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十年·委員說變化
【河南】馬蕭林委員:河南正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傳統文化“出圈”,是偶然也是必然
人民政協網3月10日電 (記者 王慧文)從春晚火遍全網的《唐宮夜宴》到接連推出的“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再到“七夕奇妙游”,河南的傳統文化節目一經推出,就沖上熱搜。不僅如此,“一盒難求”的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更是在線上線下刮起一陣考古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期待,河南的下一個文化“出圈”。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道出了其中的“出圈”密碼,“首先,是基于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河南是文化大省、歷史大省,擁有得天獨厚的文物資源、文化底蘊。文物就是文化的載體,對于它們背后的文化元素、精神內涵,只有深入了解,才能讓文物‘活’起來,讓傳統文化流行開來。”
“過去一年,河南精心打造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就是圍繞7個傳統節日,深入挖掘傳統節日內涵。”馬蕭林說。水下舞蹈《祈》以端午節為切入點,并借鑒《洛神賦圖》中的仙子造型。節目一經推出就震撼了國內外觀眾。
2022年2月,馬蕭林在河南博物院參觀“出彩中原——河南紅色文化陳列展”。
此外,創新表達方式是另一個重要方面。在馬蕭林看來,把打鬧嬉笑的唐宮少女搬上舞臺,成功喚醒了觀眾的文化認同、情感認同。“雖然畫面是古代內容,但內核愈發貼近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引發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審美情趣上的共鳴。。”
“當然,產生這樣的好的產品也離不開現代科技發展。”馬蕭林談到,利用5G+AR技術,融合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的“黑科技”打造的舞臺給觀眾沉浸式體驗,是傳統文化和當代視聽技術的完美結合。“博物院的鎮館之寶與現代技術的跨界融合,成就了這樣的文化盛宴。”
“短視頻平臺傳播速度快、力度強,充分運用好新媒體和網絡力量,釋放出傳播最大增量,是傳統文化節目火起來的重要手段。”馬蕭林表示,做到充分了解、充分準備,傳統文化的“出圈”,說是偶然也是必然。
正因為抓住了傳統文化內涵這個“密碼”,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失傳的寶物”吸引了大批年輕人,一年即銷售30多萬個。一邊是傳統的考古工作,一邊是新潮的盲盒,兩者的碰撞讓文物真正火起來。
為什么現在傳統文化越來越吸引年輕人?結合早年的留學經驗,馬蕭林對此深有感觸,“隨著祖國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文化自信也會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將流行開來。”產品和節目本身只是“星星之火”,點燃的卻是觀眾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編輯:黃文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