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兩難”之間求善解,一座超大城市的“保胃戰”
6月1日起,上海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從應急狀態下的保供應,到復商復市進行時,“你熟悉的上海”,正在歸來。
一場突如其來的“保供仗”
3月27日晚間,上海發布通告,3月28日起對浦東、浦南及毗鄰地區,4月1日起對浦西地區,分別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基于疫情形勢嚴峻,上海隨后開啟了長時間的全域靜態管理模式。
一座2500萬人的超大城市,突然被按下“緩行鍵”。然而,要“保胃”居民的餐桌,需要大量的商貿人員維持流動狀態,這與防疫要求的“靜”有了矛盾。
從業人員需要多少?有人根據統計數據測算過,滿足一座2500萬人口城市的生活物資需求,需要近400萬批發、零售、餐飲和物流從業人員,事實上,僅負責“最后一公里”的外賣騎手就需要10余萬人。
“疫情下,上海保供最大的難點,是在部分倉庫涉疫關閉、很多從業人員所在小區被封控的情況下,還要保證供應暢通。”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說。上海一來人口基數大,保供工作的難度成倍增加,二來實施封控時已發生社區傳播,既要保物流暢通又要防止從業人員感染,只有盡力在“兩難”中尋找解決辦法。
城市內,“動”“靜”之間有矛盾,城市外,跨省物流難度頗大。2500萬人的城市,每天所需的食物按人均1.5公斤算,就是3.75萬噸,按一輛集裝箱卡車運輸20噸測算,每天需要1875輛。與此同時,上海居民消費的菜肉蛋奶“大頭”又主要靠外省區市供應,這意味著在疫情下跨省物流遭遇短時困難的情況下,物流形成了對保供應的“梗阻”。
既要盡力提供市民群眾日常的生活需求,又要防范供應各個環節帶來的疫情風險,在“兩難”之間尋求善解,政府、市場乃至居民都急切地動了起來。
外地援滬的愛心物資來了!坐著大貨車、火車乃至飛機,來自全國各地的保供物資、捐贈物資源源不斷被送往上海。截至5月20日,各地援滬生活物資近3萬噸。
援滬物資匯聚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拳拳愛心,但對2500萬人口的城市而言,這些物資只能保障“最需要的人”,城市居民們每日保供應的“基本盤”還得靠上海形成自身循環的合力,找到多方協同的“新通路”。
“上海閔行區緊急采購11萬份保供蔬菜包!”接到需求后,食行生鮮迅速成立上海保供小組,采購團隊連夜緊急與多個基地、供應商協調溝通貨源,快速制定包含16款產品的蔬果套餐包保供計劃,工作人員兵分四路星夜奔馳到不同省市的蔬果基地,與當地的工人一起24小時生產保供,為了幫助這批物資能第一時間抵達,上海還協調辦理了70多輛車輛通行證,確保配送物流通暢無阻。
三天后,“長途跋涉”的1300多噸新鮮蔬果從各地開始陸續抵達各個封控小區,為了保障蔬果的新鮮,志愿者們“白天到就白天分,晚上到就當夜分揀”,第一時間為居民組織卸貨,讓大家吃上新鮮的蔬果。
在上海,這樣多方協同的保供故事還有很多。保供應里,有政府的基礎保障,長三角協同在江蘇昆山、浙江平湖投用生活物資保供中轉站,確保上海“不斷供”;有市場的主動作為,保供員工閉環工作,商超和電商平臺推出集采集配模式,大幅提升配送效能;有“團長”們挺身而出,志愿者們沖刺在社區里的“最后100米”……
不止于“吃得上”
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生活物資保障專班提供的信息顯示,5月初,隨著流通各環節情況好轉,上海市民關于“買菜難”的熱線電話投訴,已經下降到高峰點的約十分之一。
買菜不難了,但新的問題也開始逐步浮現:特殊人群的需求如何保障?價格如何更“接地氣”?
上海建立應急特需保供機制,深入摸排屬地老人、嬰兒、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做到底數清晰;在電商網絡企業平臺還紛紛搭建應急特需專用通道,保障特殊人群生活物資需求。
封控以來,一些糖尿病病人家中出現了配藥困難與耗材短缺的情況。耗材的生產商美敦力大中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下,依托于企業糖尿病關愛24小時熱線電話、保供大倉“不打烊”及跨江運輸服務,居民除了可以在定點醫療機構購買耗材,還可以聯系企業直接在網上下單后通過跑腿、閃送的工作人員憑訂單信息到倉庫提貨。
量大面廣的老人的需求同樣是一項難題。上海是全國乃至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有533萬人,占36.1%。沒有智能手機,不會團購,不會在網上求助,老年人不能成為保供應中被遺忘的角落。
基層組織沖在第一線,為每一戶老年人摸清底數,一些具備防疫條件的社區食堂為社區老年人供餐,由志愿者送上門。電商平臺“叮咚買菜”專門對老舊居民區集中的虹口區歐陽路街道數十個小區,采用定向集單方式保供,盒馬則還專門為所有的團購訂單額外贈送3份物資,由“團長”給到小區里有需要的老人,讓老人們不再受困于“數字鴻溝”。
“老年群體是當下最需要保障和幫助的群體。”盒馬CEO侯毅說,大型捐助流程要跑通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能盡快觸達老人,盒馬選擇了“免費加三份”的做法,希望“團長”們可以將物資交到真正有需要的老人手中。
保供工作,既要買得到,又要穩物價。作為超大城市,上海菜肉蛋奶等的主要消費渠道是從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往遍布在城市各處的菜市場,商超乃至電商平臺只能算是“補充力量”。但在疫情下,菜市場渠道“使不上勁”,價格相對更高的商超和電商平臺的需求一下子井噴,一些“野生”團長組織的團購價格“虛高”。
“打擊價格違法行為是市場監管部門的重點工作。”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說,早在3月25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會同上海市發改委制定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認定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疫情期間的進銷差價率應不高于3月19日(含當日)前7天內的最高進銷差價率,否則屬于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
截至5月31日,上海市共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181件,主要以哄抬價格、價格欺詐、價外加價、未明碼標價等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還發布了關于《規范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團購”價格行為的提示函》,在支持合規開展團購的前提下,針對團購中的不合理價格出手,共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25件,其中哄抬價格案件39件。
復商復市“進行時”
從相對靜止,到逐步恢復日常活力,“你熟悉的上海”,正在歸來。
4月13日,處于防范區的世紀聯華金山石化店開放了居民線下購物。看著一個多月來空蕩的賣場,有序迎來許多線下購物的消費者,店長陳斌有些激動。“在線下營業前,我們一直維持線上營業及點對點的保供,但看著久違的客人再次進到店里購物,還是有些心潮澎湃,一切都在慢慢變好。”陳斌說。截至5月26日,聯華復工門店達1134家,其中,線下營業的直營門店總數達到377家。
來伊份總裁郁瑞芬說,疫情以來,來伊份陸續承接了累計超250萬份的政府保供物資需求,現在,復商復市的腳步也開始走得更快。“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上海僅有37家門店營業,截至5月28日,來伊份已復業門店1068家,復業比例達到72%,更好滿足社區居民的物資需求。”
餓了么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近一周,上海有7000多家門店恢復線上外賣供應,其中茶飲、燒烤、川湘菜、面館等品類均增長一倍以上。
美團外賣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已有超三成餐飲商戶恢復線上外賣。5月31日,美團外賣還宣布投入4000萬元成立“外賣復工伙伴”隊伍,向10000個以上的優質上海商戶提供外賣管家服務,“一對一”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經營中的問題,提升單量。此外美團外賣還將投入超6億元補貼,解決商戶配送問題,拉動線上消費。
截至5月27日,上海178家連鎖餐飲企業旗下9148個網點中,目前已恢復可提供線上線下外賣的門店2737個,占比30%。
上海市商務委二級巡視員賴曉宜介紹,餐飲服務現階段實行線上、線下外賣,不提供堂食。根據餐飲行業復工復市疫情防控指引,上海明確企業復工復市須制定復市門店防疫工作方案、員工閉環管理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對場所環境開展一次全面的預防性消毒。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介紹,通過培訓指導、提醒告誡和督促自查,助力食品營業企業加快復工的腳步,截至5月28日已有16451家食品經營企業重開“爐灶”。(記者周蕊)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上海 保供 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