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聚焦
兒童需要啥樣的兒童文學?
魯兵兒童文學館揭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在孩子成長中,兒童文學一直處于“C位”。
但隨著時代變化,不少昔日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因為不同解讀,引來不少家長的口誅筆伐,諸如“《海的女兒》不珍愛生命”“《灰姑娘》三觀不正,禁止女兒觀看”等吐槽屢見不鮮。
這不禁令人疑惑: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兒童文學?
“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前夕,魯兵兒童文學館在浙江金華市金東區(qū)瑣園村的潤澤堂開館。魯兵先生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編輯、創(chuàng)作了幼兒故事集《365夜》、幼兒童話連環(huán)畫——《小蝌蚪找媽媽》等至今暢銷的兒童文學作品,并獲得了首屆韜奮獎。
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童文學作家和相關專家學者一起在魯兵的故鄉(xiāng)浙江金東,為兒童文學開啟“頭腦風暴”。
兒童文學是教育兒童的文學。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當代文學研究室主任李建軍對魯兵的這一表述頗為認同。“我們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文學,就會有什么樣的兒童。”
當?shù)卦隰敱f居上建成了魯兵兒童文學館 主辦方供圖
他提到,《小蝌蚪找媽媽》培養(yǎng)的是兒童高效溝通的能力,《小馬過河》讓孩子學會勇敢探索。“如果你想寫作,內(nèi)心一定要保持善良、純真、好奇,尤其要懂得愛。”
兒童文學作家鄭春華是20世紀80年代幼兒故事集《365夜》的責任編輯,曾和魯兵共事5年。對于兒童文學的理解,她自覺是在這段時間慢慢建立的。
“魯兵老師一直強調(diào)孩子聽得懂嗎?符合他們的思維和邏輯嗎?”鄭春華舉了一個和魯兵相處時的細節(jié):“提著水桶”不能寫成上海方言“拎著水桶”。
她說,魯兵的心和孩子貼得很近,非常在乎兒童生活,不僅會去幼兒園向老師們“取經(jīng)”,寫完后還會帶著作品到幼兒園講給孩子們聽,再根據(jù)反饋逐一調(diào)整。這也是魯兵的兒童文學觀:創(chuàng)作要來自兒童的生活。
兒童文學也不是一味地說教,它的藝術性一定要大于教育性。直到今天,鄭春華對魯兵創(chuàng)作的兒歌還能脫口而出:咪咪咪,哪里來的懶東西?媽媽叫他洗個臉,他把鼻子洗了洗。在她看來,寫作不是對著小朋友的眼睛寫的,而是對著他們的耳朵。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湯湯也很看重兒童文學的文學性,同時認為它應該是有新意的。
湯湯認為,目前中國童話的原創(chuàng)力還不夠,寫作手法、故事和想象許多借鑒于西方,導致雷同和重復,缺乏鮮明的作家風格。“同時,我們的童話常以溫馨、甜美、輕逸為主,缺少諸如批判性、人文反思性、大格局的作品。”
她提到,現(xiàn)在許多作家已經(jīng)有意識地從神話、民間傳說、古代典籍如《山海經(jīng)》等傳統(tǒng)文化資源里,借鑒和尋找相關元素來發(fā)掘靈感,這是好事,可讀起來就是不新鮮、不過癮。如何借鑒,如何內(nèi)化,如何創(chuàng)新,如何生長,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而魯兵則非常善于引領孩子接受與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美。
“父親對兒童文學,有一種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焦慮。”魯兵的女兒魯肖雷說。
創(chuàng)刊于1922年的《小朋友》周刊,魯兵曾做過主編。他曾經(jīng)專門跑到小學校園,把《小朋友》的一本本封面、封底都攤開來給孩子們看,請孩子們提意見。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是,孩子們特別不喜歡國畫。
對此,魯兵沒有聽之任之。豐子愷的《喂馬》、徐悲鴻的《貓》、林風眠的《水鳥》、李可染的《水牛洗澡》、程十發(fā)的《哪吒鬧海》、關良的《活捉史文恭》、張樂平的《新春快樂》《祖國的花朵》……在1956年下半年至1958年底擔任主編期間,《小朋友》反而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大畫家”的墨寶。
魯肖雷還記得,魯兵和畫家陳秋草一同創(chuàng)作的水墨圖畫書《小蝌蚪找媽媽》,當年就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獲得大獎,并隨后在海外發(fā)行,世界也因此多領略了一分中國水墨的魅力。
魯兵在后來的一篇隨筆中解釋:“我們選刊這些國畫,并非由于過高地估計了孩子們的欣賞能力,而是指望他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美的教育,漸次熟悉自己民族的藝術。”
兒童需要的文學,也必定是兒童能接受的。
近些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尤其是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基金扶持力度,各種評獎都有意無意地偏向主題出版。
魯兵兒童文學館內(nèi)觀 主辦方供圖
很多作品雖然獲獎,但孩子們并不愛看。
對于這一現(xiàn)狀,湯湯認為應該時刻明白自己為什么而寫。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是作家發(fā)自內(nèi)心、在情感蓬勃的狀態(tài)下寫成的,而不是硬寫,為了寫而寫。真正動人的童話,一定是把最奇妙、荒誕的幻想和人類最普通的生活、情感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
她很推崇兒童文學評論家劉緒源的一句話:為孩子寫作應該全力以赴,應通過寫作把自己的靈魂的一部分奉獻出去,這樣的創(chuàng)作才會有真生命。
魯兵晚年時,也曾說過一句話:但有三生石,愿做孩子王。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