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實時新聞
深化碳交易改革 推動能源結構轉型
——重慶多個民主黨派市委會共話“雙碳”工作
在今年重慶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期間,推進“雙碳”工作成為各黨派市委會關注的焦點,他們圍繞深化碳交易改革、推進新能源轉型、高耗能產業減排等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要深化重慶碳交易市場改革,賦能碳中和。”民革重慶市委會介紹,作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之一,重慶自2014年以來逐步形成了管理辦法和配額管理、核查、交易3個細則等構成的“1+3+N”的碳市場制度體系,搭建了碳排放權交易平臺。
然而,當前重慶碳交易市場還存在,一級市場碳交易管理體系落后于現有實踐、二級市場碳交易規模較小且有萎縮風險等問題。
對此,民革重慶市委會建議,科學規范一級市場管理,實現行業全覆蓋和名單有進有出機制;科學分配碳排放配額,充分調動企業的降碳積極性;強化碳排放履約監督,建立不良信用記錄體系;推動構建高效的二級市場體系,以重慶聯交所為試點,探索成渝地區聯動,逐步構建西部地區碳交易市場。
九三學社重慶市委會則將建言重點瞄準探索推進川渝兩地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共建機制。要摸清川渝兩地碳排放底數,規劃設計好兩地排控企業納入、信息披露、碳排放權交易等制度,循序漸進做好排控企業、配額發放、交易產品設計;建立兩地聯動的綠證—碳排融合認證機制,明確綠電與碳排放量核算的對應關系,打通電碳價格傳導關鍵機制;探索兩地交易所將碳交易職能剝離出來成立獨立法人或交叉持股等形式,通過兩地辦公、互派工作人員、強化內部績效考核等方式建立激勵相容機制。
碳交易市場的建立為實現生態農業碳匯資產價值提供了重要機遇及平臺。
“重慶亟須以耕地碳匯強化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將鄉村振興與‘雙碳’目標有機銜接、協同推進。”民盟重慶市委會指出,當前重慶耕地碳匯成果還缺乏市場化、多元化的價值實現機制,農民的耕地保護成果缺乏有效途徑轉化為經濟收入,不利于建立農民自發保護耕地的激勵機制。
民盟重慶市委會建議,要積極探索耕地碳匯資產化的實現機制,將耕地碳匯納入碳排放市場交易項目。通過市場將耕地保護成果轉化為經濟收入,激勵撂荒地復耕復種,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激發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大力推動鄉村振興。
節能增效和發展新能源是實現能源轉型的根本路徑,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首要行動。
重慶已成為僅次于上海、深圳和蘇州的第四大工業重鎮。在產業結構上,重要支柱產業基本上屬于能源消耗系數較高的產業。致公黨重慶市委會表示,加快推進重慶能源轉型,已經成為促進制造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
“要大力發展‘綠電’技術,加快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加速推進降碳計劃。”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建議,推進天然氣本地高效利用,做好水電、風電和分布式光伏發電規劃建設;推動風電裝備、水電裝備和智能電網裝備領域企業加快產品迭代升級;積極引進培育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技術裝備領域企業,發展純電動、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推動氫燃料商用車產業化,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協同降碳。
節能減排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支撐。農工黨重慶市委會認為,推動水泥產業碳減排,對重慶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水泥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偏低,單位產值能耗高,還有許多生產線未達到國家能效標桿水平。”農工黨重慶市委會建議,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設立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專項,推動低碳水泥、原(燃)料替代等技術領域的研發應用;修訂完善工程設計、施工、應用技術標準規范,明確使用低碳水泥、分類分級科學使用水泥品種及用量要求,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加大清潔生產水平升級項目政策資金支持。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