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珍惜每一滴水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監督性調研協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小記
水,這一生命之源對自治區的意義尤顯突出。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中,10個盟市人均水資源量僅為800立方米左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
2022年12月15日,自治區政協召開“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三級政協專題監督性協商會議,這是一次凝聚全區三級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智慧和力量的民主監督性協商。
2022年3月底,調研活動在全區各地啟動,三級政協聯動,六個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共同參與,204個調研組2300多人實地調研,各級政協還通過網絡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回望調研之路,‘缺水’這個詞,伴隨著各個調研組的足跡。”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其其格動情地說,“聽著西遼河水庫看閘人描述十多年‘水閘不見流水’的無奈,望著黃河沿岸流沙上綠植干枯的搖曳,看著東西南北‘片片干裂’的溝渠及萎縮的湖泊,令人深思。”
“這次民主監督性調研,我們列出了監督清單,發放到各調研組,同時梳理了各盟市近十年來在生產、生態、生活方面用水量的變化,分析問題和未來趨勢,力爭提出有價值、可操作的建議。”會上,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李艷茹介紹了監督性調研協商的創新做法。
農業用水效率低是各級政協委員普遍關心的問題。自治區政協委員、赤峰市政協主席蘇雅勒其其格認為,農業用水存在多用不管、超用不罰、節水不獎等管理粗放的問題。她建議,“建立鄉鎮、村級用水協會組織,以節水科技為主體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打造農業節水利益共同體,形成建管用一體化管理機制。”
“適當調減玉米、小麥等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地方節水作物種植規模。”自治區政協常委、自治區研究室副主任程璽從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方面提出建議。委員們還從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方面為促進農業節水想辦法、出思路。“加強節水技術集成示范,在統籌推進農藝節水上下功夫。”自治區農牧廳廳長牧遠針對大家反映的問題,從推進工程節水等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下一步農業節水的各項措施。
內蒙古是能源大區,煤礦疏干水利用率不高備受關注。“建議適當降低疏干水水資源稅率,鼓勵社會資本實施疏干水綜合利用控制工程,提高取用水平。”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房建華建議。烏海市政協主席王文杰注意到了工業用水管理粗放的問題,建議加大企業用水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推動企業間串聯用水、循環利用,積極推廣利用廢水無害化處理技術裝備和先進環保技術。
“提升城鎮內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統籌建設更大型的防洪排澇體系。”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政協主席趙秀軍發現,城鎮內澇和缺水狀況同時存在,建議推進雨污分流工程,建設或改造排澇泵站,提升防洪排澇能力。“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硬約束,著力解決節水內驅力不強的問題。”自治區水利廳廳長生效友回應委員關切,表示將嚴格取水用途管制,優質可靠水源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嚴控農業用水總量,禁止取用地下水用于高耗水工業項目、水景觀工程、高耗水服務業和新增農業灌溉。
水環境問題也進入政協委員和智庫專家視野,河道斷流、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從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的自治區政協智庫專家李立建議,劃定新一輪地下水超采區,退還超用地下水,逐步復蘇西遼河、察汗淖爾、黃旗海等河湖生態。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政協主席劉永福建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落實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增加植被蓋度,提升水資源涵養能力。
“嚴格實行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負責人介紹,將持續推進“一湖兩海”等重點湖泊保護治理,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強化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達標監管,加大巡河、護河、管河力度,持續改善河湖生態環境質量。
“加強對水資源承載力的量化和系統性研究,優化頂層設計,科學構建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體系,讓‘四水四定’原則具體化可操作。”會議希望政協委員和智庫專家持續關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推動現代化內蒙古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水資源安全保障貢獻力量。(通訊員 菅海霞)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