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年終系列盤點之一
中國經濟:今年怎么樣?明年怎么干?抗疫這兩年,中國經濟靠什么拉動?這股拉動力后勁兒如何?又將邁過哪些坎兒?時至年終,一起總結展望一下。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
最大韌性所在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市場主體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克服了許多困難,我國經濟總體上持續恢復。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
用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的話說,成績緣于長期堅持發展實體經濟的方向。
首先,2020年疫情發生后,我國經濟恢復主要靠工業帶動。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恢復的平衡性有所增強:一產同比增7.6%,二產扭轉了我國制造業比重連年下滑的局面,三產累計增速也恢復到9.5%的較高數值。
其次,內需穩步恢復,外需增長較快。我國能夠迅速滿足外需的擴張,也是中國經濟今年以來的亮點之一。在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國際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出口對穩定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凸顯,這也說明我國制造能力、產業配套能力、市場競爭能力都十分強大,更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關于堅持發展實體經濟的方向是十分正確的,是我國經濟最大韌性所在。
再次,物價、就業、收入穩定,人民生活得到保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6%,10月份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上漲13.5%,漲幅比上月擴大2.8個百分點。“對于全年物價上漲,我們的預期目標是控制在3%左右,應該完全是可以實現的。另外,1到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33萬人,已經提前完成全年新增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同時,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增長9.7%,城鎮居民收入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1.2%,農民收入增長繼續快于城鎮居民收入,這有利于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楊偉民這樣說。
而要穩定經濟增長,楊偉民表示,明年我們應關注5個方面的挑戰。
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挑戰來自經濟增長本身。“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基數很高,所以明年一季度經濟增長壓力會很大。今年經濟增速會超過6%的預期目標,但兩年平均增長低于2019年6.1%的水平,進入到5%的臺階。盡管這是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所致,同時,我國從高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增速必然下滑。但回落幅度略大,因此明年要保持經濟常態化恢復,下大力氣穩定經濟增長速度。高質量發展需要保持一個合理區間的經濟增長速度。實現發展的主體是企業,政府是推動發展的主體,沒有政府的推動,企業很難實現發展。從市場與政府的關系來看,政府要加大推動發展的力度。監管是讓企業更健康、更規范地發展,并不是說不發展。”楊偉民這樣說。
第二個挑戰是疫情,因此要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快而精準,減少停擺的人口和停滯的經濟活動規模。
第三個挑戰是房地產。在楊偉民看來,房地產市場風險并非來自短期因素。目前部分城市房價已超出了中等收入群體的承受力,對制造業、對創新構成了負面影響,也不利于人口的長期增長,而人口增長減弱對長期發展更為不利。“因此,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精神,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這就會涉及一系列改革。”楊偉民表示。
第四個挑戰是能源及其產業結構。“最近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雙碳’的頂層設計文件,國務院也作出了一些政策安排,相信明年因缺煤、缺電導致制造業下滑的情況會得到扭轉。”楊偉民表示。
第五個挑戰是居民消費。“最終消費增加并不一定意味著居民消費的增加,很可能是政府消費增加了或增加更多。因此我們需要從整體上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例,合理分配勞動報酬與其他要素報酬的比例,這既是推動共同富裕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國穩定經濟增長的長遠大計。”楊偉民這樣說。
跨周期視角策略很有必要
“年初政府定的經濟增速是不低于6%,這種目標是留有較大余地的,正常情況下,應該力爭8%以上的增速,兩年平均達到5%左右。以此為基礎,明年再爭取不低于5%的增速。”談及對明年宏觀經濟的展望,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日前在公開場合這樣表示。
相比增速,劉世錦更關注經濟領域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他認為跨周期的視角和策略很有必要,強調先立后破。特別要關注宏觀政策主要解決短期穩定和長期平衡的問題。不僅要認識到貨幣政策能做什么,更要理解貨幣政策不能做什么。與短期宏觀政策相比,我們更需要關注結構性潛能,因為中國真正的增長潛力主要還是來源于結構性潛能。
“還有值得關注的一種現象是,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快速發展被有些人視為偏離實體經濟的虛擬活動,如有人認為電商平臺發展擠垮了大量傳統商鋪,也是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但我們不能由此就得出不應該發展金融和數字技術的結論。”在劉世錦看來,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關系的討論中,有必要提出一個生產率標準。從生產率標準出發,需要關注一種被稱為“數字化實體經濟”的經濟形態的發展。這種實體經濟通常是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具有數字技術領先、直接介入實體經濟過程、重資產、就業人數多、供應鏈優化布局等特點,因而顯著提高了生產率,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體現了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帶動傳統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應當明確,我們強調發展實體經濟,并非簡單回到傳統的實體經濟,不是僅重視發展物質形態生產,不是把所謂的‘硬科技’與‘軟科技’對立起來。我們的真實挑戰是如何推動前者向后者轉型。”劉世錦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
期待進一步擴充中等收入群體
“如果讓我高度概括,中國經濟未來的希望就是兩條。”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這樣表示。
第一條是還沒有進入中等收入水平的這10億人口大部分在農村,中年人進城打工了,但老人和孩子還住在農村,這10億人口中間,至少4個億應該有希望用15年的時間把他們吸引到城里來,成為新的中等收入人群。這是我們的“腎氣”所在,而要釋放這一潛力,就要保障城鎮化進程。
第二條是科技能讓產業生產效率提高,進而提升競爭力。此外,傳統產業變為綠色低碳產業的過程中,需要投資,而投資就會拉動經濟。
“這兩個增長點還需要進一步營造。短期看,需要我們摒棄盲目樂觀,付出更多努力。”李稻葵表示。
談及如何釋放潛力,李稻葵表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結合我們的工作,建議我們像上課一樣,重修這門‘政府與市場經濟學’。要把政府的行為放到經濟分析中去,去理解經濟運行,從而更好地制定經濟政策,真正把政府的行為調整到位,讓市場更好地發揮作用。”
李稻葵進而強調,對于各級政府的經濟激勵應到位:“比如建議給地方政府足夠的經濟激勵,讓其去促進城鎮化發展,主動吸納尚未納入中等收入群體的10億人口,讓他們進城。”
李稻葵同時建議,政府要積極培育碳市場:“低碳是我們的國策,現在有兩個思路:一是給碳排放企業制定排碳上限,推動限排+排放權交易;二是排碳征稅、提高用碳企業成本,進而讓整個社會都感受到碳稅成本。我比較傾向于第二個思路,因為碳交易給出的碳價格是不穩定的,相比之下,碳稅更容易確定,也更有利于培育出一個減碳的大市場。”
《 人民政協報 》 ( 2021年12月07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