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2年第三期
我心獨照山魂魄
廊橋外的秋天(油畫)-80×60cm-2019年-任傳文
何為山川?山川可有魂魄?這兩個問題,始終橫亙在中國古代詩人們的心廓!
花蓮小漁港(油畫)80×60cm-2010年-張冬峰
山川,山岳與江河。中華大地由西向東,從三四千米的高原鋪陳而下,入于遼闊中原,止于太平洋的西岸。西部的天山、昆侖山、喜馬拉雅山巨龍盤桓,地脊聳立;青藏高原孕育黃河、長江,江水向東,奔流不息。在中國版圖的中段,阿爾金山、祁連山、六盤山、秦嶺、伏牛山、大別山、黃山,一路橫排,跬步成南北山河的界山。黃河之水,渡蘭州,過銀川,北上白云間;在巴彥淖爾轉而向東,過呼和浩特折入秦晉峽谷,奔騰而下;阻于秦嶺,轉而東進,馳過三門峽,長驅中原大地。一萬年前,中原的海岸線靠著太行山。萬載孕養,泰山島已成巍巍東岳之岱宗。黃河的泥沙將黃土高原鋪展成中華的萬里中原。此所以山川巨變、母親河之偉大孕養也!如是名山大川,令南北有隔,東西有象,山川俱有靈神,四季皆存向往,塑成中華族群的延綿生長。
故-園(丙烯)138×138cm-2014年-黃冠余
車-棚(油畫)180×160cm-2010年-潘新權
《尚書·舜典》有言:“望于山川,徧于群神。”“徧”通“遍”,山川遍是群神。孔傳亦曰:“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屬,皆一時望祭之。”朱熹集注:
錦繡家園(油畫)152×168cm-2015年-沈行工
“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故山川既指名山大川,又指名山大川之神。人們常說五岳,盡言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這既指五岳山川的形貌,又存山壑獨具的風神。古人之祭山,因山近于天,它的形貌掇集了天地的風神。此種崇拜,既顯于封禪血祭,又見于美感心儀。嵩高維岳,峻極于天。五岳并非中華最高峻的山,但之所以稱岳,是因其在中華文化版圖上劈地摩天,氣冠群倫,而成功崇岳。所以,山川有魂,山川有魄,山川魂魄既在山岳,又在人心!
秋的線條系列-3(油畫)60×120cm-2020年-金-田
荷(油畫)-120×80cm-2016年-白羽平
中華大地的山川延綿,中華史詩般的山川崇拜,自古以來宇宙觀的山川悲慨,偉大詩人們的山川生活,繪畫中輾轉著的觀看傳統,所有這些,無一不催促著今天中國油畫要從山川中汲取營養,以其風神打造魂魄。這便是“山川魂魄”的由來。那日來電囑我寫序,我正站在浙江龍泉山山巔上的甌江源旁。山雨湫湫,水流湍急,眼前正是潘天壽先生的小龍湫景象。立于碑石之旁,我感到一種山川的驅使,魂魄的宿命。這正是:我心獨照山魂魄,眾志成城詩山河。
(作者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主席。文章有刪節。)
2022年4月
有窗的風景—山里有人家(油畫)150×140cm-2005年-黃-菁
責任編輯:張月霞
文章來源:《畫界》2022年5月第三期
版面設計:湯煒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山川 魂魄 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