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照片里的青春
照片里的青春 | 徐君:用畢生的熱愛表達對黃梅戲的情懷
開欄的話
激揚青春夢,奮進新時代;不負青年志,赤心報國家。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在各自領域艱苦奮斗、奉獻青春、建功立業,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很多委員用照片記錄下了奮斗征程中的難忘瞬間,那是青春的回憶,也是時代的印記。為此,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推出《照片里的青春》專欄,采訪政協委員或約請政協委員撰文、拍攝視頻,通過老照片回憶青春故事,重溫奮斗經歷,以此激勵年青一代,以奮斗之我,圓夢青春中國。
我叫徐君,1969年出生于合肥,在黃梅戲藝術圈里長大。我的母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學習黃梅戲時,還沒畢業就被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電影表演藝術家嚴鳳英選中,帶到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工作學習。兩家人也都住在一個屋檐下。父親從事黃梅戲作曲、母親從事黃梅戲表演,我從小耳濡目染,對黃梅戲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和歸屬感,經常拿著毛巾當水袖模仿舞臺動作。
自從12歲考上安徽省藝術學校后,我就一直扎根在這個行業,到如今已有40多年了,可以說,我在用畢生的熱愛表達對這門藝術的情懷。
上世紀八十年代,文藝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黃梅戲也風靡大江南北。那個時期,我還在藝??嗑毣竟?。四年校園生活,前三年都是在練功。每天起床后就吊嗓子,早餐后就開始練習:手眼身法步、下腰、毯子功;還有平轉、身段,等等。那時候,我們的老師都是在職的黃梅戲演員,有些還是名角。他們有著豐富的舞臺經驗,手把手地教我們,理論聯系實際緊密,我們的一招一式都學得很規范。
回想那時候的青蔥歲月,感覺特別美好、特別懷念。我還記得15歲第一次登臺,排演一小段折子戲,我唱的是經典唱段《誰料皇榜中狀元》。上臺的時候,又高興又害怕,手心、后背都是汗,總擔心忘詞兒。還有的同學緊張到腿軟,臨場退縮,被老師一腳“踹”上了舞臺,硬著頭皮演完,非常令人難忘。
到了畢業匯報演出的時候,我們的舞臺換成了著名的江淮大戲院,我表演了經典劇目《羅帕記》,從此開啟了舞臺生涯。在《女駙馬》中主演馮素珍、《紅樓夢》主演林黛玉、《回民灣》扮演陶水丫、《知心村官》扮演水蓮、《夫妻觀燈》主演王妻。也出版過很多電視劇個人專輯作品:在黃梅戲電視劇《鴛鴦配》主演“紫蓮”,此劇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戲曲節目“蘭花獎”。黃梅戲電視劇《花好月圓》中主演“香香”。我最喜歡的是由安徽省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VCD《情系黃梅》,講述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的故事,是我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她也想向黃梅戲致敬。
后來,在時代的大潮中,我還唱過流行歌曲、參加過選美比賽、拍攝過大型黃梅戲影視劇。曾在央視戲曲頻道播出的首部八集黃梅戲電視劇《墨痕》中,我扮演了女主角“墨荷”。這個電視劇獲得安徽省電視劇“灰喜鵲獎”的一等獎,以及安徽省“五個一工程獎”。這些經歷非常寶貴,促使我對時尚和創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經典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上多了思與悟。
2002年,我成為了安徽省政協委員,掐指算來已經有20年。在文藝界別里,也是大家熟悉的面孔了。履職以來,我越發覺得學習特別重要。無論是撰寫提案,還是討論發言,都需要扎實的文化功底和理論視野。而努力學習的結果反哺舞臺形象塑造,也使我在刻畫人物形象時更加注重文化底蘊,好演員表演時眼神里要有故事。今后,我也將在黃梅戲藝術如何結合技術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建言獻策,讓這門古老的藝術不斷走進年青一代的內心世界,在傳承中發揚光大、在創新中煥發活力。 (作者:徐君 約稿:劉甜甜)
△本文作者:安徽省政協常委、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徐君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