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十年·委員說變化
【遼寧】李萌嬌委員:看不夠愛不夠的本溪
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推出融媒體產品——“喜迎二十大,委員說變化”,征集了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57條短視頻。57位全國政協委員傾力而為,通過短視頻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家鄉發生的變化。該產品于3月4日至3月10日上線,期間用戶訪問量約6700萬,助力值近2億。
如今,活動已告一段落,回憶起這場活動,再次說起春風拂過的家鄉,委員們依然興致勃勃、愛心滿滿。
全國政協委員 李萌嬌
如果你會因為一個故事,來到一座城市;那么,聽完我的故事,相信你就一定會愛上她。
“南有漢冶平,北有本溪湖。”1917年,孫中山先生在《治國方略》中提到的、占據中國鋼鐵制造產業北方半壁江山的“本溪湖”,就是我的家鄉——本溪。
本溪,地處遼寧省東南部,是一座美麗山城。“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正是對本溪地理環境和自然地貌的生動描述。有山就有礦,豐富的礦產資源奠定了本溪煤鐵之城的工業基礎地位。作為中國工業的搖籃,本溪這座煤鐵之城在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鋼鋼材造就了新中國的第一支槍、第一門炮、第一艘潛艇、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枚運載火箭。這座鋼鐵之城的百年風華一直是本溪人的驕傲。
黨的十八大以來,本溪在做大做強鋼鐵深加工產業的基礎上,不僅實現了鞍本重組,更發揮綜合優勢,傾力發展國際化生物醫藥產業,打造了中國藥都。最令我贊嘆的是,本溪從未像今天這樣注重生態優勢和生態價值,“十四五”期間,本溪進一步將“全生態”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全過程,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推進全域旅游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溪實際的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把美好藍圖變成了幸福實景。
本溪的百年風華,特別是近10年的華麗蛻變,一直是我作為本溪人的深厚鄉土情結,更是我想展示給世人的專屬尋根文化。這次參加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開展的“喜迎二十大,委員說變化”短視頻征集活動,我特別希望借助自己的鏡頭和文字,全面地介紹本溪的秀水青山、物華天寶,也特別想細數十八大以來本溪的一個個重大發展變化。但受篇幅所限,我和制作團隊對視頻先增修、后刪減反復十幾次,最后只能精而又精地找幾個點、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畫面。在我眼里,本溪是這樣地讓人看不夠,愛不夠。
本溪是遼寧水塔,這里的水清甜甘洌,造就本溪的酒醇厚爽口、回味無窮;本溪有著黃金緯度,產自這里的桓仁冰葡萄酒享譽世界,已經作為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中的首批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之一,在歐洲市場得到認可和法律保護;本溪是遼東綠色屏障,76.31%的森林覆蓋率使負氧離子含量數以萬計,成了天然大氧吧;本溪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溫泉寺有400多年的歷史,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在這里療傷;本溪,有著聞名的自然文化和歷史文化,這里有一個洞,是亞洲第一大水溶洞,有一個湖,原名杯犀湖,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有一條河,古稱洐水,穿城而過,是當年刺秦別燕丹之地,為此叫作太子河。
本溪,更是一片英雄輩出的紅色熱土。這里是國歌歌詞素材地、是國歌唱起的地方;唐聚伍司令帶領遼寧民眾自衛軍在這里歃血誓師,楊靖宇將軍帶領抗聯戰士在這里抗擊日寇,叢林掩映之中,處處是抗聯戰士的密營,也灑滿了英烈的鮮血。本溪的抗聯紀念館、義勇軍紀念館兩個國家級紅色教育基地,傳承著本溪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精神。
本溪的美好,溢于言表;本溪的故事,訴說不盡。
(作者系民盟遼寧省委會副主委,遼寧省本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