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別策劃>“三同”回頭看 百姓微心聲
河南省扶溝縣:“家”里喜事一件連一件
“你有空一定回來看看,咱村變化可大了!通過蔬菜園區建設等產業項目,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電話剛接通,河南省政協駐扶溝縣包屯鎮朱村崗行政村第一書記何廣武便熱情地招呼著當年的“三同”小分隊成員,要常回“家”看看。
河南省扶溝縣朱村崗行政村村民在收獲花菜
2019年夏,本報“三同”活動小分隊3人與第一書記同吃同住同勞動,自此在朱村崗有了“家”,時刻牽掛著村里的變化。
“書記,蔬菜大棚門口的路修了嗎?我們第一次去的時候下過雨,泥路不太好走。”
“路早就修好了,你現在再來看,都是寬敞平坦、質量過硬的水泥路!”何廣武當即朗聲笑道。
“陳靜大姐一家還好嗎?”
“她和她愛人現在有兩個黃瓜大棚,家里的小樓早蓋起來了。”何廣武笑著打開話匣,細數著村里蔬菜園區的種種變化:“蔬菜種類變多了,除了黃瓜,還有茄子、蘑菇、豆角、西紅柿、有機花菜;規模也擴大了,從當年的500畝已經‘擴張’到800多畝,我們現在還有個小目標——結合扶溝縣蔬菜生產大縣實際,要建成千畝蔬菜園區,增強園區整體規模化、科學化發展。”
村里甚至還上演了人人稱道的“逆襲”故事。“咱村當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何書勤,他患小兒麻痹癥,屬于二級殘疾。經過我們不厭其煩地做思想工作,為他申請了3萬元創業無息貸款,他開始種植蘑菇,一年兩茬收入近5萬元,轉身成了脫貧致富的典型人物!學習強國河南學習平臺還以‘身殘志堅謀發展 自力更生奔小康’為主題,對他進行了宣傳報道。”何廣武笑著為這位村民打起了“廣告”。
如今,村里有更多像陳靜、何書勤一樣的村民為此受益。何廣武為大家算過一筆賬:“村蔬菜園區吸納帶動了90戶脫貧戶200人就業,村脫貧戶每天來園區務工,按每個大棚10人務工、3個月時間計算,園區40余座大棚可帶動有勞動能力的村民36000人次,按每人70元/天算,人均收入6000余元。”
令何廣武欣喜的是,村民的發展意識也隨之提升,視野變得更為開闊。特別是聽說要建新大棚,報名人數猛增,竟然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場面,已經排上隊了。
回望這些年的歷程,何廣武不禁感慨,在河南省政協派駐扶貧工作隊以前,朱村崗行政村是省級貧困村,村民除了種植小麥和外出務工,沒有別的經濟來源。如今,在省政協多年的幫扶下,這里的面貌已大為改觀。
作為一線的參與者、見證者,何廣武吐露心里話:“項目不會自動落到村里,我們需要主動去找、去協調。雖然有難度,但一切事在人為。身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們要盡自己所能,為老百姓多辦實事。”
這不,今年村里在產業項目上又迎來一樁大喜事:投資90萬元,建成了166千伏光伏電站,并于8月底并網發電,這一收入將直接入賬村集體收入,進一步助力當地鄉村振興書寫新篇章。
和記者嘮完“家常”,何廣武又意猶未盡地傳來了多張照片:有建好的光伏發電站、有滿載而歸的蔬菜車、有笑著展示豐收成果的村民……
照片中流露的,既有撲面而來的欣喜,也有濃濃的不舍與期望:2020年,何廣武從上任駐村第一書記錢雨田手中接過接力棒,時隔近3年,他即將把這一重任傳給下一任駐村第一書記,“等村貌再換新顏,咱們一塊兒回‘家’看看!”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