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準確把握“雙碳”工作重點方向,合理選擇“雙碳”目標實施路徑,構建科學高效的政策體系,確保我國“雙碳”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我們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普遍共識。
1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強調了這個話題:“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兩次集體學習,都重點關注了綠色轉型、綠色發展,足見其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國能源發展仍面臨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挑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聚焦“雙碳”發展目標,我國要在10年內實現碳達峰,再用30年左右時間實現碳中和,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能源結構調整難度大。目前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不足16%,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格局具有較大發展慣性,存在較為嚴重的“碳鎖定”效應和路徑依賴。二是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任務重。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高耗能、高排放、低能效等問題并存,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約30%,綠色低碳轉型任務緊迫艱巨。三是建筑、交通等重點用能單位碳排放量大、點多面廣。我國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用能單位,碳排放量約占全社會的2/3,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就業人數多、涉及范圍廣,對全社會全面達成雙碳目標具有重要影響。
當前,國際國內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準確把握“雙碳”工作重點方向,合理選擇“雙碳”目標實施路徑,構建科學高效的政策體系,確保我國“雙碳”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首要任務。要加快創新驅動,加快建立適應“雙碳”目標的技術體系和制度體系,加快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低碳化發展。在“雙碳”目標任務下,要綜合考慮當前國際國內能源發展形勢,加快推動能源體系智慧升級、大力發展能源互聯網。
要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充分發揮源網荷儲協調互濟能力,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鼓勵微電網、泛能網等新型智慧能源網絡柔性互聯,全面提升電力系統低碳能源開發利用水平。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的創新示范和新場景推廣應用,提升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和綠電消費能力。建立完善各類電力市場體系,建立健全以綠電消費為導向的市場機制,培育電、氣、熱、冷綜合能源服務商等新興經營主體,促進低碳綠色電力開發利用。
要著力打造低碳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農業種植業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控制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種養業和產業,加快培育農業綠色發展的新平臺、新業態。加快推進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把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業態,向生態高效循環要減排、要低碳。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綠色技術創新與應用,運用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節能減排,在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建設一批農業污染綜合治理示范縣。
要大力推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組織開展低碳城市交通、低碳港口試點,加快優化交通運輸網絡結構,提高客運貨運組織化、規范化程度。加快推進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法規標準建設,將綠色低碳交通運輸切實納入行業發展整體規劃。大力推進綠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開展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軟科學研究,啟動節能低碳科技成果推廣項目,開展節能科技工程項目試點示范。
要推廣建設綠色建筑打造綠色城市。強化綠色建筑頂層設計,建立具有區域代表性的綠色建造技術體系、管理機制和政策體系。強化綠色低碳建筑技術支撐,積極推進系統化集成設計、精益化生產施工、一體化裝修的方式;有效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相關技術,提升建造手段信息化水平。強化綠色建筑試點示范引領,打造綠色建造應用場景,形成系統解決方案。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