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題:“制造業是根,根深才會葉茂”——吳新明代表眼中的“實業興邦”
新華社記者韓潔、陳剛
見到江蘇省南通市市長吳新明代表時,他正在駐地仔細研究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這次改革一個鮮明信號是,通過體制機制的進一步理順,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讓我們更堅定依靠創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吳新明說。
從依靠紡織起家的“中國近代第一城”到如今的“萬億GDP城市”,制造業成為江蘇南通的底色。
“對南通而言,制造業是根,根深才會葉茂。”吳新明對記者說,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南通已由輕紡之都向制造業基地轉型,形成了船舶海工、高端紡織、電子信息等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實業興邦”成為這個城市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在吳新明看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是重中之重。城市要找準自身發展定位,聚焦重點制造業集群延鏈補鏈強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南通已提出產業倍增三年行動,堅持以產業創新協作為重點。
據介紹,2022年,盡管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南通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萬億元、增長2.1%,五大重點產業集群產值突破8100億元。
“南通靠制造業起家,更要靠制造業走向未來。我們將堅持產業興市、制造強市不動搖,加快推進制造強市建設,全面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吳新明說。
制造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
吳新明說,政府部門要始終把良好的營商環境視作生產力、競爭力,把企業的煩心事當成自己的操心事,做到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加力落實惠企紓困政策,從而真正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他告訴記者,南通提出打造“萬事好通”營商服務品牌,出臺營商環境“66條”。去年南通本土企業增資擴產和新設項目占比超過35%,正是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幫助企業提振信心、保鏈穩產。
實業興邦,人才是第一資源。
吳新明介紹,南通出臺了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構建起從“一張床”“一間房”到“一套房”的多層次人才安居體系,努力讓各類人才在南通“如魚得水、如鳥歸林”。
全國兩會期間,無論是參加代表團分組審議,還是與媒體交流,吳新明談的最多的是“機遇”一詞。
“機遇是要搶的,稍縱即逝。”吳新明說,南通正迎來新一輪黃金機遇期。“我們將以強烈的緊迫感搶占先機、放大優勢、尋求突破,努力讓黃金機遇發揮最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