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加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承>要聞
非遺要走向大眾、走向社會,也要走向深度
如何立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在全國政協“加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保護傳承”遠程協商會上,這一問題成為委員專家們熱議的焦點。
“我背后這個場景展示的是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遺名錄的‘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 遠程連線的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黑龍江大學滿學研究院院長郭孟秀在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向大家介紹道。
在郭孟秀委員看來,非遺項目不應當被長期封存于非遺管理機構內,與社會大眾相隔離。他建議盡快建立各層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據庫,并與最新發布的文化數字化戰略銜接,對社會開放共享。同時推動出版系列非遺項目普及性讀物,讓非遺走進百姓生活,增強大眾的親切感認同感,厚植非遺的社會基礎。
“走向大眾、走向社會,更要走向深度。”郭孟秀委員認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非遺的內涵與價值并不具有自明性。“即使是非遺傳承人,對項目的認知可能更多停留在知識或技能層面,一個能說少數民族語言的人,未必能勝任開課傳授或專題研究。”
因此,加強非遺研究與學科建設,以更好推動非遺深度解讀,成為與會者的共識。郭孟秀委員對此建議,設立非遺研究專項工程,依托高校科研機構,由專業研究人員與傳承人共同組建研究團隊,傳承人客觀陳述內容,研究人員進行研究與闡釋,挖掘并解讀各民族非遺項目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則表示,應發力非遺學科建設,促進中華各民族非遺傳承、保護、利用和發展。但他也表示,要進一步發展好、建設好這一學科,需要多方發力,做好資源整合,有效聚合有關院團、校社、館所、傳媒的教學與研究人才,釋放資料、信息、平臺的力量,建立起中國特色的非遺人才培養、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理論研究、傳播交流體制,使非遺教學研究從田野走進殿堂,從零星趨向集約,從自然變為自覺。
“非遺學科是土地的、民眾的學問。”白庚勝常委表示,非遺學科的教學研究點應更多地考慮分布于地方、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專院校及研究院所,既便于原產地保護,又有利于帶動地方文化繁榮、人才培養、產業興盛,推動充實文化地標、發展創意經濟、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王亦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