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思想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教育何為

2023年09月19日 09:54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來自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遼寧大學等10余所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辦起了小學生公益課堂。新華社發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并以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教育的時代責任。在此背景下,“教育何為、教育何往”成為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課題。面向未來,教育發展的方位在哪里,方向是什么,還存在哪些問題與不足?應該怎樣精準發力、把握哪些關鍵點,才能走好教育現代化發展之路?記者日前專訪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原所長楊小微,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實現現代化,怎樣理解教育觀念之變

記者: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建設教育現代化是趕超世界先進教育水平的過程,同時也是隨著時代發展和實踐深化不斷發展、與時俱進的過程。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如何更好地理解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做好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和總體設計?從戰略層面看,教育現代化的提出,要求我們對原有理念進行怎樣的調整?

楊小微:我國教育現代化在目標定位上經歷了與時俱進的變化或升級,總脈絡是從“面向現代化”到“走向中國特色現代化”,再到“走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從“本土化”到“特色化”到“中國樣態”的提升。在國家戰略上的定位方面,從教育服務于現代化轉到同時實現教育自身現代化,還經歷了從“基本實現”到“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量級提升。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并明確提出教育現代化應當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教育的地位,也實現了從“優先發展”到“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地位”再到“強國之動力、強國之基礎”的提升。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這一綱領性文件的立意,就是“以更高遠的歷史站位、更寬廣的國際視野、更深邃的戰略眼光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戰略部署和總體設計”。其中,推進教育現代化是路徑,建設教育強國是目的。具體又是通過“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來打造教育強國的。建設教育強國是一個動態提升的過程,要求“推動我國教育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在總體設計上,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是“總—分—總”設計,即以建成“現代教育體系”、形成“治理新格局”為“總”,中間的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目標為“分”;指導思想、基本理念與總體目標、戰略任務,是“虛”“實”相生的設計,思想理念“務虛”,目標任務“務實”;從發展目標、戰略任務與實施路徑及保障措施的關系看,則體現了“目的—內容—手段—保障”循序漸進、相互關聯的戰略運作方式。

從戰略理念上看,在總體戰略層面,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要從以往“各自為政”的分立思維,校正為“三位一體”的協同思維,使之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全面戰略層面,要在“總—分—總”目標導引下,推動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自身現代化;在運作戰略層面,應聚焦若干重點難點問題,如深化評價改革、信息技術賦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從細部和局部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

推進教育現代化,需聚焦三個關鍵主題

記者:教育現代化是教育的高水平發展狀態,是對傳統教育的超越,是教育發展理念、發展方式、體系制度等的全方位轉變。面向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描繪的教育發展藍圖,在實施層面,需要破解的難題有哪些?

楊小微: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現代教育體系、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是中國教育現代化在2035年要實現的遠景目標。但在實施層面,我們還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難題。

首先,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最為關鍵,但三方協同也最為困難。實踐中最大的難題,是科技和教育在理念、目標、規劃、管理體制、實施機制上如何真正實現融合,并且找準人才發展在其融合中的準確定位。總體看來,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立足點;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其發力點;堅持人才引領驅動,是其牽引點。這三個定位,應是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融合難題的切入點。

第二,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這在邏輯上不難理解,但實踐中還面臨瓶頸。具體而言,要樹立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理念,要通過要素配置、結構優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激發學校活力、形成內生動力,都是難點。

關涉質量變革的難點,主要是如何破除單一的、只以升學論英雄的片面質量觀,樹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整體質量觀;關涉效率變革的難點,主要是能否擺正維護公平與講求效率的關系,避免非此即彼的僵化操作,形成相輔相成、相互成全的關系;關涉動力變革的難點,主要是如何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與培育新動能的關系,進一步明確該如何破除以往唯分數唯升學率的“內卷式”舊動能,培育課程創新力、課堂變革力、學校辦學活力等新動能。

最后,各級各類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后最需要科學評價,但教育評價的改革需要大力深化。評價標準是否合理,評價能否產生激勵力量,評價工具是否科學可行,單一的結果評價能否改進,過程評價能否優化,綜合評價能否健全等難題都有待攻克。

記者:找準教育事業發展與國家現代化進程的聯結點,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高質量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所在。在中國教育現代化推進過程中,需聚焦哪些關鍵主題?

楊小微:關鍵主題之一,是將教育、科技、人才融通一體,共同支撐教育強國建設。可大略分為“三者關系研究”“融合機制研究”“強國路徑研究”三個分主題。以往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各自領域中各自為政的探索,需要轉向跨領域、跨行業、跨區域的協作探索,既可以三者中任何一方為主,與另外兩方關聯或滲透,又可超越三方形成更高層次的統籌。

關鍵主題之二,是以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推動中國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高質量發展是一種新發展方式,當下教育的“轉方式”就是從追求速度、規模和硬件升級等的外延式發展轉向追求公平、優質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式發展,其具體特征是強要素、調結構、優生態,實現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整體提升。質量變革是導向性的,關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效率變革是過程性的,其關鍵在于拓展效率視野、提升效率層次、追求效益優先。動力變革是調節性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調動發展主體的積極性。

關鍵主題之三,是以深化評價改革推動教育公平、優質和可持續發展。教育評價改革的深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評價方案的頂層設計和不同層面的具體落實,涉及東中西不同梯度及城鄉不同地區以及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共性與特殊性,還涉及戰略目標與評價指標、評價理念與評價工具、評價過程與評價結果等一系列要素之間的相互轉換,既要總覽全局,又要條分縷析。可在各個區域、各級各類學校、不同課程領域的評價中,聚焦體現各自特質和需求的關鍵指標。

學會“從傳統中發現現代”,嘗試“從現實中發現未來”

記者:體制機制創新被視為教育現代化的根本動力。面對當前教育發展面臨的緊迫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我們該聚焦哪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突破創新,確保教育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楊小微:先談談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城市化是現代化大趨勢,但也要看到鄉村普遍落后于城市的現狀,教育的整體發展尤其需要補齊鄉村教育這塊“短板”,除了通過配合鄉村振興戰略來同步推進鄉村教育現代化之外,還須以更合理更有效的路徑與方式來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共生發展。

根據我們實地調研考察,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普遍面臨升學、就業無所適從的尷尬境地。對中職而言,普職融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強化了文化基礎和升學導向,然而,想選擇升學的中職畢業生可選擇的理想大學還不多。為此,有必要推動普職分流模式的創新和多樣化,在“3+N”模式基礎上探索多種新模式,如中學不分類,但以“課程分流”的方式滿足升學與就業不同取向的不同需求。

特殊教育也是一個薄弱環節,經費投入不足、師生比不當、區域特殊教育資源短缺等問題,阻礙了特殊教育的健康發展。需要進一步擴大特殊教育資源,推進其普惠融合發展。

機制、模式和技術方面也需要新突破。在機制方面,城鄉一體化運作機制在各地已形成一些好的成果和經驗。其中,學區和集團辦學管理運行機制、基礎教育領域中的優質均衡推進機制、綜合改革攻堅推進機制、幼兒園學位供給調整機制、優質教育資源擴充機制、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機制、高中辦學模式多樣化及優質特色發展等,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

新模式方面,除了已經大量出現的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委托管理、“一校多區/校”“新優質學校”等新模式值得繼續挖潛擴容,在推動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和信息技術等相結合,創建融合教育示范區和示范校,推進從國家到地方多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等方面,也須加大探索力度。

新技術方面,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集新觀念與新技術于一體的“未來學校”模式,以及人工智能產品在教育中的運用等,都有待組織起一些實驗性、模擬式和沉浸式的探索加以實證。

記者:推進教育現代化,必須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從我國優秀教育傳統中汲取營養,積極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在這方面,我們應該注意避免哪些問題?

楊小微: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國具有“后發優勢”,既有經驗也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包括教育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可貴的借鑒。基于此,我們一方面要避免“惟洋是瞻”和“食洋不化”,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國情、善于借鑒,學會“從傳統中發現現代”,也要放開想象、勇于前瞻,嘗試“從現實中發現未來”。總之,要在堅守傳統與吸納外來、立足當下與創造未來之間把握合適的度。(記者 靳曉燕)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