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我的履職故事
攻克“羅布泊巖漠”繼續前行
蔣平安: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新疆農業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民革中央第十屆委員,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常委,民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會第五屆常委,第六、七、八屆主委。
作者:蔣平安
科研探索的過程艱苦但卻愉悅,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羅布泊之行。
從2003年開始,幾乎每年的9月、10月,我都要帶領團隊,帶上飲用水、馕、罐頭等食品和電鉆、十字鎬、鋼釬等工具來到羅布泊,開挖土壤剖面,鉆取地下鹵水,一層一層地采集土樣和水樣,測定地物光譜,測量湖盆高度,分析地球化學元素組成,一點一點地探究羅布泊環境的演變之謎。
羅布泊環境非常艱苦。科研團隊第一次去的時候,不熟悉環境,大風一吹,人就喘不過氣來。堅硬的鹽殼多次將汽車輪胎軋破,車鋼板顛斷,晚上大家就睡在帳篷里……艱苦的環境并沒有嚇退我們,在近10年中,我們這支科研團隊取回了上千個樣本,配合衛星遙感影像,對羅布泊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
付出就有回報,我們的研究成果《羅布泊巖漠》一書很快就要出版了。這本書重建了羅布泊湖盆三維形態,為揭示歷史時期羅布泊湖水消長與演化過程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羅布泊鍛煉出的科研精神激勵著我不斷攀登高峰,這些年我先后主持和參加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及新疆地方科研項目30余項,并獲得了一些成果。
作為教育工作者,“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一直是我深入思考的問題。這兩年,新疆農業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化教學改革,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雖然只是兩個詞位置的調換,但意思卻大不一樣。傳統的思政課程主要由思政老師講解理論課程,而課程思政則要求每一位教師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作為高校管理者,我將目光更多地投向社會,在不斷提升辦學質量的同時,還結合新疆產業發展需求,調整辦學模式,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有用人才。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的農業資源環境專業相結合,設立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農業信息化兩個本科專業,拓展了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領域;圍繞自治區重點支柱產業需求和學校學科優勢,設立了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推進了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同時,學校還組織了9個專家服務團,100余名骨干教師,前往全疆22個貧困縣,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活動。
我是農民的孩子,又在農業領域探索這么多年,除了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我還到農村去,為基層百姓做點事,為新疆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盡些力。2015年,我來到阿瓦提縣拜什艾日克鎮庫木奧依拉村開展了一年的“訪惠聚”駐村工作。在這里,我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帶領工作隊幫扶近百名農村婦女建立服裝加工合作社;義務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幫助農民掌握高產高效農牧業生產技術,帶領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農民畫家建立工作室和微商平臺、飼料加工廠、棉花加工被服廠等,大大增強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能力。
提案和大會發言是我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主要方式。自2006年以來,我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向各級政協提交大會提案168件,提交大會發言56篇。2016年9月22日,我參加全國政協“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雙周協商座談會,作了《推進草原確權 實施草原分類管理》的發言,助力草原生態保護。在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和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我還作了《深化改革優化結構 促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形勢下進一步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的建議》等發言。
當下,新疆各族干部群眾正豪情滿懷、逐夢未來。作為政協委員,我更要擔負起歷史的職責和使命,辛勤工作、努力奉獻,書寫出無愧于時代的合格答卷。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