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委員履職故事
委員履職故事 | 全國政協委員施乾平:華人華僑根在中國
人民政協網3月1日電全國“兩會”將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商聯合會監事長施乾平仍奔波在多家企業調研。
“現在,不少國內企業想走出去開拓市場,但由于不了解當地政策、標準、文化,還有所顧慮。”施乾平緊擰濃眉,認真記下大家的意見,“華人華僑對于住在國的社會、經濟、文化、法律、風俗、人情等方面更加了解,可以幫助國內企業更好落地,也能給自身帶來業務增長。”
1999年,赴美創業多年的施乾平回到祖國,成立了一家工業打印機高科技企業。從創業早期資金不足、沒有訂單,到轉型期大量投入科研經費卻未見起色,20多年間施乾平經歷了創辦企業的各種困難。他說,“最難的還不是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而是消費者對國產品牌沒有信心。”
因此,施乾平對于幫助本土企業走出去、華人華僑回國創業有著濃厚的情感,總是希望幫助大家少走彎路。這些年,他幫助本土企業與住在國華人華僑建立溝通機制,在自己產業園中建設“僑商之家”提供產業和生活方面的服務,同時作為山東省政協常委,施乾平還參與在園區中建設省政協“魯新僑·界別同心匯”,經常跟大家相聚,了解大家的困難。
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費心費力幫助別人?對此,施乾平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地區之間的競爭不只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政策、技術、人才、資訊、市場等共同作用的產業生態之間的競爭,我應該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貢獻一點綿薄之力。”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后,施乾平覺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更多了。
2023年,是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一年,翻開他這一年的日程表,各項行程密密麻麻:參加全國政協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參加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參加界別協商會,作為中國僑聯宣講團成員參加線上線下專題宣講……再看看施乾平這一年的履職“作業”:針對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推進產教融合、“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等議題,提交了4件提案,同時向全國政協、致公黨中央等報送社情民意信息和建言40余篇。
施乾平說,“我是政協委員,要更深入理解國家政策,并對基層情況多加了解,提出的建議才有針對性。”
事實上,這些議題都是施乾平多年以來一直在思考的,每次參加政協會議、調研,施乾平都抓住機會跟其他委員和一線人員深入討論相關話題,隨時把收集到的新情況整理歸納,作為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寶貴素材。也正是因此,作為新任全國政協委員,施乾平才能成長如此之快,有針對性地提出這么多高質量建議。
看到自己的建議得到回應,施乾平樂在其中。他提交的《充分發揮華僑華人在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中的作用》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年度重點督辦提案。還有其他提案,也收到了相關部委《提案答復函》。這些,都提升了施乾平的履職積極性。而更讓他激動的是,2月21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召開立法工作座談會,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工作已經啟動。“去年,我提交了《關于制定出臺民營經濟保護促進法》的提案,現在看到與自己提案建議相關的政策正在落實,感覺付出都是值得的!”
談及今年全國“兩會”,施乾平說,他的主要關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發揮華僑華人優勢等方面。
翻開近日的調研筆記,施乾平介紹,“當前民營企業存在科研成果和商業秘密保護難、參與政府項目難、科研創新資金保障難等困難。”針對這些問題,他反復思索打磨,打算提出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環境、加大對民營企業科研創新成果保護力度、完善相關法律規定等幾方面的建議。
“還有呢?”面對記者的追問,施乾平笑著說,“還有的,咱們全國‘兩會’上見!”
編輯:李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