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二時間
專家訪談 | 新冠“二次感染”如何應對?專家解讀來了!
“嗓子疼,流鼻涕,頭痛”“兩道杠,又陽了”……近日,多地又出現了散發新冠疫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病例是二次感染。該如何應對?高風險人群如何做好防護?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西單門診部專家劉世剛進行了解讀。
二次感染咋回事?如何應對?
不少人稱二次感染為“二陽”,為什么“二陽”?劉世剛分析道,一方面是機體對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在下降,從去年12月到今年5月,經過了6個月,人群自身的抗體水平逐漸下降;另一方面則是病毒毒株的變化影響,在去年底今年初的疫情中,主力毒株是BA.5的兩個亞株,而現在XBB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
“病毒不斷變異,就會突破我們建立的免疫屏障,造成新的變異株感染。”劉世剛表示。
“當然,是否感染也取決于病毒的強弱、載量。重癥病人呼出的氣體中含的病毒數多、量大,這種情況下更容易發生交叉感染。”劉世剛補充道。
劉世剛表示,去年底到今年初的疫情,新冠感染者轉陰是7至14天,最近這波疫情感染者轉陰大概是4至10天。“整體來看,核酸轉陰時間縮短了,而且‘二陽’的癥狀普遍比‘一陽’時輕,發熱恢復得更快,病程約持續3至5天。”
該怎樣正確看待“二陽”?劉世剛表示,面對“二陽”不用恐慌,據臨床觀察,“首陽”后大多數人身體仍然存在抗體,且總體癥狀比第一次感染表現要輕,抗病毒治療經驗也在不斷累積,大多數人對癥處理即可,不必過于緊張。
關口前移,做好高風險人群防護
“不同的人群感染的幾率和臨床表現、病情進展可能會有差異,對于上一輪沒有感染過、高齡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劉世剛表示。
高風險人群如何做好防護,劉世剛說,一是要盡量避免感染,出現相關癥狀要通過抗原或核酸檢測及時診斷,一旦感染要盡早進行抗病毒等治療,減少重癥和后遺癥的風險。二是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接種疫苗。65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低,兒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健全,這兩類人群應全程接種新冠疫苗。
劉世剛提醒,如果家中有同居人感染,高風險人群要做好個人健康監測,注意通風消毒,分餐而食。在進入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注意防護,保持勤通風、勤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陽”了不要慌 中醫防治有良方
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中醫藥以其“簡、便、驗、廉”的特點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
那么中醫如何預防“二陽”?在劉世剛看來,預防的重點在于人體陰陽的平衡,不能一味去補,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調整。“老年人正氣不足,容易出現氣虛外感,要注重扶正,一般習慣用人參敗毒散扶正氣,解表散寒、清熱解毒。而年輕人或壯年人體內多有火,容易積熱,夏天易暑濕,就要清火。”
根據疾病的不同情況,劉世剛建議從食補下手,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吃相對清淡有營養的東西,比如雞蛋、牛奶、山藥等,健脾祛濕,少吃油膩、辛辣食物,否則滋膩礙胃,也會影響脾胃。藥物方面可以用點藿香正氣丸或膠囊,去濕止瀉,調整胃腸。”
“二陽”了怎么治?劉世剛介紹,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總體癥狀較輕,“二陽”患者還是以呼吸系統損害為主要的癥狀表現。“上一輪疫情流行高峰主要在冬季,從中醫來講上次的癥狀更多的是虛寒、怕冷,風寒感冒的情況多,高燒、惡寒、肌肉酸痛是主要表現;夏季風熱感冒較多,惡寒相對少,呼吸道癥狀、嗓子疼、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適合用疏風解毒、退熱清火的藥物。”
“中醫對于抗病毒治療講究的是同病異治,最主要是根據不同人的體質辨證施治。”劉世剛表示。
劉世剛進一步建議,根據呼吸道癥狀,咳嗽要宣肺止咳,乏力氣短則需要扶正補氣,用黃芪人參等藥物進行治療。體弱的人平時可以口服玉屏風散來益氣固表。反復感冒、抵抗力差的人,可以服用人參敗毒散或者人參敗毒膠囊。其他如肺炎等,要配合中藥方劑活血、化瘀、通絡,從而消退病灶。癥狀嚴重、有基礎病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策劃:李木元
攝像:徐康輝
后期:李玉禎
編輯:洪琳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