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人物
云課堂”激揚兵王夢
——記火箭軍士官學校教授顧愛云
光明日報記者 劉華東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永飛 李兵峰
28年來,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把講臺設在院校、搬到陣地、搭在哨所,火箭軍士官學校教授顧愛云,矢志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她的課深受官兵喜愛,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云課堂”。
盛夏時節,記者走進火箭軍士官學校,感受“云課堂”里蘊含的獨特魅力。
思政課堂潤兵心
95分,這是上學期2022級學員給顧愛云思政課的評分,位居火箭軍士官學校基礎課榜首。為什么原來學員們認為“枯燥難懂”“離得遠”的思政課,如今卻備受追捧?有什么吸引學員的秘訣?
“要給學員一杯水,就要先把自己的一桶水注滿。”和顧愛云同在一個辦公室的講師鄭娟說,即使上午沒課,顧愛云也會早早到辦公室,一頭扎進“理論世界”;深夜備課,顧不上吃飯的顧愛云辦公桌下常年備著煎餅。
每天跟學員隨堂聽課,學員隊隊長曲成軍發現,顧愛云比隊干部都更懂學員所想,總能把理論講到點子上。今年,她又主動擔任學員隊的思政班主任,一有空就鉆在隊里,拉家常交朋友,深入了解一百多名學員的學習基礎、疑惑、興趣,讓思政授課“有的放矢”。
授課中,顧愛云經常把理論講授與強軍實踐聯系起來,與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結合起來,在鮮活案例、生動故事中傳播理論,引發共鳴。該校教學督導專家汪徐勝說:“她把大道理講小、遠道理講近、深道理講淺,讓學員‘抓眼球’又‘觸靈魂’,覺得‘有意思’更‘有意義’。”
發射架下鑄兵魂
長劍問天,直指蒼穹。發射架下,剛完成突擊演練的上士李明,和一群號手圍坐聆聽顧愛云帶來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短短半小時,她圍繞“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主題,帶學原文、辨析熱點,深入淺出、一氣呵成。
“讓習近平強軍思想落地生根,這是我的神圣使命。”這些年來,從備戰一線的導彈分隊,到部署偏遠的哨所一隅;從硝煙彌漫的發射陣地,到日夜鏖戰的施工點位,顧愛云輾轉奔波十幾萬公里,讓理論最強音響徹導彈軍營。
大山深處,某部一級上士劉平精心守護著國之重器,他回憶說:“顧教授的那次宣講給我傳遞堅守的力量,讓我選擇留在部隊。”那天,越野車碾冰壓雪,奔波上百公里山路,把前來宣講的顧愛云顛暈了車,一路走一路吐。到了目的地,她臉色慘白,可一上講臺就瞬間精神煥發,為官兵送上一場“理論盛宴”,鼓舞大家用青春年華書寫時代答卷。
“士兵有哪些理論困惑”“如何用創新理論指導備戰打仗”……這些年,顧愛云一路思考一路行,上百次送學到一線。偏遠陣地,她以“動散條件下如何學用創新理論”為題,為基層理論骨干充電;操作大廳,她化身理論輔導員,與號手聊學習訓練,談讀書計劃。中士許亮說:“她結合崗位實踐講創新理論,聽起來‘解渴’、品起來‘有味’,讓我們練兵備戰動力更足了。”
時刻在線“云指導”
2019年9月29日,古城西安,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火炬傳遞活動正在舉行。高舉燃燒的火炬,顧愛云擔任7號火炬手。
當她將自己的學生、某旅一級軍士長何賢達手中的火炬點燃時,不禁熱淚盈眶——“傳遞,這不正如自己的事業?”那刻,她覺得傳遞的不只是火炬,更是“播火”的使命。
2013年,何賢達剛入校時,一門心思只鉆導彈專業。“執掌大國長劍,既要練強手中武器,更要擦亮思想武器,思想不偏向確保導彈不偏航。”顧愛云不停引導他把理論學習與履職盡責結合起來。在她影響下,何賢達學會運用強大的思想武器助推備戰打仗實踐,自己也當上了政治教員,帶動身邊官兵用理論“金鑰匙”開啟強軍“實踐門”,2022年還被表彰為“全軍優秀政治教員”。
“士兵是部隊主體力量,我希望為他們種下理論火種,涌現更多‘播火者’。”每次授課和宣講結束,顧愛云都會留下電話和微信號,為官兵提供24小時在線的“云指導”。
今年7月,火箭軍某團三級軍士長俞細文接到一項授課任務,馬上給顧愛云打電話請教。16年前,她曾耐心指導俞細文上好第一堂教育課。這些年,在顧愛云的電話指導鼓勵下,俞細文成長為基地“優秀政治教員標兵”,還帶出了20多名理論骨干……
火箭軍士官學校劍鋒廣場,一排士兵楷模燈箱熠熠生輝,黨的十九大代表朱紅軍、“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個人”顧漢春、“忠誠使命的高原火箭兵”盛德華……這些兵王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理論骨干,有一位共同的政治教員——顧愛云。
越來越多的士兵在她的帶動下,散向座座軍營“播火”……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