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主席談
四川省政協常委、內江市政協主席康?。合伦恪皩iT”功 打好“結合”牌
人民政協網內江1月12日電(記者 韓冬 通訊員 張平 沈沾濤)四川省內江市政協牢牢把握市縣政協主要工作是協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臺”的定位要求,聚焦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以開展“有事來協商”工作為抓手,探索建立“調研—協商—督辦”的閉環機制,形成“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的濃厚氛圍。其實踐經驗得到了省政協、內江市委的充分肯定。
在四川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現場,省政協常委、內江市政協主席康俊分享了他們的協商故事。
內江市政協將“有事來協商”工作作為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彰顯政協協商民主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獨特作用的重要舉措,積極搭建平臺、完善機制,努力打造全省“有事來協商”工作示范點。
在搭建平臺方面,我們按照“不另起爐灶、不增加基層負擔”的原則,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現有資源,漸次推進“有事來協商”協商議事室建設,不斷擴大基層覆蓋面。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市級協商平臺1個、縣級協商平臺5個、鎮級協商平臺83個、村級協商平臺626個,構建起“市縣鎮村四級聯動、一體推進”的協商平臺布局。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積極探索將“有事來協商”平臺向有條件的園區和企業延伸,目前已建成13個園區、4個企業協商議事室并投入使用。
在協商方式方法上,我們不拘泥于在會議室開會,突出現場協商,創新開展了板凳會、院壩會、車間會等形式,讓群眾在有序政治參與中充分表達意見,真正體現“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實踐中,各縣(市、區)政協還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建立了“有事來協商”議事會“即知即辦、一次辦成”工作機制、“一月一會辦、一月一反饋”推進機制等,確保群眾關切得到及時回應、有效解決。
2022年,全市“有事來協商”平臺開展協商活動777場次,推動1244個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我們牢牢把握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價值取向,把“有事來協商”工作和“助力鞏固脫貧、助推鄉村振興”專項活動(以下簡稱“雙助”專項活動)有機結合,作為上連黨心、下接民心的橋梁,推動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發揮自身優勢,實現“有事來協商”從“單一”向“多層”、從“獨唱”向“合唱”轉變,為打造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內江樣板提供“政協方案”、交出“政協答卷”。
根據市政協“雙助”專項活動安排,全市兩級政協委員按照“地域+界別”下沉鄉村一線,深入調研、主動參與、積極作為,助力鄉村振興。
去年3月,7名政協委員在走訪威遠縣高石鎮童家村村民時,了解到“五良”融合宜機化改造項目準備落地該村,但有個別村民不太愿意將土地流轉出去。委員們多次走訪村民,宣傳政策、了解群眾意愿,收集相關問題,并將情況整理上報威遠縣政協和內江市政協。同年5月,我們及時組織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門、高石鎮政府、童家村兩委、村民代表、協商會成員等相關人員,通過院壩協商、村級協商、聯絡小組協商、主席會議專題協商等形式開展多次協商、多層協商。經過市、縣兩級政協的不懈努力,童家村村民就土地流轉達成一致意見。目前,童家村已經全面完成宜機化改造土地2140畝,油菜機播700余畝、小麥700余畝,達成了鎮政府、經營業主、村集體、農戶“四方”共贏的局面。
以“有事來協商”工作推動“雙助”專項活動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東興區永興鎮團山村協商確定了“土地入股、村集體經營、家庭勞動”的發展模式,在隆昌市石燕橋鎮凈土村協商建立起“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在資中縣羅泉鎮下河村協商搭建愛心助農網絡平臺,解決村民的血橙滯銷問題……通過一次次小微協商,群眾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喜人變化,全市“雙助”專項活動由點上出彩向連線成片轉變。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