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為了“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地閃爍
一群患有精神殘疾和自閉癥的孩子,在愛心的呵護下,在這里學會了勞動技能,學會了生活自理,學會了社會融合……這里就是青島同沐陽光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也是青島市政協開展“五進五送”(組織委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軍營,向基層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送愛心、送服務)活動的長期定點幫扶的機構。
當記者來到青島同沐陽光,門口一位正在一粒粒揀拾貓砂的女孩一字一句有些吃力地說:“你來找楊媽媽嗎?跟我來。”
楊萍是自閉癥患者口中的“楊媽媽”,也是“同沐陽光”的創始人,目前這里共集中安置了40余名在就業年齡段但卻難以就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
人生轉折
楊萍幼時患有小兒麻痹癥,至今只能依靠輪椅行走。記者見到她時,她正撥動輪椅,來到彈起鋼琴就不停手的自閉癥患者劉暢身邊:“快去學習吧孩子,先別彈了。”
劉暢很聽話地走開,來到統一橘色衣服的孩子們中間鉆研起書畫。這些孩子患有自閉癥,他們有一個充滿愛意的稱呼——“星星的孩子”。
“別看孩子們現在這么聽話,我剛建立這所機構的時候,困難可多了,剛來的時候,他們兩層樓滿屋子跑,根本安靜不下來。”楊萍笑著說。
楊萍自小家境優越,因為行動不便,備受親人寵愛,未曾嘗過人間疾苦。
直到2002年,楊萍的丈夫不幸遭遇車禍。為了給丈夫治病花光了積蓄,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被打破,楊萍下決心出來找工作。
“從在家里被呵護到主動出門找機會,這對殘疾人是非常困難的,我當時就暗暗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別人的尊重。”楊萍從自學服裝設計開始,克服重重困難在服裝界打拼出自己的天地,她創辦的服裝研發中心、服裝加工廠及20多家協作工廠,帶動了當地1000多名肢體、聾啞殘疾人就業。
2014年,青島市在全國率先推出了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政策,為智力障礙者、自閉癥患者和精神疾病服藥期間的就業年齡段的青年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可以自食其力,減輕家庭負擔。
政策的落地需要有相關工廠作為支撐,楊萍便成為最佳人選。青島市殘聯找到了楊萍,想用她的工作室作為試點。
楊萍當時已經是著名的服裝打版行家。要中斷如日中天的事業,去從事殘疾人救助的慈善事業,楊萍一度彷徨過,但是和青島市殘聯交談的一段話幫她下定了決心。
“如果你不來做,市政府的這項政策就無法落地。”正是這句話讓楊萍堅定了想法。2014年,楊萍成立了青島同沐陽光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
靜待花開
7年時間里,楊萍致力于培養自閉癥人群自理能力。她有一套獨創的教育方法,不僅聘請專業老師教自閉癥患者學習琴棋書畫、手工制作等課程,而且在生活上細致全面地進行引導,比如每一位進入機構的患者都要牢記家人的手機號碼、家庭住址。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楊萍知道,這些她精心呵護的花朵總有盛開的一天,但她沒想到,這天來得這么快。
在就業中心里有一名叫王祺的自閉癥患者,一天她的母親突發腦梗,出人意料的是,王祺立即撥打了培訓中心老師的電話和120急救電話,準確無誤地向急救人員表述出家庭住址、母親姓名和患病癥狀,救護車及時趕到,王祺的母親也因此脫離了生命危險。
這件事很快在家長群中傳開了,看到楊萍的教育方式頗有成效,家長們終于明白楊萍的一番良苦用心,“楊媽媽”這聲稱呼逐漸獲得了家長們的認同和尊重。
授人以漁
“同沐陽光”的二樓是自閉癥患者的工作區,丈量尺寸、修改線頭、整理包裝……在老師的細心指導與幫助下,孩子們有條不紊地工作、學習。
“要用自己的雙手獲得別人的尊重。”楊萍拿出自閉癥患者親手制作的鉆石畫、十字繡、布娃娃,指著那數不過來的獎杯與獎牌,向記者說道:“孩子們是有能力的,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朝夕相處的陪伴,挖掘出他們的閃光點,引導并培養成愛好和技能,授人以漁。”
“劉暢彈的這架鋼琴是青島市政協愛心捐贈的。”楊萍指向大廳中央一角的鋼琴說道,此前,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帶領政協委員到這里開展“五進五送”活動時,莫蓓茜委員捐贈了價值5萬元的鋼琴等樂器,并協助中心組建了一支打擊樂隊;李勤、張英、李淑芳等委員捐贈了心理學書籍和體育器材……此后,許多委員定期到中心開展心理學輔導、健身指導,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自閉癥患者是需要終生陪伴的,我希望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楊萍溫柔地看著中心里的孩子們。她希望自己能一直陪伴孩子們走完余生,也呼吁社會和愛心人士能共同關注大齡自閉癥患者就業、養老問題,共同用愛點亮自閉癥患者的天空。(本報記者 陳小艷 通訊員 陳笑蔚)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楊萍 自閉癥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