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會議新聞

交出人民滿意的“綠色答卷”

——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專題討論綜述之三

2023年11月14日 07:24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在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的第三專題小組討論會上,委員們圍繞“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和能源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展開討論。在他們看來,近年來,我國在推動發展轉型和能源革命方面成績顯著,能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但也面臨著種種挑戰,仍需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產業低碳轉型,交出人民滿意的“綠色答卷”。

■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低碳轉型,能源先行。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2023)顯示,近10年來,我國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從2013年的15.5%上升到2023年的25.9%;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向清潔低碳轉型。

成績的背后是我國能源技術革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輸變電等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委員們表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需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全國政協常委尚勛武表示,“當前,新能源產業為西北地區帶來重大發展機遇的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新能源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新能源就地消納面臨諸多困難。”

尚勛武建議積極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加強規劃協同,鼓勵工業園區和大型企業開展新能源電力直供試點,就近就地消納綠電,促進企業用能綠色化、低碳化。

“同時,打造富有競爭力的零碳產業園。圍繞新能源電力就地消納、多能互補、清潔電能替代等,適度增加產能能耗指標,全面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總量控制有關政策。”尚勛武說。

全國政協常委錢鋒建議要開展多介質能源供給協同調控,實現能源供給的轉型和變革。研究風、光、熱、生物質等多介質能源轉換及傳遞環節的行為特性,探究能源轉換過程模擬和仿真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實現其全過程數字孿生,為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全國政協常委胡剛則表示要聚焦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方式的轉變,突破低碳與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攻關城鄉建設與交通低碳零碳技術,繼續引領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產業發展。

■ 強化再生資源利用技術攻關

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不僅要注重清潔能源,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也必不可少。

“近年來,我國再生資源利用能力顯著增強。再生資源利用為碳減排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固體廢物和再生資源利用已經成為我國完成‘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全國政協常委壽子琪在小組討論會上表示。

壽子琪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主要再生資源通過循環利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7.5億噸,利用粉煤灰等大宗固體廢物生產建筑材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6億噸,利用生物質廢棄物發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3億噸,分別較2012年提升了66.7%、50%和7.7倍。

壽子琪同時也坦言,高標準建設“無廢城市”,穩步邁向循環型社會,仍需要加快克服法規標準、產業技術、管理體系等方面的短板,推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廣泛形成。

為此,他建議構建標準體系,同時理順管理體系,加強工作協同。推動資源循環利用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進一步加強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與“雙碳”目標行動方案協同及深度銜接。尤其是在科技賦能方面,要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關鍵技術攻關,促進和鼓勵工業企業減廢降碳技術應用,將工業企業減廢降碳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

討論會上,委員們也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發電設備批量退役后的回收處理。“一方面要推動形成新能源行業綠色循環發展體系。加快完善相關政策,制定新能源發電組件壽命到期回收處理技術規范,加強風電設施、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等固體廢棄物的回收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等的技術研發。同時更要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在補貼、減稅等方面支持新能源發電設備回收和再利用的項目,鼓勵更多相關領域企業參與,形成完整的設備回收再利用產業鏈條。”委員們表示。

■ 激發公眾綠色消費活力

“如期實現‘雙碳’目標不僅需要從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綠色技術等方面著手,也要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構建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委員們表示。

全國政協常委蔡秀軍調研中發現,目前推進低碳生活方式轉型工作的開展還存在在強化低碳理念上,品質生活體現不足;公眾對低碳生活的認知比較單一,各類宣傳還停留在傳統生活方式的低碳改變,缺乏對低碳生活品牌的塑造;在培育生活方式上,公共服務供給和綠色產品認證不足等問題。

“在開展碳普惠行動上,數字應用普及不足。各地碳普惠小程序用戶數遠遠不足,像浙江碳普惠作為領先全國的省級應用,用戶數今年3月剛剛達到130萬人,不到全省人口數的1/40。”蔡秀軍說。

為此,蔡秀軍建議以民生品牌為引領,推動公共服務“適綠化”。規范綠色產品認證體系。完善對生活品的綠色認證,對目前并行使用的綠色產品認證、低碳產品認證、綠色建材認證體系進行整合優化,規范認證流程,統一技術尺度;加快制定體現全生命周期綠色性能的制造標準,推動綠色產品的本地化應用。

“結合‘無廢城市’建設,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綠色消費、低碳出行、資源回收等綠色行為,量化為家庭碳積分;深挖碳積分回饋能力,激發低碳消費活力,釋放綠色生活價值,創造公眾對高品質綠色產品的消費需求,擴大碳普惠平臺用戶規模。”蔡秀軍說。

委員們也同時建議用好線上線下各級各類宣傳媒體,教育引導公眾提升環保理念和對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認知認同。通過提供信息和指導,幫助人們在購物、用能、出行等日常生活中更多選擇綠色消費,使“生活方式綠色化”成為每個公民的慣性思維和自覺行動。通過充分發揮公眾個體在推動綠色消費方面的積極作用,引領市場朝著綠色方向發展。(記者 王菡娟)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