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飛翔的翅膀
——記沈陽市政協委員、市殘疾人藝術團團長王楓溱
2020年元旦,王楓溱(居中)和藝術團團員一起拍攝的全家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多次斬獲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等國家級大賽金獎;受到領導人親切接見;在海外巡回賑災義演,獲得大使館表揚……作為全國唯一一支演職人員全部由殘疾人組成的雜技藝術表演團體,沈陽市殘疾人藝術團經歷過“無家可歸”到擁有夢想家園的艱辛坎坷,也面臨過從一場場巡回演出到無臺可登的窘迫境遇,一路走來,始終“斷翅翱翔”。
團長王楓溱,從小罹患脊髓灰質炎而導致雙腿殘疾。拄著雙拐的她,帶領著團員們找尋人生方向,實現表演夢想。作為三屆政協委員,她也十多年如一日地奔走在為殘疾人朋友爭取平等權利的路上。
信念——“人要有志氣”
由東向西,順著沈陽市渾南區站東三路走到頭,便是藝術團。院內有兩棟樓房,“這棟一層是餐廳、二層是宿舍,對面是排練樓。”見面后,王楓溱介紹樓內設施,她拄著雙拐乘電梯從綜合樓二層下至一層,又一步步走向排練樓。聊起過去的事,王楓溱不禁感慨:“和以前比,現在的條件好太多了。”
藝術團創建于1991年,是一家民辦非企公益性組織,王楓溱是最早進團的演員之一。“因為雙腿不便,最開始我練的是轉球表演。”隨著動作逐漸嫻熟,球越加越多,一落地就得麻煩別人幫著撿。于是,她給自己編了一個類似蚊帳的大網,球掉了自己撿。每天一大早鉆進去,晚上才出來。
“那時候沒暖氣沒空調,冬天腳上起水泡,夏天最熱時,汗水濕透的襯衫能擰出水來。”王楓溱有兩只手指的指甲被磨得變了形。可再難再累,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當她能轉起12個球,成功突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時,她抱著球大哭了一場。“好像小時候失去的很多東西,在那刻一下子都回來了。我終于確信,人要有志氣,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戰勝了自己,就能戰勝一切。”
不賣“殘”、不賣“慘”,堅決不向命運低頭。這是王楓溱和她的團隊所秉持的信念。有行業比賽就認真準備,有公益演出就登臺表演。漸漸地,藝術團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贊譽和掌聲……
然而,命運的齒輪并未隨著藝術團名聲大振而扭轉。
1999年,贊助人突然撤資,一無所有的王楓溱扛起重擔接任團長。沒有場地,就四處尋找廢棄廠房;沒有舞臺,就在煤渣場上摸爬滾打。三九天里,三四十人圍著一個爐子,還舍不得往里添煤,不少人的手和腳都生了凍瘡。
“如果我的堅持讓大伙跟著受苦遭罪,那我還執著什么呢?”這是王楓溱唯一一次的動搖。
“團長,放心吧,我們能堅持!”
“大伙兒一起努力,夢會成真,面包會有,一切都會好的!”
“那就拼盡全力,總有一天,我們會有一片更廣闊的舞臺!”這邊,王楓溱開始求親告友、東挪西湊,支持藝術團運轉;那邊,演員們打磨作品:前空翻、后空翻,每天要翻上百余次;表演“多層人梯”的演員托舉啞鈴苦練肢體力量;練習高空繩索的兩個聾啞人依靠眼神準確拋接;專攻跳圈的演員一遍遍翻躍入圈……他們排練出《雄鷹》《生命的力量》《遠方的云》等作品,從一次次大賽中,捧回一項項金獎,延續著“只要參賽,一定大獎”的傳奇。
2005年,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來遼演出,沈陽市殘疾人藝術團參演的作品《輪椅上的夢》《凌空飛人》受到高度評價。當各級領導看到藝術團的生存環境時深感震撼:“真沒想到,這樣優秀的作品是在如此環境中練出來的,更沒想到,撐起這支團隊的竟是一個拄著雙拐的女青年!”
此后,藝術團終于在沈陽南郊有了“家”。
擔當——“為社會創造價值”
跳躍、托舉、翻騰……寬敞明亮的排練廳里,胡佳成正和同伴們排練節目。他們或聽不見、或看不見、或肢體不健全,但憑著彼此間的信任和默契,一套動作下來行云流水。
“我生下來就一條腿,被父母遺棄,因為生在葫蘆島市就取姓‘胡’。一年級時,團長媽媽收養了我,那時起,我白天上學,晚上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練功,生活非常充實。”22歲的胡佳成陽光帥氣,樂呵呵地講述他的故事,“小時候身體弱,幾乎每次流感都會生病,團長媽媽總會給我買藥、買好吃的,讓我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團里還有許多孤兒,大家從天南海北來,組建了一個溫暖大家庭。”
和胡佳成不同,患有矮小癥的馬暢是慕名而來。有一次,藝術團在南風劇院演出,一個“殺馬特”造型的小孩在后臺找到王楓溱:“您看我能加入不?”“可以啊,先把你的頭發剪一下。”就這樣,馬暢在團里住了下來。
目前,藝術團共有演職人員40人,工資、“五險”、水電費、伙食費……“說實話,有壓力,特別是近幾年演出減少,可再難我也不想放棄。”
對于王楓溱來說,這些孩子,就和她自己的孩子一樣。她幫助這些孩子們走上藝術舞臺、參與社會生活,也渴望看到更多的殘疾人就業創業,實現人生價值。
因此,在2012年成為沈陽市政協委員之后,王楓溱就把履職的重點放在殘疾人權益保障和殘疾人事業發展上,尤其關注殘疾人就業創業。
“就業,是解決有勞動能力殘疾人生活保障、權益保障、提供發展機遇的重要平臺和實現‘平等地位·均等機會’基本理念的重要載體。”王楓溱在盡己所能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多方走訪調研,充分了解殘疾人生存現狀。在此基礎上,撰寫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就業創業的建議》《關于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自然增長機制的建議》等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培訓力度,開展就業崗位推薦,發展殘疾人電子商務等意見建議,有的已成為黨委、政府決策的選項。
在王楓溱看來,全社會共同尊重、關心、理解和支持殘疾人職業培訓工作的良好氛圍也極為關鍵。藝術團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在告訴更多的殘疾人:“無論生活怎樣,都要勇敢面對!”
王楓溱總說:“我們身患殘疾,但不是廢人,我們也可以通過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正視殘疾人、關愛殘疾人,營造人人平等的社會氛圍。”
王楓溱還將目光投向生活中的細節。她發現,肢體殘疾人由于行走不便,路邊停車距離較遠,只能選擇在停車場繳費泊車,相應增加了出行成本。因此,她和其他4位政協委員還聯名提交了《關于殘疾人駕駛機動車在市內公共停車場免費停車的建議》的提案,呼吁減輕殘疾人出行的經濟負擔。
提案很快有了回響。僅僅一年后,有關部門就發布通知,肢體殘疾人在路外停車場停車,出示殘疾證即可免費。
王楓溱說,這些年來,他們得到了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作為政協委員,她也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饋社會。
“向陽而生、逐夢前行”,懸掛于舞臺幕布前的八個金色大字,映照著王楓溱和藝術團多年來的追求與方向。
2005年,印度洋地區發生特大地震及海嘯,王楓溱和藝術團主動申請成為我國派出的首支文化團隊赴印度尼西亞災區進行巡回賑災義演,20多天里,他們穿梭了7個城市,通過演出為失去家園的人們帶去力量,不僅被當地媒體爭相報道,還收到了我國駐印尼大使館發來的表揚信。
最近,王楓溱正在策劃沖擊我國群眾文藝領域政府最高獎——“群星獎”的新節目,想把沈陽英雄城市精神融入進去,讓更多人關注殘疾人、關注沈陽。她說:“沈陽全面振興的路上也要有我們。”
王楓溱和她的團隊擁有飛翔的翅膀,就像歌中唱的那樣“我想有雙翅膀,盛載生命的重量,飛向美好的遠方……”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