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1年第六期
無 間—當代藝術四人展
編者按:由山東美術館、山東藝術學院共同主辦的“無間—當代藝術四人展”近日在山東美術館展出,向觀眾呈現了著名藝術家丁乙、隋建國、譚平、王衍成的繪畫、雕塑和視頻作品。
云中花園·手跡5(光敏樹脂3D打印與鋼架)600×200×300cm-2014-2017年-隋建國
在世界范圍內,沒有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當代藝術會像中國這樣豐富多彩。中國沒有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沒有意大利的超前衛,沒有德國的新表現,沒有“英國青年藝術家”,也不像東亞鄰國那樣,有物派和單色畫。中國只有當代藝術的叢林,在野蠻生長中透露出力量和頑強,維持著完整的生態。
云中花園·手跡3(光敏樹脂3D打印與鋼架)300×300×600cm-2014-2019年-隋建國
中國當代藝術沒有潮流。正因為沒有潮流,中國當代藝術一直維持著它的當代性。一旦當代藝術匯聚成一個方向,一旦我們發現當代藝術有了共同的風格,當代性就不復存在,當代藝術就走向了終點。現代藝術就是前車之鑒。當現代藝術成為一種可以模仿的風格之后,它的現代性就不復存在,現代藝術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后現代同樣如此,它在更加急切的風格化中更快地走向滅亡。當代藝術正在重蹈在風格化中窒息而死的覆轍,一些理論家已經開始使用“后當代”一詞。即使后當代流行開來,它也不會比后現代更堅挺,只會更快地走向終結。
十示2018-2(椴木板上綜合媒介)366×726cm-2018年-丁-乙
中國當代藝術之所以能夠保持當代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在整體上沒有被風格化、體制化、標簽化。中國當代藝術中混雜了太多因素: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個人與社會,審美與智性,頌揚與批評,建構與解構,觀念與技藝,多樣與一致,等等,不一而足。它們相互矛盾,相互對照,相互依賴,相互建構,形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獨有的“間性”。有了這種“間性”,中國當代藝術才抗拒了集體的盲從。
十-示-2020-1(椴木板上綜合媒介)360×480cm-2020年-丁-乙
但“間性”不是一種風格,尤其不是一種可供追隨的宏大風格,對于宏大風格的識別,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對于某種沒有外顯為風格的特質的識別,卻需要一種特別的歷史敏感力。中國當代藝術之所以在許多人心目中沒有整體面貌,既因為中國當代藝術沒有適合宏大敘事的風格,也因為大多數身在其中的人缺乏必要的歷史敏感力。
生-命(布面丙烯)300×600cm-2006年-譚-平
如果說“間性”不是一種風格,它是什么呢?籠統地說,“間性”可以是一種態度,一種在動蕩中尋求穩定、在疑慮中尋求判斷、在對抗中尋求認同的態度。由于宗教在中國文化中沒有取得絕對統治地位,中國文化具備了容納“間性”的彈性。除了這種文化的彈性之外,地域的廣度,社會的復雜程度,尤其是東西方藝術的強烈碰撞,都讓中國當代藝術充滿“間性”的因素。
紀念2020(布面丙烯)200×640cm-2020年-譚-平
當然,“間性”并非意味著不做決定,而是指不盲目做決定,或者說有選擇性地做決定。在“間性”中做出決定,可以最大限度地維持藝術家的個體性。這也不意味著像浪漫主義時代那樣,藝術家享有絕對自由。藝術家在“間性”的網絡中獲得自由。這里既有個體的自由,也有群體的關聯,二者共同形成中國當代藝術的叢林生態。
無-題(布面綜合媒介)210×780cm-2018年-王衍成
然而,就像現代、后現代、當代、后當代都有可能成為一種可以模仿的風格而失去它們的原本意義,盡管我們已經有所警惕,但“間性”也有這種可能。正如《道德經》開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了保留詞語的鮮活意義,看來我們得采用馮友蘭所說的“負的方法”,像禪師們那樣“隨說隨掃”。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保留“間性”的唯一方法就是“無間”了。
責任編輯:楊文軍
文章來源:《畫界》2021年11月第6期
版面設計:湯煒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藝術 中國 風格 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