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杭州第19屆亞運會>來“浙”里看亞運
【新時代新亞運·亞運“琪”遇】國風吹進亞運村,匠人成了“萬人迷”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杭州9月24日電(記者 張佳琪 鮑蔓華 杜曉航 田福良 齊波)“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下午兩點,忙碌的主媒體中心大廳里傳出一陣熟悉悅耳的琵琶聲,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循著歌曲《茉莉花》的方向,一場小型國風音樂會展現(xiàn)在眼前。樂曲從絲竹、二胡、笛子等傳統(tǒng)古典樂器中傾瀉而出,吸引了眾多海內(nèi)外記者和志愿者駐足拍攝。
“這是城市文化展廳,它作為文化交流的‘窗口’,旨在幫助大家,特別是外籍記者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杭州文化。”展廳相關(guān)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可觀賞的靜態(tài)展示區(qū),演奏團隊一旁還有非遺互動體驗區(qū)。走過去,越窯彩繪、盤金繡、團扇繪畫、中國剪紙等七個文化體驗項目依次排開,看得記者眼花繚亂,躍躍欲試。身邊不斷有海內(nèi)外記者“捷足先登”向文化匠人請教問題。
幾位舞蹈演員對剪紙好奇,收起青色襦裙端坐在中國剪紙非遺文化匠人祝愛華的身邊。早在2009年,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祝愛華表示,“剪紙的群眾喜愛度很高,因其蘊含著人們追求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望,紙上形態(tài)各異的圖案,無不彰顯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今天來體驗的人也很多。”
和往常在博物館里教授小朋友不同,祝愛華特意準備了有杭州特色的建筑圖案、有亞運風格的運動圖案供大家挑選,“圖形線條也做了簡化,這樣國際友人更易上手,體驗感更好。”
說話間,一位外籍記者來到盤金繡技藝文化匠人王衛(wèi)身邊,表示自己想定制一套正裝,詢問盤金繡技法能否做點綴。原來早在幾天前這位記者就體驗了漢服,對中國傳統(tǒng)服飾念念不忘。“盤金繡源于蘇繡,繡法以金線盤繞、絲線橫向釘固為特色。”王衛(wèi)笑著說,“幫助他完成個人愿望,也是傳播展示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的好機會,我很樂意幫忙!”
抬眼間,幾位外媒記者正駐足在五彩斑斕的戲劇行頭面前,微笑著拍照,時而輕輕觸摸,與同伴相視一笑,說道:“這些東西可真有意思!”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