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西藏實踐
格桑措姆:青稞守望者
■ 開欄的話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做好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的主線和綱。近年來,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要求,穩步實施“十四五”規劃,在加快推進西藏高質量發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西藏篇章。為深入報道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眾凝心聚力、拼搏奮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講好西藏故事,人民政協報融媒體報道組赴西藏各地進行了深入采訪。本報從今日起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西藏實踐》欄目,陸續刊發有關報道。敬請關注。
格桑措姆和團隊在青稞田里驗收。 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田福良 攝
本報融媒體記者 謝穎 李木元 李京 劉佳政 徐康輝 汪凱
8月的江孜縣氣候宜人、風景秀麗。舉目遠眺,碧空如洗,白云如簇,群山環繞,藍天白云映襯之下,連片的青稞田青翠欲滴,一株株飽滿的青稞穗昂著頭,微風拂過,青稞麥浪滾滾,靜靜地傳遞著將要豐收的喜訊。
不遠處的田埂上有一群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來,他們戴著遮陽帽,一邊捋著青稞穗一邊熱烈討論著。走在最前面的一位戴眼鏡的藏族女性就是江孜縣政協委員,農牧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格桑措姆。記者到江孜縣采訪的這天,正趕上她和團隊來到藏改鄉楚古村,準備對這里的青稞良種繁育基地進行驗收。
在江孜縣,格桑措姆的名字家喻戶曉。在農牧民眼里,她就是青稞守望者,有了她和她的團隊,收獲就有了保障。
“小蒼蠅”變成了農戶們的知心朋友
青稞,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農作物,也是藏族百姓的主要食物。有藏族諺語說:“青稞的葉子是綠色的珊瑚,青稞的穗子是黃色的珍珠。”
日喀則是西藏青稞的主產區,青稞產量占到西藏青稞總產量的一半,素有“世界青稞之鄉”的美名。而江孜縣所在的年楚河河谷地帶則是優質青稞的主產地。
作為土生土長的江孜藏族姑娘,格桑措姆對青稞有著深厚的感情。她在中國農業大學學的是農業資源環境專業,2007年畢業后,她放棄了其他收入更為優厚的工作回到家鄉,進入江孜縣農牧綜合服務中心工作,圓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用科技助推西藏農業高質量發展。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點“殘酷”。格桑措姆的專業功底很扎實,但具體到青稞,她還是個“門外漢”。為此,她跟著前輩學習青稞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自己種植試驗田。到了2013年,格桑措姆已經能夠“出師”獨立負責種植這塊業務。她積極走村入戶為農戶送去免費的農業技術服務,比如推廣青稞新品種,幫助播種、栽培等。
然而,新的困難又來了——農戶們根本“不買賬”。在農戶們看來:這個姑娘如此年輕,她會懂種青稞?我們種了這么多年地,還用她一個小姑娘來指揮嗎?
格桑措姆苦口婆心跟農戶們說控制播種量、科學施肥、去除雜株等問題,經常不被理睬,有時還聽到他們私下里嘀咕“這小蒼蠅又來了,嗡嗡嗡,真煩啊!”
“熱臉貼上冷屁股,心里自然覺得委屈。萬事開頭難,這個過程必須經歷。”回憶起那段時光,格桑措姆嘴角仍然帶著一絲倔強。
格桑措姆沒有讓自己“委屈”多久,因為她知道,農戶們采用傳統方法耕種很多年了,還沒有嘗到科技種地的甜頭,那就用事實說話吧!
于是,這只“小蒼蠅”天天往各個村子里跑,總結經驗教訓之后,她使出了一套“三管齊下”的辦法——
首先是跟農戶“比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嘛!她租上村里一塊地,按科學方法播下青稞新品種,科學栽培,等豐收時比比誰的產量高、質量好。
其次是打“感情牌”。經常去找農戶們嘮家常,聊熟了之后,就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宣傳黨的農業政策和農業技術。比如播種量,農戶們普遍認為每畝地播的種子越多產量越高,但是一塊餅10個人吃剛好吃飽,20個人吃能吃飽嗎?播種量過大,容易產生倒伏、籽粒不飽滿等問題,投入大,產量還可能上不去。
最后,“以民為師”。農戶們祖祖輩輩種青稞,經驗豐富,土辦法也可能是科學的辦法,要虛心學習,做到好的“來者不拒”。比如“扎扭”——翻好地后先不要忙著播種,等20多天,地里的草長到大約5厘米時,再翻一次,然后播種。這樣一來,已經長出的草就成了天然綠肥,播種后的雜草還會變少。
日復一日,這套辦法見效了——這只“小蒼蠅”不但不讓人討厭了,反而成了農戶們的知心朋友、貼心專家。
“老師,你這臉怎么又黑了呀?”
“哎呀,這兩天一直在田里跑,為了你們我都跑黑啦!”
“哈哈哈!”
……
每次進村,格桑措姆都能收獲熱情的問候,還有土豆、青稞酒等各種美食。有時在茶館里喝茶,忽然有人上來說:“老師,我好像見過你。”
格桑措姆的電話也成了“咨詢熱線”,“平時每天幾個電話很正常,趕到農忙時,手機每天都響個不停,有時候為了接電話,連飯都來不及吃。” 格桑措姆笑著說。
格桑措姆和團隊在青稞田里驗收。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田福良 攝
新品種產量讓農戶“嚇了一跳”
對于青稞在西藏的歷史,格桑措姆了如指掌。西藏和平解放前,青稞畝產不足200斤。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科技逐漸在西藏普及,青稞產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你看,我們這塊地主要種植的是喜拉22,這種青稞產量高、抗倒伏,相比老品種平均畝產從700斤可以達到800斤,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田甚至可以達到1000斤!”格桑措姆介紹說,農戶們看到這個數字不敢相信。“比如農戶尼瑪旦增家,在我們指導下種植喜拉22號,收獲時經過稱重畝產達到了1000斤,他驚訝得‘嚇了一跳’,連說‘從來沒有這么豐收過啊!’”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農業科技發展強勁,農業領域成為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典型。2022年,科技進步對農牧業發展的貢獻率接近60%。據西藏自治區科技廳提供的數字,近年來,西藏已選育出藏青2000、藏青3000等7個青稞新品種,為西藏過去十年連續八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青稞增產給了格桑措姆更大的信心,農戶們的信任則讓她干勁十足。一年里她有200天時間深入農牧一線,還經常組織培訓,擴大農業科技服務的覆蓋面。
“在這方面我還要繼續努力,特別是要向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原院長尼瑪扎西學習,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田間地頭,不但培育出16個適合青藏高原不同生態區的青稞新品種,還與農牧民打成一片。這才是真正將論文寫在大地上。”格桑措姆虛心地表示。
2021年,格桑措姆成為江孜縣政協委員,對她念茲在茲的青稞,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今年4月,格桑措姆參加江孜縣政協以“紅色文化教育、城市綜合治理、學習先進典型、發揮政協力量”為主題的外出考察。通過學習四川省蒲江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地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她感到,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加快在西藏發展現代農業,從以“服務農業生產”為主逐步轉變為以“服務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為主,從以技術為主線逐步轉變為以產品為主線。這就意味著“農業技術服務要形式多樣化、內容全程化,既搞好產前信息服務、技術培訓、農資供應,又要搞好產中技術指導和產后加工、營銷服務,通過服務鏈條延伸,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格桑措姆強調說。
日頭漸烈,驗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所謂良種繁育基地通俗地說就是“種子田”,田里的青稞收割后,不是當糧食,而是成為來年繁育的種子。種子田每畝價格比糧食平均高出一塊多錢,要求自然也高不少,尤其是純凈度,不能有雜株和雜草。格桑措姆拿起青稞穗子仔細觀察,就像看待自己最珍愛的寶貝。她希望這些寶貝,不僅賣到日喀則,還要賣到山南、那曲、昌都,甚至走出西藏……
一個多小時后驗收結束了,結果很不錯,但還是有少許雜株,格桑措姆給農戶們布置了“作業”——清除雜株,一周后再來驗收。歡聲笑語不斷傳來,青稞飄香,豐收的喜慶圖景、各族群眾的美好生活,正從他們的笑容里蕩漾開來。而她這個青稞守望者是最滿足、最幸福的……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8月14日 第 01 版)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