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為科學普及法治建設凝聚“政協智慧”
——全國政協“加強科學普及法治建設”雙周協商座談會籌備綜述
加強科學普及法治建設,是促進和保障科學普及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頒布實施,為科普事業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近日,科普法修改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4月至5月,科技部將修改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除了這部科學普及的專門法,全國還有29個省(區、市)先后制定科普條例或實施辦法,與科技創新發展緊密相關的科技進步法在兩次修訂時也將加強科學普及作為重要內容。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普的內涵、理念、手段和機制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科普法逐漸顯露出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不相符合的問題。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如何通過加強法治建設,推動科普事業更好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揮作用?全國政協將“加強科學普及法治建設”列為今年重點協商議題,并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進行協商建言。
此前,為充分了解和掌握科學普及法治建設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和地方的實踐經驗,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組成調研組赴廣西、上海開展專題調研,并與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地方有關方面、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等座談交流。同時,還在委員履職平臺上開通主題議政群,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們積極踴躍發言,圍繞科學普及法治建設的各個方面熱烈討論,為會議召開打下堅實基礎。
提前謀劃抓重點
科學普及有多重要?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對科學普及的重要性作出了深刻回答:“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普工作關乎國家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科學精神、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營造社會創新氛圍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科學普及法治建設既是一個法治問題,也包含了推動科普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作為會議的承辦方,九三學社中央、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在會議的籌備過程中,既要有宏觀且具前瞻性的站位和思考,也需要深入一線,全面了解科普工作的基本情況,從而摸清問題、理順思路、抓住重點。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與科技部、中國科協等部門深入溝通,了解情況。“兩會”結束后不久,九三學社中央又與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共同召開座談會,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劉政奎,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劉曉梅,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和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4月上旬,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組織召開部門情況介紹會,再次聚焦重點問題深入協商交流。相關部委的同志圍繞現行科普法實施情況、科普法修改的背景、科學普及法治建設基本情況等問題作了介紹,委員們則認真聽取有關情況和意見建議,并就相關問題進行積極討論。
舉辦這兩場會議,既為了讓委員在知情明政、了解情況,找準想要通過調研解決的問題,也為了調研有的放矢、質效更高,為籌辦好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奠定基礎。
扎實調研打基礎
充分了解情況,才能把問題找準、把建議提實。通過實地調研,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委員們才能對加強科普法治建設問題有充足的發言權。然而,各地科普情況存在一定差距,要通過短時間的調研對科學普及法治建設問題形成更廣泛的認識,調研地點的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
廣西、上海都是科普發展有代表性的地區。廣西作為少數民族自治區,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在不斷推動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群眾科學素質提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展現了實現科普區域均衡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上海將科創中心建設、科技發展和科普發展整體規劃,統籌考慮,在加快推進科普事業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方面作出很多有益探索,城市科普能力不斷提升,科普事業發展和公民科學素質保持全國領先。
4月16日至4月2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強率專題調研組赴廣西、上海兩地。調研期間,調研組實地考察了科普教育基地、科創街區、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媒體、學校等,深入了解地方黨委、政府貫徹實施《科學技術普及法》及開展科普工作情況,并與科普工作者、專家學者、群眾代表等座談交流。
如果說走訪調研是了解情況、摸清問題,那么座談就是通過互動交流進行思想碰撞,“撞”出好建議。六天調研期間,調研組足足開了八場大大小小的座談會。有的座談會開在一地調研完成之后,調研組坐下來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同志交流調研體會,聽聽他們的困難與建議。有的座談會就開在調研點上,比如在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調研組同學生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有的座談是在調研組內部,每一位調研組成員都提一提這幾天看到的情況和問題,然后進行充分討論。
在全面深入的調研基礎上,調研組認為,科學普及法治建設的關鍵在于明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理論”的重要地位,強化科普的功能定位,著力提升科普公共服務能力、創新科普傳播方式、弘揚科學家精神,以科普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線上線下獻良策
扎實的調研為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的召開打下厚實基礎,提供了翔實的資料,也讓委員們的建言有據可依。接下來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即如何將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建議轉化成高質量的發言。
優質選題如何提煉?發言質量如何提高?九三學社中央、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花了心思。通過查閱委員提案、了解委員和專家的工作背景等,廣泛動員長期關注科普工作和在對這一領域較有研究的委員和專家踴躍提交發言。調研的最后一天,調研組專門召開內部座談會,將調研的所見所得進行總結,交流討論并形成調研成果。
據了解,此次會議共收到近20篇發言初稿。收到發言素材后,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同志聚焦會議主題,研究確定發言方向,確保發言方向準確、內容充實、建議可行。最終確定10篇預約發言,發言主題幾乎覆蓋了科學普及法治建設的方方面面,每一位發言人也都是所在領域的代表人士。
6月6日,全國政協社法委又召開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的會前協商會,分別組織參會委員、部委有關同志一起對將要提出的意見建議作進一步研討。
在委員履職平臺上,圍繞雙周協商座談會議題的主題議政群也于5月9日正式上線,引導委員積極建言資政,更大范圍地為加強科學普及法治建設、推動我國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廣泛凝聚共識。
“科普法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在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首位引導發言人,中國科協科普研究所副所長鄭念表示,加強科學普及法治建設是在新的形勢下,對科普的未來發展發揮更加重要作用的途徑,尤其是面對世界百年變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科學普及法治建設非常重要,非常迫切。
在群內交流討論的,不僅有關注科普事業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還有長期從事科普法治工作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截至目前,已有約100位委員參與議政群討論,交流七百余條。
科學普及法治建設是關系國家創新發展和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的“大文章”,涉及領域廣、內容多,與之相關的部門也多。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推進法治建設過程中具有獨特優勢和作用。通過搭建跨界別、跨專業、跨行業、跨領域的溝通交流平臺,傾聽各方聲音、凝聚各方智慧,做好高質量建言資政和廣泛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各項工作。我們期待,在這場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委員和專家能夠提出更多有價值、可操作的建議,引導全社會關注和支持科普事業,為加強科學普及法治建設凝聚“政協智慧”、貢獻“政協力量”。(本報記者 孫金誠 融媒體記者 王亦凡)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6月09日 第 01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