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丨重慶: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2022年08月02日 16:2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重慶7月31日電  題:重慶: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新華社記者李勇、韓振、周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重慶考察調研、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為重慶發展把脈定向,強調“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指出“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牢記囑托,不斷奮進。重慶以大數據、智能化為發力點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以通道、平臺、要素等為支撐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理念打造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奮力書寫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新篇章。

重慶城市景觀(2022年7月14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轉型升級,努力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

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果園港考察調研,叮囑“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近年來,果園港著力打造綠色智能港口、完善多式聯運、拓展口岸功能,已從傳統內河港口,升級為長江上游聯通全球的“中轉站”。數據顯示,2021年,果園港貨物總吞吐量2087.1萬噸,同比增長40.6%;集裝箱量、商品滾裝車發運量等多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陸海新通道長江-中南半島國際聯運班列(中國果園港-老撾萬象-緬甸仰光)從重慶果園港發出(2022年4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果園港的一系列變化,是重慶努力對西部地區發揮支撐作用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產業并著重為傳統產業植入“智能因子”,從老工業基地向創新之城邁進,并努力向西部地區釋放“外溢效應”。

渝北區前沿科技城內,“智匯園”項目建成后,將形成5000萬臺以上的智能手機年產能;與此同時,一款由長安汽車主導,聯合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推出的電動汽車亮相今年的重慶車展,并計劃在年底大規模交付。

電子信息和汽車制造,作為重慶的兩大傳統支柱產業,正提檔升級:電子信息產業從以代工為主,向“芯屏器核網”“云聯數算用”全面拓展;汽車制造從以汽摩整車及零部件為主,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躍升”。2021年,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占重慶規上工業增加值的近一半。

重慶的轉型發展,也為西部地區帶來更多機遇。標識解析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共性支撐技術。2018年底,重慶頂級節點上線,并為西部地區工業互聯網賦能。日前該節點已服務四川、貴州、云南等西部9個省區市,接入企業節點2708個,其標識解析體系深度應用于汽車、醫療器械等19個行業。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時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由此,重慶和成都這對西南“雙子星”城市,開啟了全面合作的新征程,共同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據統計,2021年,川渝推進實施合作共建重大項目67個;2022年,兩地又推出了160個重大項目合作清單,總投資超2萬億元。在重大項目帶動下,成渝地區基礎設施“一張網”越織越密,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科技創新合作日益深化,對西部地區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

敢于先行先試,努力構建對外開放新局面

2019年4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重慶要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近年來,重慶在陸上貿易領域不斷探索創新:促成了跨國海關協調機制,研發出控溫集裝箱、海關和鐵路共用的“關鐵通”電子鎖,開出第一單“鐵路提單國際信用證”……

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貨物的中歐班列(重慶)第10000列列車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駛出(2022年6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中歐班列成功運行后,重慶又開通了“渝桂新”南向通道。這條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所承載的貨物流向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19個港口,涵蓋640多種產品。

重慶不僅參與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還依托自貿試驗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等,匯聚全球各類開放要素,做大做強開放平臺。據統計,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有312家入駐重慶,較2012年增加了近100家。

在重慶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利用設備對芯片進行貼片作業(2022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在通道和平臺的“雙輪驅動”下,重慶匯聚全球消費資源,激發市民消費潛力,在全國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日前,一列載有207臺汽車的國際班列從重慶魚嘴站駛出,經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最終將抵達莫斯科。如今,重慶的中歐班列“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80個城市,運輸貨品5萬余種。

在渝中區陸海新通道國際消費中心內,來自23個國家的上萬種特色產品受到消費者喜愛;在江北區觀音橋商圈,總投資700億元的重點項目啟動建設;九街、十八梯、白象街、戴家巷等一批消費新地標崛起……

這是巫山縣曲尺鄉一帶景象(2022年5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堅持綠色發展,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作為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重慶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中央控制室遠程操控、巡檢機器人查漏補缺、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后達標排放……去年7月,一度設備老舊的重慶長風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整體搬到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后,依靠完善的要素配套、先進的技術設備,大大提升了環境風險管控能力。

長壽區是重慶市布局較早的綜合化工產業基地,過去產品以基礎化工原料為主,給長江生態保護帶來較大壓力。近年來,該區以長江大保護促進產業大轉型,關閉、搬遷18家沿江化工企業,同時以化工原料為基礎延伸產業鏈,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市民和游客在重慶市大渡口區重鋼崖線山城步道游覽(2022年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近年來,重慶落實長江“十年禁漁”,5342艘漁船、10489名漁民完成退捕;全面開展水污染排查治理,去年全市地表水Ⅰ-Ⅲ類水質較2017年提高11.1個百分點;深入推進空氣污染整治,去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較2017年增加23天……

清晨的大渡口公園內,楊柳依依,水鳥游嬉,不少市民在湖邊漫步。“過去,大渡口煙囪林立,空氣讓人不舒服,環境臟、亂、差,近年來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王忠杰說。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協調發展任務繁重。經過努力,2020年底,重慶1919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90.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如今,“大農村”正穩步向鄉村振興邁進:擦亮了脆李、柑橘等“生態寶貝”,叫響了“三峽之光”“疊石花谷”等旅游名片。

在巫山縣曲尺鄉柑園村,村民張興前在挑運脆李(2022年7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在長江之畔的巫山縣曲尺鄉,一棟棟巴渝特色農房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果樹間。“幾年前村民主要靠外出務工掙錢,近年來通過發展脆李產業和鄉村旅游富了起來。種脆李、開民宿,我家每年收入四五十萬元。”曲尺鄉柑元村村民彭斌說起生活新變化,開心地笑了。

游客在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步行街觀光游玩(2019年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重慶主城不斷改善群眾的居住環境和生活配套,提升城市的“顏值”和“氣質”,大力發展都市旅游產業,成為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但點亮了重慶的“夜經濟”,還帶動了大量的就業、創業。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重慶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