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丨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2022年07月22日 15:5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合肥7月21日電題: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新華社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安徽考察調研,參加全國人代會安徽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安徽發展指引方向。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的重要指示,安徽夯實創新基礎,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發揮生態優勢,扎實推進民生事業,努力在新征程上實現更大作為。

以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大動力

淡藍色的畫面上,只見萬里長江奔流入海,淮河、錢塘江、太湖、巢湖如帶如鏡,一座座城市星羅棋布……這是7月12日“巢湖一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從太空傳回的長三角區域高清畫面。

今年2月,由安徽自主研發的“巢湖一號”衛星發射升空?!拔覀兞⒆汩L三角,服務全世界。”天地信息網絡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盛磊說,得益于長三角研發協同、產業配套、人才資源等優勢,安徽正構建從衛星制造到應用終端、運營服務的空天信息產業鏈,目標到“十四五”末形成千億元產業規模。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安徽創新館,強調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組建全國首個國家實驗室、共建全國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安徽合肥、上海張江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展“兩心同創”,目標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安徽對標世界一流,堅持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

“九章”“祖沖之號”問世讓中國量子計算機實現算力全球領先,國家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創造1.2億攝氏度“燃燒”101秒世界紀錄……十年來,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誕生。

探索新機制破解高校“成果轉化難”,創辦科技大市場化解“成果定價難”,完善金融體系解決科創企業“融資擔保難”……安徽成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試驗田”,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2年的1742家,快速增長到2021年的11368家。

以新科技為傳統產業賦能。十年來,安徽集成電路產業、新型顯示產業、智能語音產業等加速發展,有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芯屏器合”為標識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制造業增加值、數字經濟增加值均超1萬億元。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安徽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牽頭成立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等多個產業聯盟。滬蘇浙2021年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4167個,實際到位資金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22.6%。

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以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2021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41%。

過去十年間,安徽年生產總值從1.72萬億元增長至4.3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實現由全國“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扛穩糧食安全責任

7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安徽夏糧總產量344.48億斤,比上年增加4.5億斤。

盛夏時節,小麥已經歸倉,田間地頭可見忙碌的身影:在皖南,早稻開鐮收割;在皖北,玉米、大豆田間除草忙……

“今年不僅小麥產量比去年高,而且一斤還多賣3毛錢,效益上去了,咱們種糧人干勁足。”亳州市渦陽縣種糧大戶宋來寶說,通過科學種植,他的小麥連年增收,畝產已從2010年的約900斤,增加到今年的約1500斤。

作為全國第四大糧食生產省份,安徽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制定省級層面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兩個清單,設立支持優質糧生產的專項資金,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

十年來,安徽在“多種糧、種好糧”上連邁新臺階。2021年,安徽糧食總產量817.52億斤,創歷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超過15%,優質專用小麥和水稻的種植面積占比均超過六成。

糧食持續豐收,離不開農村改革的持續深化。

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是聞名全國的大包干發源地。2016年以來,在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等推動下,小崗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已連續五年分紅,累計分紅超1000萬元?!按謇锇l展快了,分紅金額多了,這是改革帶來的實惠。”村民殷玉榮說。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指出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

堅持問題導向,安徽持續深化農村改革,2017年以來接續推出49項改革任務,持續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以“三變”改革為例,各地積極引導農民把資源(土地、水面等)、資金等要素入股經營主體,農民成為股東,參與利益分配,獲得分紅等收入。到2021年,全省實施“三變”改革的村占比提高到72%,集體經濟強村占比提高到12%,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分別位居全國第1位和第5位。

“三農”的變化,集中體現在促脫貧、謀振興。“靠精準扶貧好政策,我家從土房搬進樓房,一年能掙五六萬元,日子越過越好!”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陳澤申說。

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安徽,2014年建檔立卡識別貧困村3000個、貧困人口484萬人。堅持精準扶貧,安徽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到2020年,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繼續向著鄉村振興邁進。

保護好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

盛夏傍晚,蕪湖十里江灣公園清風徐來,濱江步道上游人如織。昔日布滿小碼頭、小船廠、小堆場的“生產岸線”已成為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江風景線。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年來,坐擁“三山三江二湖”的安徽著眼永續發展算大賬、算長遠賬,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安徽沿長江劃定三道生態防線,拆除非法碼頭,全面實施禁捕退捕,對干流入河排污口水質基本實現監測。

不止長江,淮河11萬余人從“水口袋”里搬至安全地區,在從人水爭地到人退水進的過程中探索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巢湖綜合治理累計完成投資390億元,努力打造合肥最美名片……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著手,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

搬入新家,也“搬”走了壓在趙莉心頭許久的大石頭:她家以前住在淮北市濉溪縣劉橋鎮的一處采煤塌陷區上,危險不說,還有漫天煤灰粉塵。在當地政府幫助下,一家人住進寬敞明亮的三室兩廳,第一件事便是安裝伸縮晾衣架,“周邊環境好了,衣服曬出去也不會弄臟了?!?/p>

采煤塌陷區一度是皖北等地民生“痛點”。安徽近年來加快集中式搬遷、發展式安置、開發式治理步伐。截至目前,僅淮北就累計投入資金150多億元,安置搬遷群眾20多萬人。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年來,安徽堅持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事,滾動實施民生工程項目76個,累計安排民生領域相關支出4.9萬億元。今年,安徽推出老年助餐、安心托幼等10項暖民心行動,新增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食品安全“你點我檢”等民生項目,不斷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江淮兒女奮勇爭先,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記者劉菁、徐海濤、姜剛、陳諾)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