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呂金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政協副主席、云南省農科院院長李學林建議,實施“高原紅土地保護利用”戰略,筑牢西南糧食安全與生態屏障根基。
李學林指出,紅壤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金沙江、長江流域亞熱帶濕潤地區,云貴高原及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區多是高原紅壤區域,經過生物富集和脫硅富鐵鋁化風化過程相互作用,紅壤分布地區大多降雨量大,呈酸性強,土質黏重,土壤有機質少。云南是紅壤集中區域,面積大,分布廣,占國土面積的73%,也是長江、珠江、瀾滄江等是六大國內國際江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的前沿地段,紅壤保護利用關乎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和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持續發展。
李學林表示,近年來,國家統籌實施了一系列耕地、土壤保護行動計劃,綜合生產能力和生態環境得到穩步提升。但從目前情況看,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高原紅壤質量持續下降;工程性措施建設滯后,農田基礎設施薄弱;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功能下降;高原紅壤耕地質量提升科技支撐不足。
李學林針對高原紅土地保護建議,強化從頂層設計,高位規劃紅土地保護利用戰略目標,傾斜國家土壤治理和耕地保護政策支持,協同推進紅土地保護利用與其他區域開發建設戰略相銜接,及早啟動“高原紅土地保護利用”國家戰略實施。實施“高原紅土地保護利用”科技專項行動計劃、紅土地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堅持“用養結合、培肥消障、結構優化與蓄水控蝕”目標導向,建立完善高原紅壤保育與質量提升技術標準體系,實施合理輪作、休耕、間套作等種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