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國際

里滕豪斯案繼續發酵,為何會讓美國陷入分裂?

2021年11月29日 11:03  |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本周,美國基諾沙槍擊案嫌疑人里滕豪斯被無罪釋放一事繼續發酵。可以說,這一判決結果讓不少美國民眾感到難以接受。人們很難理解,用槍奪走兩條鮮活生命的里滕豪斯為何可以逍遙法外。

英國廣播公司對此評論道,在美國近年來的案件中,極少有案件的審判結果會招來如此多的質疑與非議。那么,究竟為何里滕豪斯案會讓美國陷入如此的分裂呢?

據美聯社報道,在假日購物季臨近之際,美國多個城市爆發騷亂,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打砸搶”犯罪潮。

而事情的起因則與里滕豪斯案有關。

19日,判決結果出爐的當晚,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200多名抗議者向警察投擲物品,并試圖焚燒波特蘭市區的司法中心。

同日,在芝加哥、舊金山市等地的知名商圈,大牌店鋪被洗劫一空。福克斯新聞網注意到,人們是在以此方式對里滕豪斯案的判決結果宣泄不滿。而在法庭外,判決結果傳來,人們立刻吵成一團。

2020年8月23日,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手無寸鐵的黑人男子杰克布·布雷克因拒絕執行警察的命令,被白人警察拉斯滕·謝斯基從背后連開七槍致下身癱瘓。與幾乎所有警察暴力執法事件的結局如出一轍,涉事的白人警員最終毫發無損。

8月25日,大批特朗普支持者與反種族主義的抗議者從外州來到基諾沙,17歲的里滕豪斯便是聞訊趕來的特朗普支持者之一。

里滕豪斯聲稱,自己來到基諾沙的目的是保衛當地商鋪的安全。但在25日當晚,在警方啟動宵禁令后,里滕豪斯并未離開,而是在市中心的一處停車場與抗議者發生沖突。其間,里滕豪斯先后開槍打死了36歲的羅森鮑姆和26歲的胡貝爾,并且射傷了格羅斯克魯茨的手臂。

格羅斯克魯茨表示,他不屬于沖突的任何一方,當晚是以醫護人員的身份出現在抗議現場,救治了大約10個人。在他隨身攜帶的物品中,除了止血帶和紗布等醫用物品外,還有一把在所有抗議活動中都會攜帶的用于防身的格洛克手槍。

格羅斯克魯茨稱,在第一名遇難者羅森鮑姆被里滕豪斯擊中后,里滕豪斯并未放下武器,而是想要逃離現場。這時他和另一名遇難者胡貝爾上前試圖對里滕豪斯進行控制。在胡貝爾用滑板擊打里滕豪斯的過程中,里滕豪斯開了槍,而格羅斯克魯茨也掏出了攜帶的手槍。

而檢方則對里滕豪斯正當自衛的說法提出質疑,并對其前往基諾沙市的動機、持槍的年齡以及當晚開槍前的種種行為提出異議,強調里滕豪斯是一個“自找麻煩”的家伙。

威斯康星大學法學院教授 克林格爾:根據威斯康星州法律,只要被告稱是在進行自我防衛,哪怕被告只有那么一丁點證據,對于檢方來說,想要否定這一說法(自我防衛)都是非常難的事。

至于里滕豪斯的持槍年齡雖然在很多州不合法,但在威斯康星州,法律允許16-17歲的未成年人擁有槍管長于16英寸的獵槍和步槍,而里滕豪斯所持的AR-15步槍的槍管剛好超過這一法定長度。

此外,在威斯康星大學法學院教授克林格爾看來,檢方以一級故意殺人罪和一級過失殺人罪進行起訴,需要證明里滕豪斯具有明確的殺人意圖,而這也給本案增加了起訴難度。

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看來,即便從法理學的角度而言里滕豪斯無罪,但卻不能證明他的無辜。而《華盛頓郵報》認為警方沒有在當晚8點的宵禁后解除里滕豪斯等人手中的武器是嚴重的失職行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更是預言,里滕豪斯案的判決結果在未來所帶來負面影響不可估量。

19日,判決結果出爐的當天,拜登在白宮聲明中表示,對于案件的判決結果感到“憤怒和擔憂”。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為了拉票擊敗特朗普,拜登曾在去年9月的選戰期間將里滕豪斯暗示為白人至上主義者。

一夜間,里滕豪斯儼然成了民主黨人的尷尬,共和黨人的驕傲。

24日,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至少有3名共和黨議員爭著要給里滕豪斯在國會山提供一份實習的工作。

而知名右翼政客——佐治亞州參議員格林甚至向眾議院提交議案,要求授予里滕豪斯象征著立法機構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

22日,自稱對政治不感興趣的里滕豪斯受特朗普邀請,前往海湖莊園做客。次日,特朗普通過福克斯新聞網力推自己的新書時,不忘對這位鐵桿兒粉絲大加贊賞。

隨后,特朗普話鋒一轉,嚴厲譴責起近期發生在威斯康星州的另一起惡性事件。

21日,39歲的黑人男子達雷爾·布魯克斯駕駛SUV沖進威斯康星州沃克夏市的一場圣誕游行活動,對正在進行節日慶祝活動的人群進行瘋狂碾壓。造成至少6人死亡,60余人受傷。

由于案發地沃克夏市屬于民主黨轄區,連日來,《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推文被右翼政客揪住不放。

11月24日,《華盛頓郵報》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發文,將發生在沃克夏市的悲劇稱為一起“由SUV引發的悲劇”,在全篇報道中沒有提及犯罪嫌疑人布魯克斯的名字。

福克斯新聞認為,《華盛頓郵報》等自由派媒體試圖將惡性襲擊事件淡化為一場車禍,是在避重就輕。科羅拉多州共和黨眾議員巴克更是譏諷地發出反問:“難道是SUV在自動駕駛嗎?”

而在伊利諾伊州的杜佩奇縣,民主黨媒體官萊曼斯基將發生在沃克夏市的汽車撞人事件與里滕豪斯案掛鉤。

這不由得使人想起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種族矛盾空前激化,蓄奴州和非蓄奴州互相指責,從而使美國成為“分裂國度”的情景。

兩黨政客無疑是最善于從分裂從中獲利的人,長期遭受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則被忽略了。

基諾沙新聞網不禁對眼下兩樁都發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案件發出感慨:兩個城市,一個尚未被治愈,而另一個仍沉浸在悲傷之中,但媒體和政客并不愿去聆聽人們真正的傷痛。

在喬治·弗洛伊德身亡的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一名抗議者在標語中寫道“如果里滕豪斯是一名黑人,那會如何呢?”

在里滕豪斯被判無罪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感到迷茫。《洛杉磯時報》在社論中發出靈魂拷問:“美國究竟是一個基本消除了不平等和種族主義的國家,還是一個正不斷受到這些弊病折磨的國家?”

11月22日,總部位于瑞典的智庫“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發布了《2021全球民主現況》報告,美國首次被列入了“退步的民主國家”名單。

報告顯示,美國至少從2019年起就開始陷入民主退步,其中涉及廉潔選舉和公民自由等方面,這與聯合國少數群體問題特別報告員德瓦雷納的調研結果不謀而合。

聯合國少數群體問題特別報告員 德瓦雷納:我的結論是,事實上,美國不同地區的大量立法措施正在破壞民主,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些措施肯定會產生效果,使某些少數群體更難行使投票權。

以美國人口第二大州得克薩斯州為例,今年9月得州州長、共和黨人阿博特簽署了一份限制投票法案引發諸多批評。該法案對投票方式、時間、選民身份證明等都做出了嚴苛規定,民權組織和觀察人士認為,該法案讓偏向民主黨的少數族裔更難投票。

2021年以來,美國至少有19個州已經頒布了33項限制投票權的法律,還有數十個州正在推進相關法案。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評論稱,在美國的“民主”瀕臨懸崖邊緣之際,議員們仍在設法將黨派之爭置于國家之上。

諷刺的是,雖然美國自身的人權和民主狀況一團糟,但許多美國政客依舊對抨擊其他國家的人權和民主樂此不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趙立堅:美國國內人權狀況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不知美國有何顏面和底氣自詡為“人權優等生”。美國應該做的是正視自身存在的人權問題,管好自己的事,而不是整天打著人權的幌子,動輒對他國指責施壓,干涉別國內政。

11月22日,聯合國少數群體問題特別報告員德瓦雷納在結束了14天的美國考察后,對美國的人權狀況表示了擔憂。

聯合國少數群體問題特別報告員 德瓦雷納:數百萬美國人尤其是少數群體,正面臨日益加劇的不平等,日益嚴重的歧視,以及仇恨言論和仇恨犯罪的急劇增加。

德瓦雷納指出,美國現行的相關法律起草于60多年前,早已顯現出“疲憊”跡象,他敦促美國徹底改革立法,加強保護少數群體。

然而,作為美式民主的“大本營”,美國國會卻成了兩黨政客的秀場。

鑒于民主黨在參眾兩院僅擁有微弱席位優勢,英國廣播公司直言,“拖延戰術”成為政治對手展開“拉鋸戰”的主要手段。

11月19日,56歲的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滔滔不絕地演講超過8個半小時,刷新了“眾議院史上最長演說紀錄”,不過仍未能阻止通過價值1.7萬億美元的社會支出法案。然而,這項支出法案在參議院也必將面臨激烈的爭斗。

此前的紀錄保持者佩洛西2018年2月7日穿著10厘米高跟鞋演講了8個小時,中間甚至講起了《圣經》故事。

在參議院,還出現過連續演講24個小時、朗讀莎士比亞甚至背菜譜的古怪戲碼,目的都是為了拖延表決時間、癱瘓議事程序。

一方面,遭遇各種危機的美國經濟急需補血,另一方面,兩黨的分裂又使得有助于改善民生的政策難以落實,《紐約時報》直呼“民主是拖出來的嗎?”

居住在芝加哥的非洲裔女子克里斯特爾·阿奇的住宅遭美國警察強行闖入。她的3個孩子被警察要求像罪犯一樣趴在地上,被當作成年人一樣審問,甚至還有警察把腳踩在孩子背上。在這次緝毒行動結束后,他們都被證明是無辜者。

美聯社的調查顯示,非洲裔兒童占美國兒童總數的15%,然而在被美國警察粗暴對待的兒童群體中,非洲裔兒童卻占到50%以上。

執法過程中,美國警察并不會因為對方是兒童而手軟,而是把對成年人的“狠手”無差別地用到了孩子們身上。

這一幕很難不令人想起2020年5月被白人警察跪壓到無法呼吸的弗洛伊德。

而飽受“無法呼吸”之痛的絕不僅是非洲裔美國人。

11月14日,英國《獨立報》報道稱,研究人員確認,在1884年至1934年間,在一所名為“熱那亞美國印第安工業學校”的公立寄宿學校中,曾有102名原住民學生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幼童。

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美國法定假日“哥倫布日”,相傳哥倫布就是在1492年的這一天抵達美洲大陸。而另一些人則將這一天稱作“原住民日”,視為“白人至上主義和奴隸制的象征”。

在白人殖民者對北美原住民施行的種族滅絕政策中,有一項就是強制把原住民兒童送往寄宿學校。

貝西來自亞利桑那州的納瓦霍部落,11歲時被送往聯邦政府開辦的原住民寄宿學校,入學前母親為她穿上華美的民族服飾,還將一頭烏黑長發梳理整齊,但一進校門她的頭發就被一刀剪掉。

在美國多地的國家檔案館里,能找到大量學生逃校的記錄,但其中沒有記載的是,還有一些學生再也沒有機會離開。

內布拉斯加大學大平原研究中心主任 雅各布:有學生在熱那亞原住民學校里死亡,但很難找到官方的記錄。目前我們沒有找到任何官方記錄顯示他們為什么死亡,他們被埋在哪里。

對于生活在南、北達科他州的拉科塔族人來說,已傳承了上百年的拉科塔語本應是最熟悉、最熟練的母語。然而如今這一語言正在逐漸消亡,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正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拉科塔語教師 苔絲:他們如果說本族語就會挨揍,就會陷入麻煩。

印第安原住民 拉科塔族人 霍克:不幸的是,如果我們再不做出行動,我們的語言可能要就此消失了。

在美國遭遇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還有亞裔。《赫芬頓郵報》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將近20%的美國亞太裔在過去一年里,曾經遭遇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事件。

亞裔美國人公益促進會主席 約翰·楊:美國的亞裔其實正在經歷兩場嚴重的疫情,其一就是新冠疫情,其二就是另外一種病毒,美國社會里致命的歧視頑疾。

“沒有什么比(新冠)疫情下的生與死更能體現美國的膚色差異了。”

——英國《金融時報》

美國疾控中心11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至少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的美國人中,63%有可查的族裔信息,其中61%是白人,17%是拉美裔,11%是非洲裔,少數族裔接種疫苗的比例普遍低于其在總人口中的占比。

戴維·里滕豪斯,美國天文學家和鐘表匠,但在美劇《穿越時間線》中,里滕豪斯被看作是維護所謂“美式價值觀”的秘密會社的創始人。

在穿越劇中,政治精英們保持白人至上的“里滕豪斯血統”,成為幾個世紀以來操縱美國政壇的“幕后黑手”。

耐人尋味的是,此次基諾莎槍擊案的嫌疑人,也拒絕承認自己是種族主義者。

凱爾·里滕豪斯:這起案件與種族無關,從頭到尾都和種族沒有任何關系,只和“自衛權”有關。我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我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我支持和平的抗議活動,我同樣相信我們需要變革。

然而網友們對這種以傲慢的態度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法并不買賬,翻出里滕豪斯此前與極端右翼組織“驕傲男孩”成員合影時,甚至擺出“白人至上主義”手勢的照片。

抗議者:令人憤怒至極的是,對于年輕的黑人男子像特拉伊馮·馬丁這樣的黑人男孩,被槍殺只是因為拿著彩虹糖,而像里滕豪斯這樣的人,在跨州槍殺兩個人后卻在所有判決中都被判無罪,這太荒謬了,真正揭示了(司法)系統是多么破碎不堪。

抗議者口中的兩個名字,被制成一張對比圖,刷屏了社交媒體。

凱爾·里滕豪斯,17歲,持步槍,致死、致傷3人,被判無罪;

特拉伊馮·馬丁,17歲,持一包彩虹糖,穿著帽衫走路,被社區協警殺死,社區協警被判無罪。

《洛杉磯時報》對此評論稱,“審判已經被種族主義的味道所玷污。”

1963年,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家馬丁·路德·金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氣勢磅礴慷慨激昂,激勵了無數美國人。

10年后,1973年,美國社會法律史學家弗里德曼在其著作《美國法律史》中指出,“無論從經濟還是社會和文化上,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的鴻溝并沒有通過任何方式消除,偏見根深蒂固。”

轉眼近60年過去了,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依然沒有實現,弗里德曼的描述卻依然是今天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有美國網友指出:“人們應該認識到,美國法律和司法體系被操控了。其存在的意義是服務于其他目的,而不是維持正義,更不要提保護民眾生命”。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開宗明義:人人生而平等。

簡單樸實的愿望在245年后卻仍只是愿望。英國天空新聞直言,“美國反對美國,正是如今美國分裂狀態的寫照”。

英國《衛報》指出,涉及種族歧視案件只是美國社會分裂的一個縮影。正如鮑勃·迪倫所唱,要想“消弭分歧”,答案還在風中“飄蕩”。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美國 滕豪 豪斯 里滕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