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3年第二期
回顧光輝史 丹青頌黨恩
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時,全國政協委員、畫家董希源從他歷時三年多、行程五萬多公里的“重走長征路”大型紅色寫生作品中,精心挑選出《雄關漫道真如鐵》《遵義會議舊址》《烏江天險紅軍渡》《赤水長流紅軍情》《四渡赤水紀念碑》《大渡河激勇士情》等6件丈二匹以上的巨幅畫作,向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獻禮,表達自己“回顧長征史,丹青頌黨恩”的深情厚意,也希望以此展現全國政協委員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高昂熱情,通過生動地描繪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來歌頌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以及對祖國日益發展壯大、人民和諧安康的美好愿望。
赤水長流紅軍情170×365cm--董希源
長期以來,董希源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中國的傳統藝術,深入扎實地學習掌握國畫創作技法,作品氣勢恢宏、氣象萬千,表現題材豐富多樣,逐漸形成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藝術風格。他將自已獨特的個性風格、審美意趣與時代主題相結合,創作了許多富有傳統性、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精美畫作。董希源一貫的人生態度和藝術情懷,很自然地使其成為中國美協倡導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積極響應者。他選擇的是從中共黨史重大題材入手并重走長征路,用筆墨去描繪他心中景仰已久的紅色之路。從2015年10月開始,他歷時三年多,行程五萬多公里,尋訪了一大批中共黨史和紅軍長征的重要事件發生地,并都在現場以丈二匹以上尺幅寫生創作了47幅作品。這批作品曾多次被中國美協、福建省文聯、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作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藝術成果,先后在北京、福州、漳州、龍巖、貴陽、成都等地舉辦全國巡回匯報展,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認為這樣的主題展覽是一次具有革命傳統教育意義的藝術教育課,是傳遞時代正能量、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的有效載體。
雄關漫道真如鐵150×365cm--董希源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紅色寫生之旅中的川貴之行。四川、貴州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的兩個重要省份,在中國革命的歲月長河中有著光榮的歷史,當紅軍走出貴州的時候,已經化被動為主動,實現了長征中的偉大轉折。 2016年5月,董希源在紅色寫生之旅中多次穿越川黔邊界,輾轉于遵義、婁山關、烏江渡、懷仁、九子灘、大渡河、夾金山諸地,感受歷史風云,追尋紅色記憶,搜集創作素材,獲取創作靈感,并且在繪畫藝術思維中融入革命歷史思維,使其作品呈現出獨樹一幟的鮮明風格。為更好表現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董希源深入川山黔水,翻山越嶺,攀巖涉灘,櫛風沐雨,在各個紅色遺址上架設超大畫板,現場寫生,先后創作出《雄關漫道真如鐵》《遵義會議舊址》 《烏江天險紅軍渡》《赤水長流紅軍情》《四渡赤水紀念碑》《大渡河激勇士情》等一批尺幅在丈二匹以上的巨幅畫作,以形象化的藝術語言展現和謳歌川貴這片神奇的熱土在紅軍長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中國革命勝利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烏江天險紅軍渡150×365cm--董希源
董希源這批大尺幅紅色題材寫生作品,飽含深情,可以看出他深入生活不僅“身入”,而且是“心入”“情入”。他以對傳統國畫研修所積累的學養,以自身對藝術創作規律的感悟和對藝術本體精神內涵的理解,在紅色歷史題材的寫生與創作兩個命題的結合上、在傳統筆墨表現當代意境方面做出了諸多有益的探索。他以傳統山水畫的形式追憶長征,追寫紅色歷史,這是對先烈的緬懷,對歷史的敬重,對中國紅色文化的傳承與頌揚,更是一種文化自信的彰顯。綜觀整批作品,尺幅巨大,氣勢撼人,畫面壯闊雄渾、大氣磅礴,筆墨語言豐富多彩,細節交代深入具體,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可歌可泣的長征精神躍然紙上,可謂是“一畫一故事,一幅一光榮”。
遵義會議舊址150×365cm--董希源
作為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畫家,董希源以創作實踐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那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實地深入生活。他的作品充分表達了一名畫家的樸素心聲:用濃墨重彩抒發對黨的歷史、對人民的奮斗、對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時代的熱愛和謳歌。
大渡河激勇士情170×365cm--董希源
董希源
1964年生于福建詔安,全國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
責任編輯:張月霞
版面設計:湯煒
編輯:畫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