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解決老人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好”
——廈門市思明區政協召開“推廣社區近鄰食堂,構建居家養老模式”專題協商小記
人民政協網10月8日電 (郭秀萍 記者 照寧) 民以食為天,“食”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為解決社區老年人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好”等問題,9月23日,廈門市思明區政協組織委員召開“推廣社區近鄰食堂,構建居家養老模式”專題協商。區民政局、財政局、衛健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參會。思明轄區內中華街道、濱海街道、蓮前街道等10個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悉數到場。
思明區常住人口107萬,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約16萬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總數1/3,人口老齡化水平全市最高。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高齡、孤寡、空巢老人吃飯難的問題日漸突出。2009年開始,思明區在全區各街道設立“愛心老人餐桌服務點”,在此基礎上,近年來逐步探索形成“為老服務助餐中心+就餐點+上門送餐”三級配送鏈服務體系。
安頓好老年人的一日三餐,事關居家養老的質量,而辦好鄰近食堂是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的重點和難點。為此,年初,思明區政協將“推廣社區近鄰食堂,構建居家養老模式”專題協商列為年度重點協商議題之一。“吃飯難”包含老年人自身的困難以及鄰近食堂運營難,對此,政協組織委員多次到街道照料中心、近鄰食堂現場視察調研走訪,傾聽群眾心聲、了解街道及社區的具體做法和遇到的困難。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后,有12名委員認真準備了書面發言材料。
“對于有能力自主到餐廳用餐的老人,解決用餐的同時,得到溝通交流和精神陪伴也很重要,但這對服務場地和細節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經營者如履薄冰。”有街道負責人提出了滿足老年人社交需求和保障安全如何平衡的問題。對此,委員們建議,對近鄰食堂進行適老化改造,如將食堂場地設置在一樓,在入口建設緩坡,在入口點餐、結算等區域加裝防滑設置和扶手;食堂內的柱子、墻壁拐角進行弧度處理,避免磕碰撞傷;在餐廳門口設置無障礙輪椅停車位等。
“由于運營成本比較高,經營者為了維持利潤選擇簡單配餐,品種和口味不夠豐富,此外高端社區的老人們想要吃好、普通社區的老人追求價格實惠,需求不同。”街道負責人反映的“眾口難調”問題,也引發了委員們的討論,“優化老人用餐補貼的財政支出結構;鼓勵和支持企業提供公共福利。”“可選擇國企運營餐廳或信譽度高的社會餐廳,掛牌鄰近食堂,通過政府補貼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務,豐富菜品的選擇。”“由政府出資購買服務,引進專業廚師機構和公司,進行營養和口味搭配?!?/p>
“我們將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抓緊出臺新的老年助餐政策,進一步推動助餐工作?!睍?,一條條意見建議都被記錄下來,針對街道的訴求和委員們的建議,區民政局局長趙麗娟回應道,接下來,轄區內鄰近食堂將實行統一標準、品牌運營,在名稱、食品安全、收費標準等方面進一步推進老年助餐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同時,綜合利用現有養老服務設施或公共物業等資源,拓展老年助餐服務功能,擴大服務網點規模,提高助餐服務覆蓋面和快捷性。
“為老助餐是一項日日抓、年年建的民生工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不僅要讓老人們吃得好,更要吃出營養健康?!彼济鲄^政協副主席梁黎虹表示,希望委員們充分發揮協商式監督的作用,齊心協力,與相關部門積極研究解決問題的思路、舉措,不斷擴大為老助餐的覆蓋面,讓共享發展成果更具普惠性、適老性,切實把好事辦好、辦到群眾心坎上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