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建言立論 統戰新語 雙向發力 民主監督 提案工作 實踐探索 委員自身建設

首頁>理論>建言立論

陳慶立:親近孔子 研習孔子 學做君子——把孔子圣像請到我們村的思考

2022年02月17日 12:50  |  作者:陳慶立  |  來源:長安街讀書會
分享到: 

“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在孔子誕辰 2572 周年之際,一座大型石質孔子圣像矗立在梁山縣沙窩李村孔子學堂廣場。

一、 樹君子風范,立君子品行

我們沙窩李村是梁山縣城北 18 華里的一個行政村,幾年來與鄰村賈堌堆、大張連片治理,共同形成國家 4A 級美麗鄉村旅游景區。周邊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素有耕讀文化、詩書傳家的優良傳統,文化氣息濃郁,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歷史淵源。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2013 年建成了村級農耕文明博物館(即沙窩李村博物館,東廳名為“把根留住”,西廳名為“記住鄉愁”),2019 年中國孔子基金會在此設立“孔子學堂”,2020 年沙窩李書院落成揭牌。而今,再敬立孔子像于沙窩李書院前、村中金水湖畔。孔子像和書院交相輝映,顯現出歷史文化傳承的厚重氣象,在尊師重教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之中平添了文明、寧靜、仁愛、神圣的氛圍。

征途漫漫,任重道遠,步履不停,奮斗不止。2000 多年前,在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西方思想巨星出現的同一個時代,在世界的東方、中國的山東,孔子誕生在鐘靈毓秀的尼山。從此,這座山與一位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緊緊連在一起,成為文化的雋永象征、思想的巍峨殿堂,成為照亮和守望歷朝歷代中華兒女心靈的璀璨燈塔。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風俗者,天下之大事。”弘揚儒家思想,我老家梁山百姓可謂近水樓臺、得天獨厚。打我記事起,就知道我們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孔子出生于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51 歲時,初仕中都宰,治所在今汶上西南和梁山東南一帶。孔子上任一年,行教化、勸農耕,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 不閉戶。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遠乎?”從此,這句話就一直縈繞在中華兒女的耳畔。綿延幾千 年的中華歷史告訴我們,孔子集諸多美德于一身,孔子的品格就是君子美好的 品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不斷向前發展的突出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的孔子故里,在新時代擔當著傳承發展、再造輝煌的重要責任和特殊使命。

二、 學而知不足,思之得遠慮

君子好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熱愛學習,從來都是君子的底色。好學,恰恰是孔子最突出的特點。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博學的人,他“入太廟,每事問”,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他學琴于師襄,學樂于萇弘,問禮于老聃,向郯子請教官名,晚年喜《易》,韋編三絕。他一向謙虛,但對自己的好學卻充滿自信。他這樣描述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是終身學習的典范,“朝聞道,夕死可矣。”他把學習融入生命的全過程,成為他生命持續成長的不竭源泉與動力。

君子懷德。孔子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君子之德有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慮,勇者無懼。“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對著年輕的弟子子夏堅定地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你要做個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孔子 很重視勇德,如“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 公篇》),這個氣概就是慷慨的氣概,是剛毅的一種表現。孔子自己也講“剛 毅木訥近仁” (《論語·子路篇》),《中庸》也講“發強剛毅”,所以《儒 行》里講“剛毅有如此者”的,應該說還是傳承了孔子的這種精神。

君子求道。正確的行動要有正確的思想,否則就會南轅北轍。道,是君子終身追求的目標。“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孔子為道而生,終身追求,矢志不移。孔子所追求的道不是個人私利,而是天下大道。面對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他憂心如焚,于是他高高扛起仁愛的大旗,奔走游說于諸侯列國。他想鑄劍為犁,為天下黎民百姓建立一個禮樂和序的大同社會。“君子謀道不謀食。”執著堅持自己的理想,辭去魯國大司寇行攝相事的官職,背井離鄉,懷揣理想和弟子們周游列國。十幾年間,游說國君大臣 70 余人,奔走輾轉近 10 個諸侯國。

君子尚義。君子“義以為質”。義,是君子的本質。孔子把對待義與利的態度視為區別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對于不義得來的富與貴,孔子視為天上的“浮云”。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孔子的義利觀建立在人性基礎之上。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 無義為盜。”君子認為道義是崇高的,君子把義放在第一位。“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追求富貴是人之常情,孔子自己也喜歡,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的義利觀,奠定了中國社會先義后利,“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價值取 向。

君子有愛。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不是情感的枯竭,恰恰相反,而是情感的充盈和敏銳。孔子仁愛善良,是一個非常容易動感情的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顏淵死的時候,“子哭之慟”,冉伯牛得了麻風病,孔子親自去探視,他難過得不能自已。孔子是一個深深愛著學生的老師。“仲尼多愛”,孔子心里有大愛,是有情有愛的大丈夫。有大愛的人必有大恨。孔子愛憎分明,該發怒時就發怒。弟子冉求做魯國貴族季氏的家臣,幫著季氏斂財,盤剝百姓。孔子知道后勃然大怒,當著眾多學生的面怒斥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恪守忠恕之道,待人一向寬厚,但對于傷害民眾利益的人和事決不容忍。哪怕是自己的學生,他也不能忍恕。

三、 落地沙窩李,儒學潤人心

人無精神不立,家無精神不興,國無精神不強。家風和家學的傳承,是一個家庭最核心的精神領域。敬立孔子像,辦好沙窩李書院,使周邊村民更加近距離地領略至圣先師的儒家精神,促使儒家文化在我們村落地生根,努力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鄉村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動優秀傳統文化春風化雨、澤潤民心、引領風尚。

孔子圣像落地沙窩李村,得到了杜月野先生的熱心相助,不但見證了他的義舉、善心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決心,也見證了他對鄉村的深深眷戀和深厚感情。這尊孔子像是中國孔子基金會和山東永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海內外聯合贈送的第 53 尊,也是向我國鄉村贈送的第一尊。塑像為青石材質,整尊像總高度為 4 米,其中像體高 2.9 米,像身底座前刻有孔子的生平介紹;像身底座左右兩側分別刻有孔子的思想主張,左側為“禮之用和為貴,德不孤必有鄰”,右側為“溫故而知新,習慣成自然”。師者,行不言之教,通過榜樣的示范力量,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君子之品格。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設計者以施禮瞬間的形態和神情塑造孔子,錘煉出平實、大方、溫和、仁慈的孔子形象。塑像“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長髯垂胸,雙手合于胸前,注視著遠方,滿懷慈愛,智者仁相,巍然山巔”,在開闊的眉宇間,寫滿了讓人仰慕不已的樸素智慧;在深邃的目光里,更讓人體悟到了良師、益友與內心的共鳴,具有極強的藝術感召力,好像在向人們講述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展示儒家文化的精神魅力。仰望著孔子塑像,緬懷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師風,油然而生無限的敬意。

孔子像的落成將為本村乃至本鄉、本縣再添一重要文化地標,成為新時代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孔子故事、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對于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治國以教化為先。在孔子學堂前敬立孔子像,有利于周圍鄉鄰百姓近距離瞻仰孔子圣容,感悟儒家思想,更有利于引導村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塑造尊師重教、敬天愛人的淳樸民風、良好家風,調節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崇德向善、立德樹人、修身齊家,從而扎下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本根。

四、 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征程萬里,重任千鈞。”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蘊育著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著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鋪染著中國人民的生命底色。敬立孔子像,有助于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挖掘農村傳統道德教育資源,推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大興友善互助、守望相助的社會風尚,倡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公益觀念,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我看來,雖然孔子已離去2000 多年,他仍像江河、山岳一樣守護著中華大地。他像一塊磁鐵,彌漫著強力磁場,散發著人格魅力。他的光輝仍然照耀著中華大地,他的思想仍像滔滔江水一樣滋潤著中華兒女。“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家里有積財千萬,有那么多的黃金白銀,都不如好好讀書。“幼而學如日出之光,老而學如秉燭夜行。”小孩子學習就像早晨的太陽一樣,年老了再學習就像舉著蠟燭向前走路一樣,但總比閉著眼睛什么都看不見的要強。

“以珠峰之高立其志,以黃海之深積其學,以松柏之節礪其品,以大地之厚養其德。”修君子之德,養浩然之氣,成棟梁之才,對于推動村民崇德向善、傳承國學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培育村民“見利思義”的義利觀、“思誠者,人之道也”的誠信觀、“克勤于邦,克儉于家”的節儉觀、“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消費觀,培養家國情懷、文化素養、知識水平和奮斗精神,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奠定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激勵我們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起航之際,更加斗志昂揚,堅定初心與使命。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孔子當年所追求的“大同”,與當前中國共產黨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使命和擔當一脈相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在世界文明交流交融的時代大潮中,當好中國與世界文明對話交流的使者。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激發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村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共同富裕激發內生向上動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撐,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綻放新時代的絢麗光彩,不斷續寫新的錦繡華章。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孔子 君子 精神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