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他們的“時間管理經”
怎么做到優秀又優雅
家庭教育,家長是關鍵。但很多爸爸媽媽常常感嘆時間不夠用,常常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時間是最最重要的資源,但我們缺少管理時間的意識和習慣。讀本期這些文章,相信讀者能頗受啟發。時間管理原可以如此高效,生命原可以如此優雅,我們本可以做到啥都不耽誤。養成時間管理的意識和習慣,培植時間素養,從成人到孩子都需要。本期由本刊學術顧問李浩英協助邀約。
時間管理始于責任終于熱愛
王紅軍
經常有人說我是一個善于“安排”的人,也經常有人會問我,如何做到既兼顧工作、家庭,還有時間學習、有時間悅納生活?
細想,自己作為職業女性,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多個角色:女兒、妻子、兒媳、母親、教師……哪一個角色都不能馬虎,每一個角色又都任務艱巨。
記得孩子不滿周歲,婆婆病重,我又休完產假剛剛上班,于是每天都要在大腦中迅速規劃自己一天的時間安排,早晨5:30起床先洗漱,然后給孩子喂奶、同時跟阿姨交代白天孩子的事情、老人吃什么飯、何時吃藥等家務瑣事;下班回家后先陪孩子吃晚飯、玩耍,晚7:30給孩子洗澡,然后講故事、哄睡覺,8:30前完成孩子的事情,8:30-9:30給老人擦洗、按摩,陪老人聊天,9:30-11:30是自己備課的時間。
孩子上學以后每天最緊張的是早晨,既要給孩子做“媽愛心早餐”,又希望自己能夠美美地去上班,于是就會精心統籌這段時間。每天早晨5:30起床,先把早餐要用的食材準備好,如果需要煮粥就會先把粥小火煮上,然后去洗漱化妝,6:10孩子起床時我已經化妝完畢,早餐準備也進入尾聲,6:20陪伴孩子一起餐敘,6:40準時出門送孩子去上學然后自己上班。
隨著孩子步入中學,課業繁多,我的工作也進入了轉折期,更加繁忙,這個階段雖然不用再接送孩子,早晨餐敘也已經成為習慣,但是主要矛盾轉為孩子放學以后的時間需要精打細算,不像小學時那么寬松。于是我每天5點下班先利用手機App訂好晚餐食材,一小時左右我到家時食材也送到了,可以迅速做飯,保證孩子6:30到7點可以吃上晚餐,晚餐后和孩子一起收拾餐廳、廚房并且傾聽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見聞,7:30到8:00開始高效的家庭學習,孩子可以繼續寫作業或者復習,我要學習自己計劃的內容,安靜的書房只能聽到翻書的聲音,幾年這樣的陪伴,讓我在孩子中學的時間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學位。
孩子的教育、自己的事業、對生活的悅納,我似乎都沒有放棄,匆忙半生,靜下來沉淀之時,忽然悟到,我們所說的時間管理并不只是學習一些方法、技巧,時間管理應該是始于責任,終于熱愛。
我小時候所處的年代,雙職工家庭父母都很忙,于是我這個當姐姐的就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從小又要上學,又要照顧弟弟,父母不在家時還得負責買菜做飯,于是在繁忙中懵懵懂懂地學會了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統籌”,在“不得已”的實踐中積累了先處理重要緊急事項的四象限時間管理經驗,而父母的鼓勵讓我將“不得已而為之”的心態轉變成了一種價值感和強烈的責任感,正是這樣的責任感引領我在一生中努力做好自己的各種角色;正是這樣的責任感促使我在各種繁忙的階段都不斷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優化自己的工作方案與生活方案。因此我認為,好的時間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強烈的責任感。
如果除了責任,還能擁有熱愛,那便會活出更加積極燦爛的人生。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擁有熱愛的時候,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當一個人對自然、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時候,一切繁忙都會變得更加有條不紊,更加優雅從容。點燃熱愛的種子,培養充滿熱愛的心靈,一定會讓有限的時間在無限的熱愛中實現不同的價值,一定會讓我們在面對生活時釋放出更多的智慧,一定會讓我們的人生散發出不同的光彩。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
時間管理三要素
——讓自己內心更豐盈、行動更積極的時間管理小技巧
公平
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時間不可以被開源,時間的供給都是固定不變的。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時間不可以被節流,時間的流逝都是不可阻擋的。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時間不可以被替代,金錢地位都換不回來時間。
在我看來,要想做好時間管理,有三個要素,分別是:設定目標、要事第一、高效執行。
時間管理的第一個要素是設定目標,是指做任何事,都要設定目標。對我而言,設定目標有三個原則:一是內心認同,二是長期主義,三是回歸本質。首先目標必須是自己內心真正認同的。目標即使是來自上級、家人或社會的期望,一旦變成個人目標時,必須獲得個人內心的真正認同。其次目標必須是基于長期主義角度進行設定的,從長期角度考量,是值得持續投入和可以獲得持續回報的。最后目標必須是回歸本質的,必須符合規律,符合事物發展的本質。
內心認同的、長期主義的、回歸本質的目標,可以給我們正向的反饋和持續的力量,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輕易放棄,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被動接受的、短期的、急功近利、投資取巧的目標,很難長期執行下去。比如,在家庭教育方面,可以設定培養孩子的目標為:自主、積極、樂觀、健康等,這是真正基于孩子長期發展和人生本質角度考慮的目標,而不是和鄰居攀比之后設定的目標。
時間管理的第二個要素是要事第一,即重要的事情永遠優先級第一。任何事情,都可以從重要性和緊急性兩個維度進行劃分歸類。重要且緊急的第一象限的事情,要立馬就辦。重要且不緊急的第二象限的事情,要有條不紊地辦。不重要且不緊急的第三象限的事情,要有控制地辦。不重要且緊急的第四象限的事情,堅決不要辦。重要且緊急的第一象限的事情,比如看病、救急,對長期及當下都有重大且緊急的影響,必須沒有任何借口和拖延,立刻就辦。重要且不緊急的第二象限的事情,比如說健康管理、個人提升、家庭教育等,都很重要,但又沒那么緊急,需要有條不紊、按計劃地辦。比如我近期的安排是每周一、三早晨看書聽課,每周二、四晚上跑步健身,每周六戶外越野,每周日陪伴家人。這樣的計劃,有時候臨時有事不能執行,也沒關系,要接受自己執行得不完美,才能夠讓自己的計劃長期地執行下去。最關鍵的是要繼續執行,不要放棄。不重要且不緊急的第三象限的事情,比如追劇、刷手機、玩游戲、娛樂等,這些雖然是時間殺手,卻可以給我們即時滿足,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放松、愉悅和喘息,這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有控制地辦,不能太過放縱。比如我會安排自己晚飯時間看半小時娛樂八卦新聞,感受一下世界的豐富多彩。不重要且緊急的第四象限的事情,比如沒必要的社交和人情往來,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讓自己又忙碌又盲目,堅決不要辦。
時間管理的第三個要素是高效執行。
高效執行有三個小技巧,一是番茄工作法,二是避免完美主義,三是并行任務。
番茄工作法,是指安排出25分鐘的專注時間,不處理其他事情,專注于當前的工作。25分鐘之后,再去回復消息、看手機或者處理其他需求。這樣可以保證這25分鐘之內的高效工作。每當有重要任務需要完成的時候,我和伙伴們都會用番茄工作法。避免完美主義,即指遇到創新性、有難度的任務時,第一版工作成果不要給自己預留太多時間,要盡快出爐一個不那么完美的版本,以便后續快速改進。當然,常規的、重復性的工作,就要要求自己一次做好。并行任務,是指利用常規的碎片時間,并行安排一些任務。比如每天上下班通勤時間可以聽講座拓展一下信息,健身的時候可以聽音樂放松,把孩子送去踢球后自己順便跑個步等。
時間管理的技巧,不一定要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三到五條,重復執行就好。希望這些技巧,可以讓我們的內心更豐盈,行動更積極,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作者系培識(北京)技術有限公司CEO]
時不我待
趙福明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因為對生命的珍視,所以我異常珍惜當下的時光,這是我日復一日落實每日時間安排的動因,朋友們說我很自律,但我知道,這只是在補短板的同時享受著收獲的良性循環狀態。在時間投入中,我注意保持如下四個方面的平衡與穩定:身體健康、家庭和諧、工作精進、思想提升。
合理規劃,保留必要的時間配置。基于對工作的高目標,我越來越忙,從而非常重視每一天的時間規劃,以便能夠從容應對大量的事務性工作。我把每一天的時間分配分為兩種:必須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比如睡眠、工作、運動、總結、反思是必須做的事情,比如學英語、學技能、讀書、陪家人是想做的事情。
時間安排上優先保證必須做的事情,比如充足的睡眠,足夠的工作時間,合理的運動時間,一天的總結與反思。剩余的時間,分配給技能提升、興趣愛好、家人陪伴上。為保證每一項安排都能得到落實和跟蹤,我詳細記錄每一天每一項的具體時長,讓數字說話。
興趣驅動,享受其中不覺其苦。基于從事全民健身的體育教育工作習慣,我并不對抗自己的惰性,而是選擇順勢而為。興趣是最有效的驅動器,因為喜歡所以從事,因為投入帶來了良好反饋,所以更加熱愛工作。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在工作時間內注意挖掘和培養同事的成長,凝聚思想上的共識。另一方面在工作時間外持續補充工作所需的能力,去了解掌握國家的宏觀政策、產業結構、行業發展的現階段特色、未來趨勢,運動生理生化方面的學習等,去學習英語、去學習拍攝和剪輯技能以提升視頻制作能力、去閱讀以提高寫作能力、去朗讀以提升即興演講能力等。在工作技能提升中又包含短期需求和長期需求,比如我雖然英語極差,卻是未來考MPA必須要考的,所以需要當下開始投入學習,是長期的目的,而拍攝和剪輯等是學會了立馬可以應用的短期技能。
在個人素養提升上的投入,我同樣從自己喜歡的方面入手,比如跑步、讀書、提升個人經營境界的“盛和塾”學習,這些基于愛好的選擇,讓自己日復一日地投入卻不覺其苦,也無須刻意堅持,專注與投入又進一步提升效能,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量化分析,階段性總結和調整時間。總結分析,優化調整是提高時間利用效能的必要途徑,每一天每一項的時間投入記錄讓時間的使用安排一目了然,基于當下和未來的需求,或修正或變更,不困于過去,不拘于當下,反思每一項的投入時間是否合理,收獲幾何。當然我在選擇投入時間時并不僅僅基于實用主義的考量,更基于價值和意義去選擇,從而避免時間管理滑入功利主義的狀態,基于不同項目的投入時間和現實情況做調整,讓自己的精力足夠覆蓋當天的節奏,不強迫自己玩命連軸轉般地疲于應付,我非常重視保證足夠的睡眠,睡眠不足導致的一系列低效和萎靡的狀態導致投入產出比太低,我們不需要看似努力卻很低效的生活方式。
一天不止24個小時。雖說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個小時,但高效的配比和安排時間,可以讓我們仿佛憑空增加了許多可以使用的時間。為了更高效地使用時間,我會將大段小段的碎片化時間盡量利用上:上下班途中、外出開會途中都可以完成當天的朗讀任務。
為了讓時間更有價值,我極力壓縮無意義的社交行為,降低或回避不能帶來正向價值的行為,尋找并加入能讓自己有正向收獲的人和團體并與之同行。雖然越來越忙,但基于內心行事,亦不覺得空虛,更不太容易為外物干擾,我把自己面對的事情都看作是人生經歷,所以面對一些艱難情境,容易做到理性面對,積極處置。
對時間的管理,讓我思想清醒,行動持續,路在遠方,不懈怠不停留地奮斗不息,并循此讓自己的未來歲月更精彩。
(作者系北京馬拉松協會會長、北京華興眾泰體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與時間做朋友,成就更好的自己
王芳
常常有人問我,每天一大早就看到你發晨跑的朋友圈,還有那么多的工作和會議,你是如何規劃時間的?
時間都去哪兒了:做好自我時間統計。意識決定行動。和時間做朋友,首先要確立時間管理意識。當你真正想充分利用時間,和時間做朋友的時候,“忙”和“累”就不是“懶”的借口了。
我是學德語的,歌德有句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天只有24小時,每個人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合理安排學習、工作、運動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狀態。
我曾對自己跑步的時間做過統計,晚上跑步的時間明顯少于早上。原因很簡單:下班時間不可控,需要處理的工作,包括會議、會客等經常會影響跑步安排。所以我選擇了晨跑——每天5:30睜眼即起,運動一個小時,包括熱身、拉伸,然后照顧孩子們起床、吃飯、上學,從容準備上班。
合理安排時間,做好工作時間規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時間管理需要有明確的計劃。通過計劃去優化工作流程,提高使用時間的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三個提升工作效率的小竅門:一是堅持“八二原則”,優先處理緊急重要的事情,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二是堅持“日清日畢”,當天的事情當天處理完;三是及時分工與授權,將專業的任務布置給專業的人來完成,抓好落實。
微信是我們每個人日常溝通與聯絡的重要工具,也是協助我們“日清日畢”的好幫手。我通常都會對當天需要處理的非緊急工作設置提醒,每天晚上梳理未及時回復的信息,對第二天的各項工作進行規劃。
堅持就是勝利:保持專注,提升單位時間效能。一日之計在于晨,最寶貴的時間恰恰最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被浪費掉。晨跑是我擁抱新一天工作生活的好方式。神清氣爽的狀態,足以讓我高效地面對接下來一整天的工作,提升單位時間效能,增強時間自控力。跑步的開始和中途往往是最難的。啟動前容易“想太多”,有畏難情緒;中途則易疲憊,容易心生放棄。而堅持住,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這樣的道理,也給我工作和生活增添了諸多的信心和定力。
今年,外研社組建了外研跑團,號召社內喜歡或者愿意運動的同事們通過空余時間一起“動起來”。7月,外研跑團在第三十五屆盧溝橋醒獅越野跑中獲得團體第一名。10月10日,跑團參加了第三屆中國教育半程馬拉松賽,以奔跑姿態展現了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的風貌。剛剛過去的10月底,外研跑團又加入了北京迎冬奧白天萬人云跑線上賽。很多同事都跟我說,只是每天拿出一段時間去跑步、去鍛煉,整個人狀態就有很大的提升。
無論做任何事情,堅持并專注下去是一種極為強大的力量,它會讓同樣的時間段變得更有產出、更有效率。我相信,每個人的努力,時間看得見。每一步都是為美好而改變。
學會自我評價,助推精神成長。快節奏的時代,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每一個人也不是天生的時間管理大師。我們對于時間的掌握、利用,永遠都是通過實踐、調整、再實踐、再調整來不斷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抓好任何一項工作,都要處理好三對時間關系:一要處理好昨天與今天的關系,昨天有部署,今天要抓落實;二要處理好昨天、今天、明天三者的關系,昨天的要堅持下去,今天的要有所深化,明天的要取得更大成效;三是要處理好今天與明天的關系,今天的一切都必須顧及明天,明天的發展要建立在今天的基礎上。這是更高維度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貫穿于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中,尤其是在成長階段,短期評價能顯性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收獲當下的快樂;長期評價則可以體會到一段時間的努力成果,感受到持續的成功體驗。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的綜合運用,既可以關注到每天的活動,也可以培養自己堅持不懈的態度,更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屏蔽不必要的干擾與誘惑,拓寬自我精神成長的發展空間。持續行動,我們每個人將能體驗到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系外研集團(外研社)黨委書記、董事長,外研社社長]
你的大學生活應該怎么度過
李亞
很多大學生常問我,我的大學生活該怎么度過?為什么我的時間很多,但沒什么獲得感?
我的答案是,你可以嘗試一下時間管理。時間管理能讓你效率提高,收獲加倍。
在講之前,我想先問大家兩個問題:
你認為學霸的學習時間長嗎?答案是不長,但時間管理非常好,但他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做最重要的那項學習。
成功人士為什么成功?答案是他們提前準備,業余時間大量做重要而不緊急的工作,例如健身。
不會時間管理,是50%大學生的痛點。不會通過利用時間管理獲取快速成長,是另外50%大學生的痛點。如果大學期間只能提升一項能力,那么我的經驗是,提升時間管理能力,贏在時間管理。以免將來吃不會時間管理的虧。
關于時間管理,我想講三個技巧。第一個,學會拒絕;第二個,提升專注力;第三個,保持樂觀的情緒。
第一,學會拒絕。學會拒絕低效率的事情,才能專注于高效率的事情。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時間有多少是用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了?參加低效社交,替別人做一些事情(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與父母較勁……
學會拒絕的難點在于面子,很多人抹不開面子,于是難于拒絕,做了一堆自己其實不想做的事情。這時,關鍵在于心理建設。首先滿足自己的需要。放下面子,放下自尊心,為自己活一回。其次,可以有技巧地拒絕。例如,我要專注于學習,最近參加了一個項目,時間很緊。
拒絕哪些事情呢?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必須拒絕。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可以拒絕,或者讓別人做,如果可以的話。
人生的關鍵在于做減法,減少就是拒絕。
第二,提升專注力。當你專注時,你的效率可能是不專注時的兩倍。
專注力意味著你要進入一個氛圍,專注于一件事。白天想,晚上想,吃飯想,甚至做夢想,還能做彩色的夢。
建議如果可能,大家可以練習一下冥想,就是什么也不想。每天幾分鐘即可。
過程:選一個舒服的姿勢,放松,深呼吸。先閉上眼睛體驗情緒的流動。當情緒流經你時,不要思考,不要評判,不要抗拒只是用“身體來感受”。繼續冥想:集中注意力在情緒上。我個人的感受是,在你冥想時,你身體的各個器官會變得更加敏銳,包括大腦。似乎你更清醒了。
剛才提過,要在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做對你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專注力。
人生的關鍵在于做加法,加法就是提升專注力。
第三,保持樂觀的情緒。積極樂觀的情緒自然可以提升你的效率。這就是情緒管理。
負面情緒是我們時間管理的阻礙。切記: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去生活的。學會了情緒管理,就能夠更高質量地工作,因為你的心處于良好的狀態,它會反映在工作上。你心情好,工作就容易好。心情不好,工作就容易不好。這就是通常說的不在狀態。
具體而言,在情緒管理中,首先是看清楚自己的情緒。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用心地體會自己的情緒,學會靜靜地體會自己。一定要愛自己,就是專注于自己的需要。首先要照顧好自己。愛自己就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自己。于是用心體會:我在做什么,我在說什么,我的內心感受是什么。放空自己后,能夠更敏銳更容易地看出自己的情緒。
小技巧:閉眼,內觀,看自己。常見的三種負面情緒:對過去后悔,對現在不滿,對未來擔心或焦慮。正確的做法是避免無謂的煩惱。這方面可以參考閱讀兩本書,杰克·韋爾奇的《商業的本質》、稻盛和夫的《活法》。
其次,是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了情緒之后,不要自責,自責沒有用,要與自己和解。
聚焦于體會我們情緒背后的動機或需要,找到后,告訴自己:我有情緒了,是因為我希望女朋友更愛我。通常,情緒就能緩和下來。注意力不要放情緒上,而是放在自己的需要上。
小技巧:控制情緒的方法是慢下來。說話慢下來,動作慢下來,思考慢下來。速度越慢,越有時間思考,越有可能找到自己和對方的內心癥結。極端情況下,先暫停,什么都不做。
在這點上,我的個人心得是:
1. 相信自己,悅納自己。愉悅自己,愉悅他人。例如,愉悅父母。讓他們有成就感,有安全感。可以和父母開些小玩笑。你們是我的加油站,我可以加完油后,掙更多錢。
2. 保持心態的平穩,可以波動,不要大量波動。心態平和的背后是對別人、對環境抱有感激之心。也就是知足常樂。
3. 永遠對明天懷有美好的期待。
(作者系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現代管理研究所所長)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時間 時間管理 工作 孩子 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