、有關醫療機構協作需求,積極與北京市政協及有關方面溝通對接,適時組織京蒙兩地醫療協作單位進行互訪、座談,促成雙方協作項目簽約。

助推產業合作倍增,圍繞“推動內蒙古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高載能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議題開展協商。

助推旅游倍增,圍繞“提升我區旅游供給質量,打造休閑度假內蒙古”議題開展協商。加強建言資政,不斷挖掘兩地客源互訪互游的關注點,為旅游合作把脈問診。

助推農畜產品銷售倍增,圍繞“推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畜產品附加值”議題開展對口協商,切實助力我區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更好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提升產品外銷“硬實力”。

助推科技創新倍增,緊緊抓住算力領域快速創新發展的有利契機,主動對接需求,推動綠算“進京”,助力內蒙古在“東數西算”大動脈上更好擔起國家“硬盤”和“算盤”的重任。

思想所至,未來所向。當前,自治區政協正有序推進各項協商工作,認真籌備“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京蒙政協第二次聯席會議;呼和浩特市政協積極助力打造高效能“兩小時創新圈”;赤峰市政協就落實“京蒙協作‘六個倍增計劃’情況”開展民主監督;烏蘭察布市政協進一步梳理北京市場的能源、算力等產業需求,重點推動“綠色算力進京”“綠氫進京”“綠電進京”;鄂爾多斯市政協引導兩地文旅企業加強游客互送,助力打造黃河“幾字灣”文旅產業發展新高地……全區各級政協充分發揮優勢,咬定青山不放松,加壓加力往前趕,正以“政協所能”共同譜寫新時代京蒙協作新故事,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