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本網原創
“體現的是開放,做到的是開放,期望的是更大的開放”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日訪全國政協常委周漢民
11月5日,開放的中國迎來又一場國際盛會,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全面線下舉辦。
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踴躍前來,750多個交易團報名入場采購,規模創歷史新高。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指出,2018年以來,進博會成功舉辦五屆,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此刻,世界關注著中國,中國擁抱著世界。在這場雙向奔赴中。“一帶一路”元素無疑是本屆進博會的一大亮點。
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介紹,“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已有超過1500家企業簽約第六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總展覽面積近8萬平方米,面積較上屆增長約30%。本屆進博會國家展的72個參展方中共有64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體現的是開放,做到的是開放。”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周漢民認為,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2018年起,中國開始舉辦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兩者的出發點是一以貫之的,就是我們與世界共享成就、共同進步。
在周漢民看來,它們也有自己不同的獨到之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強調的是從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的現代化,在全球范圍播撒現代化的希望種子,在共同努力下生根開花結果,讓全球的現代化步伐更加扎實。因而,“五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軸。
進博會則搭建了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進口平臺,讓各個國家拿出自己豐厚的技術、展品,來到進博會36萬余平方米的展臺上,向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它是以貨物進口、服務貿易推動,進而推動投資項目的合作為主軸。今年參加進博會的主權國家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向中國展示合作成果以及本國獨特優勢的舞臺。許許多多的展品,正是“一帶一路”所全力推進的中歐班列運來的。
“可見兩者的關系須臾不可分離,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為重要的推動力,而進博會成為最閃耀的舞臺。”周漢民認為,從國際經貿合作的角度上,兩者有共同的貢獻值:邁向中國式現代化征程的中國,需要獨善其身,更要兼濟天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項目在一個個穩步推進,進博會在一年年辦下去,給仍處在低迷的、不穩定的、不可預測的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最需要的信心、團結、合作和友誼。這樣的貢獻值,不僅表現在經濟和貿易、投資的具體數字上,更表現在相關國家對世界未來的發展既有遠見,又有決心,更有激情。
周漢民說:“我每年調研進博會現場,始終看到進博會如同一個難能可貴的能量聚集場,人們來到這里,初看是推銷產品、服務和技術,實際上人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體現獨特文化,也體現了中國人民享受到這些產品技術服務時,由此而來的歡欣。”
“期望的是更大的開放。”周漢民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會越來越多,進博會中“一帶一路”相關的參展商也會越來越多。“我時常想說,進博會不僅僅是為了進口,它也可以在洽商中看到帶動中國產品出口的巨大潛力;進博會不僅僅是貨物的進口,還可以是與貨物相關的服務進口,尤其是助推數字革命所引發的新產業、新領域、新商業模式的成功得到長遠的推動。”
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定是進博會和“一帶一路”關系中始終可以體現的精神。在周漢民看來,我們在過去三年的全球疫情期間,從未間斷過舉辦進博會,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開放政策的新的宣誓,這絕非偶然,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面向整個世界的改革開放,是面向發達國家的,也是面向發展中國家的。
“中國將始終堅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才會有這樣參展國別覆蓋五大洲的全球盛會,才會有此次接近‘極限值’的36.7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才會有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鮮明提出‘攜手促發展、開放贏未來’的主題,才會有今年將發布《世界開放報告2023》及最新世界開放指數……”周漢民如是說。(記者 顧意亮)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