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專訪寧吉喆
“這是我履職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后接受的第一個專訪。”4月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三里河西辦公區,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寧吉喆對人民政協報記者這樣表示。
寧吉喆是十二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今年3月初,經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寧吉喆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并被任命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今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從黨的十八大到二十大,將近10年了。近10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環境和諸多風險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發圖強、攻堅克難、持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在寧吉喆看來,非凡之年,我們既有著非凡的發展機遇,也同樣面臨非凡的挑戰,直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這三重壓力,我們要看清問題,守住底線,突破進取。
非凡10年,細數經濟發展的成果、成就與成效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歷經非凡10年。在您看來,這10年,我國經濟的發展歷程有哪些不尋常之處?現在回頭看,哪些做法是開創性且取得突出成績的?能否和我們分享令您印象深刻的案例?
寧吉喆:談到我國經濟發展經歷的不尋常之處,我認為主要有兩個突破性成果、三個攻堅性成就以及五個開創性成效。
近10年來,我國現代化建設有兩個突破性成果。
一是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近1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54萬億元擴大至2021年114萬億元,名義GDP在9年中擴大了60萬億元,相當于翻了一倍多。實際GDP在9年中增長了76.9%,年均增長率6.5%,實現了中高速增長,這一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名列前茅的。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為114.4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7.7萬億美元,這相當于美國這一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經濟總量的77%,穩居世界第二位,比2012年的8.5萬億美元擴大了9.2萬億美元。這標志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取得了新突破。
二是我國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2021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0976元人民幣,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2551萬美元,超過了全球人均GDP的平均水平。現在世界銀行在做人均收入統計時慣用國民總收入(GNI)這一指標,我國人均GNI比人均GDP略少幾百美元,但已接近世界銀行劃定的中等收入國家人均GNI的上限即高收入國家的下限。這標志著我國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也取得了新突破。
經過近10年的努力,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三個攻堅性成就。
一是絕對貧困現象歷史性地消除。2012年,我國按國家貧困標準計算的農村貧困人口有9899萬人,到2020年已全部實現了脫貧。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使得我們補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一塊短板。按照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過去40年我國累計減貧8億人,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的3/4,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二是污染治理成效顯著。2017年至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累計下降了25%,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上升了4.9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下降了近40%。2021年,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的斷面比例上升到84.9%,劣Ⅴ類水體現在下降至1.2%。藍天碧水保衛戰所取得的顯著成效,老百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三是重大風險得到防范和化解。過去幾年,盡管遇到疫情沖擊、經濟下行,但我國并沒有使用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措施,而是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同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地方隱形債務風險。2021年,宏觀杠桿率有所下降。反映微觀杠桿率的指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負,債率,近年來也一直呈下降態勢,2021年底已降至56.1%。我國不僅沒有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而且財政赤字率保持在3%左右,銀行不良貸款率控制在百分之一點幾,財政金融狀況總體良好。糧食安全方面,不僅連續七年將糧食總產量保持在超過1.3萬億斤的水平,而且實現了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能源安全方面,能源自給率總體上仍然達到80%。這說明,我國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都是有保障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個開創性成效,主要體現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一是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近10年來,我國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從2012年的10298億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27864億元,擴大了1.71倍,R&D與GDP之比從2012年的1.91%上升到2021年的2.44%,提高了0.53個百分點,研發投入總額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了世界第一。2021年,我國創新指數名列全球第12位,比2017年提高了10位,在發展中國家排名首位。
二是經濟結構協調性不斷增強。產業結構方面,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021年為53.3%,比2012年上升了7.8個百分點,對工農業的支持作用明顯加強。2021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達到31.4萬元,連續12年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世界第一位,物質技術基礎日益雄厚。在需求結構方面,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2021年達54.5%,比2012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21年達65.4%,比2012年提升了10個百分點,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城鄉結構方面,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2021年達64.72%,比2012年提高了10.23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地區結構方面,在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原有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崛起、沿海率先發展這四大板塊基礎之上,又融入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使整個區域發展格局聯動展幵、優化協調,中西部地區發展勢頭看好。
三是綠色低碳發展蔚然成風。2012年到2021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26.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25.5%,比2012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已經從2012年的68.5%下降至2021年56%,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森林覆蓋率從2010年的21.66%提高到2020年的23.04%,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四是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加快形成。2012年到2021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由24.42萬億元擴大到了39.1萬億元,這是用人民幣計算的,如果用美元來衡量,則從3.87萬億美元擴大到了6.0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我國服務業進出口總額5.3萬億元,對外非金融直接投資達到1136億美元,均居世界前列。同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非金融直接投資,分別增長了23.6%、14.1%。“一帶一路”共建正在走深走實,已經從亞歐大陸和亞太地區,拓展至非洲、拉丁美洲,截至目前,已有148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的官方文件,我們的朋友已遍天下。
五是民生改善和保障有力有效。近10年來,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1.1億人,教育經費投入從2萬多億元增加到了4萬多億元,2021年,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超過95%,覆蓋到了13.5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超10億人。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也從不到4億人增加到約5億人,冬奧會帶火了冰雪運動,累計參加人數已達3億人,未來只會越來越多。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脫貧攻堅普查的例子。推進脫貧攻堅戰,要求對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精準幫扶,全國共有832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12.8萬個貧困村,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普查的任務交給國家統計局牽頭,要做到對重點貧困縣建檔立卡戶全數調查,對不在這832個縣之內的建檔立卡戶,則需要用現代統計方法,通過對100個縣的抽樣調查來反映整體情況,這個工作量是很大的。最終,普查登記成功率99.99%,普查對象均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普查結果表明,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是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的。
國家統計局自身也有兩個定點幫扶縣,一個是內蒙古的正鑲白旗,一個是山西的岢嵐縣。
記者:這兩個地方您都去過了?
寧吉喆:六年中這兩個地方我各去了五次。我的感覺是,那里發生的巨大變化不僅僅體現在脫貧群眾的生活上,更體現在脫貧致富的理念上。有全國人民的幫忙,他們自己也很努力,不僅搞種植,還買了種牛,搞起養殖,發展加工和銷售。很多農家子女到城鎮打工,勞務收入已占到農民收入的一半多了。因病因殘因子女上學致貧的都得到了幫扶。
記者:截至目前,是不是還有您的同事在做著助力兩個縣走上鄉村振興路徑的工作?
寧吉喆:是的,目前我國有160個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定點幫扶工作隊不變,領導負責制也不變。所有脫貧縣五年內幫扶政策都不變。就這兩個縣來說,岢嵐縣不在160個縣的名單內,它擁有相當豐富的農業和旅游資源;正鑲白旗在160個縣的名單內,也有不錯的礦產和風力光伏資源,通過培育市場主體,引進外來企業,合理開發資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鄉村振興已經上了路子。
應對多重壓力,保住就業就是守住“地板”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另有數據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這也是高校畢業學生規模首次破千萬紀錄。那么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如何穩住就業?
寧吉喆: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就業問題不僅在脫貧攻堅地區是大問題,在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同樣是頭等大事。如你所說,今年預計有1076萬高校畢業生;同時,每年還有1000多萬農民工進城;另外,城市自身還有新成長起來的勞動力。疊加計算,今年預計有1500萬新增就業人口需要安排。
就業不僅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經濟運行是否處在合理區間,各國一般都用四個宏觀指標來衡量,即經濟增長率、就業率、價格上漲率和國際收支情況。其中,價格是“天花板”,其上漲率是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上限”;而就業則是“地板”,就業率或就業增加數是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下限”和基礎性指標。
2020年,國家提出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目標,實際實現了1186萬人,超出預期;2021年,新增就業定在了1100萬人以上,實際則達到了1269萬人,達到目標。也正是因為連續兩年都保證了1000多萬人的新增就業,社會才得以在疫情和內外部復雜環境的“夾擊”中,穩了下來。
統計上就業指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這一指標在我國用了很多年。再一個是城鎮調查失業率,與過去用登記失業率相比,這一指標不僅面向城市戶籍人口,還包括非戶籍人口,目前有2.9億農民工是城鎮的常住人口。國家統計局最近10年把調查失業率指標健全了起來,其具體的方法和制度,與發達國家是一致的、可比的。
人們常說,經濟增速上去了,保就業就容易。疫情發生后,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但經濟增速僅為2.2%,如何托起超千萬人的新增就業?這與國家一系列保就業、穩就業政策措施密不可分。
比如,國家對于不裁人、少裁人的企業,直接返還失業保險金。對個體工商戶,也直接減免稅費及租金,因此,雖然每天的顧客并不多,但很多小店還開著門;雖然工資不高,但很多職工穩在崗位,這是國家政策托了底。今年,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國家再次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作為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最重要的指標。
記者:如您所言,就業是底線、“地板”,我們必須要托住。
寧吉喆:對,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今年的做法也不是直接給沒工作的人發補助,而是繼續通過保市場主體來穩就業、保就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過去兩年,通過減稅降費減輕企業的負擔,返還資金,助企紓困,穩住了就業基本盤。今年,面對疫情散發多發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接觸型、聚集型行業的正常運營受到很大影響,政策力度需要加大,不僅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還對小微企業、制造業等企業實行大規模退稅,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支持企業投資經營,以穩住和保住就業。
就業問題,除了總量矛盾外,還有結構性矛盾。為此,國家還專門安排了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用于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急需人才。
記者:也就是要解決我們常說的“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問題。
寧吉喆:是的,我們雖然有勞動力,但往往達不到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制造業企業缺少技術工人,還有一些新型行業,比如新型基礎設施、大數據、高新技術等行業,需要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從業者,一般的大學畢業生也不見得馬上就能上手。還有一些出口加工聚集地,也缺少外來勞工。
穩就業,保就業,還要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來帶動。近年來,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創業政策環境不斷改善,使得相當一部分人找到了新的就業門路,實現了眾人拾柴火焰高。農民工返鄉創業,近年來也成為一種潮流趨勢,通過進入農村二三產業創業,以工代賑增加勞動就業,去年僅脫貧勞動力務工量就達到了3000多萬人。
數字經濟時代,總有一份新職業適合你
記者:您剛剛也談到了聚集型接觸型行業,這讓我想到了線上購物、數字經濟在我國的發展:一方面,數字經濟創造了新的就業模式;另一方面,很多黑箱工廠、機器換人又給就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對此您有哪些看法?
寧吉喆:通過近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的系列調研,我對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頗有信心。我國有一些企業已經做成了全國乃至全球的頭部企業了,網上零售額也接近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4。個人認為,當前需要在搞好市場監管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好企業創新發展的主體作用,開拓新領域,開發新產品。我國最缺的是芯片,每年進口那么多芯片,雖然自己的高端芯片攻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中低端芯片可以加快自主生產。另外在各行各業應用軟件方面,也需要自主設計和發展。這些領域很需要人,但不是把體力勞動者簡單轉過去就行了,他們需要技能培訓,大學里一些學科也需要優化調整教學方向。
今年,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地緣政治沖突升級、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正在重組,就業成為各國都需以更大智慧來直面的一個大問題。從政協委員的角度看,建議總結這幾年復工復產、暢通物流的成功做法,同時結合新冠病毒不斷變異這一現實,有針對性地出臺穩增長保就業的政策。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盡可能減少疫情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穩定的影響,把損失壓到最低程度。
統計調查工作的與時俱進,是這樣實現的
記者:從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足見調查、研究以及統計工作的重要性。結合當前我國經濟要直面的挑戰、“三重壓力”,您認為從統計角度,我們在及時發現并反映一些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方面已經做了哪些嘗試?我們的統計方式方法,是否還有進一步創新、優化的空間?
寧吉喆: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從“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到“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進一步論述了調查的重要性。
統計工作包括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統計監督這三大職能。其中統計調查是最基礎性的工作,定期開展的統計調查是普查。我國有三大普查,即人口普查、經濟普查和農業普查。過去六年,我經歷了第三次農業普查、第四次經濟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這三大普查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各地方各部門支持和廣大統計調查戶的配合下完成的,其中也運用了很多科學的方法。比如第七次人口普查,全部數據都是從電子終端直接報到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除普查員、普查指導員輔助居民完成電子化數據報送外,居民個人可以通過手機直接報數,還用了電信、電力大數據對個人、住戶進行辨別,實現了普查精準到戶到人。而“七普”也因此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充分肯定,相比之下,一些和我國同時開展人口普查的國家,至今也沒有公布人口普查結果,原因就在于其在疫情之下缺乏制度保障,也沒有采用現代普查方法。
除了普查以外,我國還開展經常性調查,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是全數調查——100多萬個規模以上企業,每個月都要出具數據,聯網直報到國家統計局。這些數據,省里的統計部門是可以看到的,但不能自行居間修改。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必須從源頭抓起。為防止少數企業源頭報數有假,還會進行比對查實、約談查詢,一旦接到造假作假的舉報,就會進行統計執法檢查,并納入統計督察,地方黨政領導需對本地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負責。政府部門和各類企業都應當遵紀守法、科學求實,確保統計機構獨立調查、獨立報告、獨立監督,確保統計數據真實可靠。
提高統計調查水平,還要用好抽樣調查、部門行政記錄和大數據等方式方法。目前,抽樣調查在糧食等農產品統計、價格統計、居民收支統計、勞動力統計、人口統計中使用較多,效果較好,其運用范圍還應當拓展。財稅金融等部門行政記錄與全數調查、抽樣調查及核算數據的聯通共享,是改革的方向。大數據在商貿統計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其中網上零售額已每月公布。而在工業統計中應用大數據,還需建立健全企業的電子臺賬。可喜的是,已有約10個省份建立了企業電子臺賬制度,這是統計數據網絡化、云計算的重要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統計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黨的十九大要求完善統計體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貫徹這些明確的要求,統計改革發展的任務還很重。今年的國際國內環境更加復雜嚴峻,在搞好統計調查、確保數據真實的基礎上,還需切實加強統計數據的分析解讀,科學評價同比、環比、平均比等增長數據,積極肯定穩增長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如實反映三重壓力等挑戰,客觀揭示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深入分析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有利條件,正確引導社會預期,合理提出政策建議,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科學依據。
重返政協大家庭,爭取做一名合格委員
記者:您是全國政協的“老”委員、老朋友,十二屆全國政協期間,您是提案委員會委員。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您一直作為經濟形勢通報人,參與每季度舉辦的全國政協經濟形勢座談會,并圍繞委員關心關注的話題進行回應;再次成為全國政協大家庭的一員后,您計劃如何走好自己的履職路?
寧吉喆:我是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也是十二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十二屆時,我在國務院研究室擔任副主任、主任,工作很忙,但提案委員會的工作,包括每年提案報告的形成以及提案處理的建議,我都積極參與并參加了包括小組討論在內的各種大小會議。
十二屆全國政協的后段到十三屆全國政協的前幾年,我到了國家發改委和統計局工作,每季度都會參加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組織的宏觀經濟形勢座談會,在政協一開始是做情況通報,后來主要回應委員和專家的關切,每次我都感覺,能學到很多東西。另外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經濟形勢座談會,我也經常列席,多次于會前給民主黨派負責人做匯報介紹。我總的一個感覺是,雖然這一屆政協的后幾年遇到了疫情,但委員參政議政的活躍度、積極性都是非常高的。
除了宏觀經濟形勢座談會,我還參加過一些雙周協商會和專題協商會。印象比較深的是2019年全國政協圍繞“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召開的雙周協商座談會。
現在重返政協的大家庭,我認為第一還是要認真學習理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人民政協工作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批示和講話精神,落實汪洋主席工作報告要求,學會發揮好政協委員的作用。
第二,加強調查研究,我到經濟委員會后,一些重要調研題目,我都已報名參加。努力通過調查發現問題,建言資政。同時,委員還可以搞自主調查,我會結合在政策研究部門、發展改革部門和統計部門的工作經歷,開展調查研究。
第三,盡可能多地參加活動,政協人才薈萃、思路活躍,對協商會、專家會、線上讀書群及其他各種各樣的活動,我都要爭取參加,以期盡快熟悉情況,參與進來,交流提升。
第四,注意反映社情民意,一方面把發展所取得的成效反映出來;另一方面,一些小問題如果不關注,就會變成大問題,要結合調硏了解地方、部門和基層實情,及時反映。
第五,提出合理的建議,用提案、發言、報告等多種方式,拿出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的成果,努力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經濟發展 統計 寧吉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