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要聞
做好黨與界別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
——全國政協委員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完善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要求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集體采訪,這是記者在分會場采訪。新華社記者 李明 攝
人民政協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呂巍 廉維亮)習近平同志在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時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
政協委員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過程中,重點就如何做好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認真思考謀劃。
“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既是人民政協全面履行職能的優勢所在,是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具體要求,也是目前工作中亟須創新、完善的一個重要環節,確需實踐拓新。”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常榮軍表示。
“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方式,對推動基層協商、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提高協商互動深度、充分表達意見、廣泛凝聚共識都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完善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要求意義重大。”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說。
人民政協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近年來,全國政協和各級政協組織高度重視加強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聯系的廣度、深度、頻度和效度不斷加強,持續探索如何讓聯系機制更加及時通暢、有效到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鐘瑛在今年7月參加全國政協“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課題組調研時發現,聯系中存在著單一、被動、滯后或單向等問題,制度整合、激勵支持和督查落實仍需不斷加強和改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政協應適應黨和人民群眾對政協工作的新期待,使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得更通暢、更有效,確立‘有序引導、適度規范、激發潛能’的新思路,不斷拓展委員聯系群眾的新視野、新局面,確保委員聯系群眾的常態化、規范化和實效化。”鐘瑛表示。
在常榮軍看來,認識覺醒是行動自覺的先導,“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要強化委員對政協性質、定位、特性的準確認識和把握,著力啟發委員聯系群眾的思想認知,使委員樹立聯系界別群眾、協助黨和政府做好界別群眾工作的自覺意識、責任擔當,并形成聯系群眾的行動自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認為,引導鼓勵委員采取多樣化的聯系方式十分重要,避免“一刀切”。
“在政協工作的創新實踐中,建立了較為全面的制度體系,可以將聯系群眾機制嵌入既有制度框架和運行實踐,注重與經常性工作的結合,加大綜合協調力度,以增量改革實現既有機制運行的最大化和最優化。”張樹華表示。
這一意見和常榮軍不謀而合。他提出通過建立健全委員工作室、委員聯絡站等工作機制,把委員組織起來,讓協商在基層切實開展起來,推動政協工作向社會、向基層延展。朱永新介紹,如今民進的很多支部就建在社區里,會員可以直接在社區與界別群眾開展協商聯絡。
“民建是密切聯系經濟界的民主黨派,近年來,我們一直將聯系走訪會員企業作為社會服務的重點,加大對市場主體的聯系走訪力度,將參政議政與社會服務有機融合,及時解疑釋惑、反映困難、疏解情緒,盡力協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會主委司馬紅介紹。
司馬紅同樣提出,要提高委員工作室(站)的服務品質,注重積聚法律、經濟、金融、民營企業等各方面資源,探索其與民建會員之家建設有機結合,成為政協委員服務界別群眾的有效平臺。
“完善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做好督查落實和量化考核十分重要。”鐘瑛提出,可采用“回頭看”的方式,對聯系群眾的方式、環節、程序等,進行常態化的回顧總結、督促檢查和分析思考,保障聯系機制的常態化運行。對委員聯系群眾的績效量化考核,則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實際出發,適度規范,量力考核。
“完善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需要委員個人多思考、多實踐、多體驗,也需要政協組織切實發揮好服務作用,用心引導。委員聯系群眾活力的有效激發,聯系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張樹華表示。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