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要聞

奮斗者·正青春丨我的大學:潤澤一生

2022年08月17日 09:26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QQ截圖20220817092529

李曉明,北京大學瑞聲慕課講席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曾因主持研發中國高校影響力最大的搜索引擎“天網搜索”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因創設與推廣交叉學科課程《社會科學中的計算思維方法》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因倡導與推動慕課在中國的興起與發展獲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杰出教學獎。

全國政協委員 李曉明

他無限感念大學時候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如今,作為一位北大教師,也非常享受與學生的互動。

(一)

我是1978年上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計算機專業,1982年畢業。我們那個時候上大學還是屬于比較新鮮的事兒,因為之前10年大學沒有正常地運行,所以那個時候我們都很興奮。

我與計算機可能有點緣分。中學的時候就喜歡鼓搗一點無線電、自己裝個收音機什么的。因對電相關的事情就有點興趣,所以高考的時候就報了電子類專業。說來很有意思,我家在湖北的一個小城市,當時眼界也沒那么寬,想著能在湖北上個大學就很好了,所以報的學校是湖北當地的。可收到錄取通知書,發現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很有些驚喜。驚的是我沒填這個志愿,哈工大不知道怎么就把我的檔案抓出來了?喜的是一打聽這個學校很好,當然也就很興奮。我喜歡電子,所以發現是計算機專業也覺得很高興。

湖北到哈爾濱非常遠,那個時候交通也沒現在這么好,路上得折騰好幾天才到。而且湖北在南邊,跑到最北邊的哈爾濱去上學,一開始是不太適應的。像南方吃飯都是大米,哈爾濱每個月只有少量的大米,其他全是玉米、高粱和饅頭。不過那個時候年輕,根本沒覺得是問題,反而還覺得挺有意思。

40多年過去了,如果說現在對在哈工大的那4年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遇到了一批非常好的老師。當時我們的老師雖然都比較年輕,大都三四十歲左右,有的甚至比班上的同學還要小,但對教書這件事情特別認真,對學生很真誠。所以我在哈工大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課上得比較扎實。那個時候學校對老師的要求似乎以教學為主,不要求必須發文章什么的,搞研究主要是根據老師自己的興趣。我們做學生的,不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不過能感到有些老師不一樣。例如教數字邏輯課的劉老師,上課的味道跟其他老師不同,非常注重帶著學生思考,講一些教材上沒有的內容。我特別愿意聽他的課,很認真,記得還不止一次跑到他家里去答疑,請教一些比較前沿的問題。

那個時候我們考試,90分以上算優秀。數字邏輯課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疏忽了一下,最后卷面86分。覺得很遺憾,我完全是可以考得更好的。沒想到劉老師在班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公開說:“因為……我決定給李曉明加5分。”這讓我很感動,至今都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場景。學生嘛,對成績都是在意的,尤其是自認為學得很好的課。不過現在想起來,我認為那個事情的價值還不在5分成績,而在于人和人之間的真誠。老師愿意公開這么說,其他學生也接受。

后來做畢業設計,劉老師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內容就是數字邏輯方面的。應該是他覺得我做得還不錯吧,1982年年初,我已經畢業離開后,收到了劉老師的來信,說把我畢業設計的結果做了一些改進,寫成了一篇文章,發表到某個學術會議上去了。那可是1982年,作為一個本科生能發表文章很是驚喜。這讓我覺得老師對學生是真心真意的。

在哈工大計算機專業的學習是扎實的。有一門課,離散數學,可以說讓我一輩子受益,對我后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以及到現在的研究都很有幫助。上課的老師姓戴,那書教得真是好。我還記得他給我們講命題邏輯,如何判定“如果a,則b”這樣一個表達的真或假。非常細致、有條理地給我們分析為什么“只有當a是真的,b是假的,這句話才是假的”。讓我們體會到了形式化抽象的意義。這是我對邏輯關系、邏輯表達認知的開始,這種思維的形成也是我后面專業發展、研究的基礎。

雖然我們是計算機專業,但那個時候計算機在中國是十分稀罕的,4年專業學下來,真正上機就十幾個小時,其他所有的學習都可以說是紙上談兵。但紙上談兵也有用處,可以鍛煉你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即使程序都是寫在紙上的,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訓練。記得第一次摸計算機是在大二的時候。那時的計算機沒有鍵盤,輸入靠的是在一個紙帶子上面打孔,直到大四的時候才看到有鍵盤的計算機。大四我們搞畢業設計,每個人就分了一點點上機時間。由于“機時”非常有限,我們必須在底下把所有的工作盡量準備好,生怕機時沒了。特別珍惜上機的機會,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好好的,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鍛煉。

(二)

大概是1981年前后,當時《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叫“潘曉來信”,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信的標題叫《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講述了她的經歷,相當悲觀,也充滿著對人生的思索。這封信對我很有觸動,引起了不少思考。當時《中國青年報》鼓勵大家都參與討論,我居然也寫了一點東西投了稿,后來還被摘了幾句發表出來。細節不記得了,核心觀點就是“人不管做什么,做工人、做農民,其實都可以做得很好。都可以對社會有貢獻、讓自己幸福,都可以有一個非常值得的人生。”幾十年之后,經歷了很多的今天,我依然是這么認為的。

我的大學經歷,包括之后的留學經歷,還有以前上山下鄉的經歷,給我留下最寶貴的財富是關于人、社會的一個認知:這個社會是豐富的,人也是豐富的,看到或遇到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沒有什么想不開的。上山下鄉的時候,我覺得農民很好,你是真的可以和他們交朋友的,在不再有人生交集的情況下,有的關系也可以保持幾十年。去美國留學,感覺那里的人也很好,我的導師就是其中之一。記得做博士論文研究時,經常是有些焦慮的,是按照當前這個思路繼續鉆下去還是換一個思路重新來?曾經有過很深的糾結。有一次,他和我談話,問我在論文方面還有哪些想法,我提了幾個正在考慮的方向。沒想到他說,你前面做得已經夠了,準備答辯吧。于是4年半就畢業了。城市是一個社會,農村也是一個社會,出國見到的當然也是另外一個社會,我們會在不同的社會里見到各種各樣的人,價值觀也不一定一樣,但不妨礙總會遇到讓你感到美好的人和事。

(三)

現在的年輕人和我們當年比,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接觸海量、豐富的信息和知識。這在40年前是根本想不到的。但同時我也感覺到了現在的青年人似乎不如我們那時候對未來有信心,不少人對未來很迷茫。那個時候,我們對未來具體是什么其實也不清楚,但感覺前景光明,于是心中充滿希望。

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平常聽到、看到的真的太多,似乎有很多機會,也似乎每個機會離自己都很遙遠,我想這是造成迷茫的一個原因。一個樸素的建議,就是年輕人真的不要太瞻前顧后,這很重要。想多了,時間就過去了。不要瞻前顧后,想到要做點什么就做下去。其實就像我前面說的,不管當工人也好,當農民也好,都可以做得很好,都可能作出對群體、對社會的貢獻。同時我認為社會也應該創造這樣的氛圍,讓青年人能夠感覺到不管在什么方向上、什么崗位上奮斗,都是有希望的。

我覺得現在這個氛圍還不夠。輿論場中,那些高大上的東西太多,好像那些才是值得追求的。不過最近好像有些變化。這些天,我在追劇——《大山的女兒》,真的覺得很好,好多年看電視劇沒有這種感覺了。

當然,無論如何,大學是要好好讀書的。大學這個時期,不管你學什么專業,都應該好好地把該讀的書讀好,我一直這么認為。在學校輔導一些大一新生,我就告訴他們,參加社團可以,但是別搞太多,把書讀好最重要。現在的學生跟我們那時候不一樣,經常問“學這個有什么用?”我們那時候沒有這樣的問題,潛意識中覺得讀了一定會有用,老師要我們讀這個書,我們就好好讀。但現在經常會聽見學生說這個事情有什么用?這當然是一個進步。同時我覺得還應該升華,也就是不應該停留在只是問這個問題的境界。老師如果說不清楚,你就自己搞清楚有什么用。

如果說給現在的大學生有什么建議,我想就是珍惜時光,通過大量讀書和深入思考為人生的起航打好基礎,包括知識、能力和三觀。大學4年的時光真的很珍貴,個人的心智已經比較成熟,精神自由,且周圍都是同樣自由的人,有時間暢想任何事情。讓你的慧眼多多發現聰明善良的人、美好的事,它們將滋潤你的一生。

(李曉明口述、張奚若采訪整理,題目為編者所加)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