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委員闡述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委員發言
張云勇委員:縱深推進5G新基建 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
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偉大成就,以5G新基建為代表的信息通信行業也順勢而為,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5G通信在理論研究、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創新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成為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成功樣板之一,帶動著信息基礎設施規模化邁上“新臺階”,數字治理體系化按下“快進鍵”,數據價值市場化走進“無人區”,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駛上“快車道”,也引領并促進了全球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創新格局。
以5G為代表信息通信業十年來雖已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但依然面臨著一系列發展的問題,比如,在數據價值化方面,數據資源的共享程度不深入、制度體系不完備等問題,再比如,受到一些西方國家通過禁賣、斷供、禁用、意識形態等手段打壓,中國的科技自立自強面臨著“兩萬五千里的新長征”。圍繞于此,以通信央企為代表的中國數字經濟的深耕者,將持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好5G通信建設,充分發揮5G乘數倍增效應,驅動數字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體包括以下方面建議:
第一,堅決筑牢中國式現代化數字底座,建好大國“頂梁柱”。首先,要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保持“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戰略定力,在操作系統、半導體等創新領域,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優化國家創新體系整體布局,強化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推進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資源共享,開展實施一系列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解決“卡脖子”問題。其次,數字經濟要遵循“路等車”思維,要先修好信息化數字化的高速公路,才能讓創新應用之車行得穩、行得好、行得遠。所以建議通信央企繼續勇擔“國家隊、排頭兵、主力軍”使命,堅定不移地持續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4G/5G的共建共享,加大寬帶投入,構建全光政企精品網,打造智能數據中心,為社會經濟發展打通數字信息大動脈。
第二,奮力打造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產業“領頭羊”。首先,建議重點加強數據資源價值深耕的現代化體系建設。數據資源的安全管理、融合共享、有序交易是推動數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建議政府牽頭、各方聯動,進一步加強數據共享與交易中心建設,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試行,規范數據資源定價標準與交易模式,有序實現數據管理安全高效、脫敏數據全面共享、價值數據合規交易,打造國家級數據安全管理與共享應用示范標桿。其次,以數據資源的價值化共享為基礎,建議堅定不移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面向數字政府、5G+工業互聯網、數字鄉村振興,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數字政府,建議持續打造政務網、政務云、政務大數據、政府履職應用的數字政府一體化產品能力矩陣;聚焦5G+工業互聯網,建議以5G全連接工廠建設為切入點,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數字鄉村振興,建議以數字鄉村、智慧社區、智慧農業為抓手,加大力度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發展。
第三,傾力打造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算力服務的云計算“國家隊”。算力是數字時代大國角逐的競爭力,與GDP的增長密切相關。在廣義的5G新基建體系中,云資源是算力的高級形態,正在成為加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數字引擎。為此建議加大云研發投入,以更領先的雙引擎技術、更安全的云化服務、更融合的算網資源聚焦鋼鐵、制造、醫療、文旅、能源、環保、安全等行業,打造專業“安全數智云”,切實形成低時延、智連接、大計算、高安全的算網一體化新優勢,為數字政府夯實算力底座、為數字經濟輸送算力能量、為數字社會創新算力體驗。
第四,聚力做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網絡安全保障的主力“護航員”。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建議通信央企作為安全產業鏈的鏈長,持續發揮好補鏈、延鏈、強鏈的作用,聚焦新一代網絡架構、云計算、算網協同、大數據、數字化能力中臺、人工智能、數字生活等領域,加快打造安全技術應用標志性工程,加速構建“云、網、數、服”一體化安全能力,建設一批高質量的現代安全產業鏈集群,筑牢國家數字安全的堅強防線。
第五,積極構建匯聚眾智眾力的中國式現代化數字“新生態”。建議政、產、學、研、用、融(金融)要緊密配合,高效協同打好“團體賽”,產業各方深入領會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內涵,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戰略,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錨定暢通大循環,推進雙循環的發展目標,高密度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性推進新基建部署,前瞻性培育新興產業,規模化拓展行業應用,制度化實踐數據交易,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著力豐富數字經濟供應鏈的內涵,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生態鏈的韌性,從而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我國數字經濟。(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云南聯通黨委書記、總經理,云南聯通新通信董事長)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