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范文杰)3月初的寧夏,陽光溫暖,走進位于銀川東的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剪影斑駁了一湖,暖陽下,時有鳥兒飛起。
如此美景,只是寧夏黃河濕地一隅。經過不斷治理和保護,近年來寧夏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黃河流域的生態也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姚愛興關注的重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黃河的滋養,更離不開對黃河的治理。”姚愛興以寧夏為例說明,作為我國唯一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份,寧夏是黃河流域重要的生態節點、生態屏障和生態通道,但也是全國水資源最匱乏的地區之一。“有水是江南,無水是塞上。”就是寧夏和部分黃河流域地區的一個真實寫照。
2016年,國家針對這種情況建立了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020年4月印發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主體責任、試點范圍和補償措施辦法等,提出了黃河流域鄰近省區實施生態補償的政策要求。
生態補償機制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相關各方之間利益關系的一種制度安排,可以實現不同地區、不同利益群體的和諧發展。
“寧夏制定了相應辦法,但運行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姚愛興告訴記者,全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省際協同保護機制目前還沒有全部打通。另外,補償資金來源和方式單一、補償標準不完善、流域各省區主動開展補償的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使得水污染問題依然難防難控難治,個別時段、個別河段水質依然不穩定。
姚愛興建議,積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關政策要求,加快推動橫向補償機制全覆蓋,“建立水利部黃委會牽頭的高層級工作機制,推動黃河流域九省區在干流、主要支流、重要湖泊濕地及飲用水水源地等水質敏感區域地方人民政府之間加快建立橫向補償機制”。同時,在國家層面健全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機制,研究開展黃河流域更大區域、更大跨度的橫向生態補償,完善生態保護成效與資金分配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上游地區水源涵養和生態保護能力,體現“誰保護、誰受益,誰破壞、誰補償”的導向。
姚愛興還建議,將生態補償效益與群眾利益掛鉤,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并推動《黃河保護條例》盡早頒布實施,創新“造血式”補償模式,進一步優化補償協議和實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