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頭條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時代答卷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題: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王丁、張興軍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10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到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等地考察,實地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強調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實地考察沿黃省區,為新時期黃河保護治理、流域省區轉型發展指明方向,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擘畫藍圖。
大河湯湯,日月輪轉。今天,古老黃河的保護與發展正在進入歷史新境界,展開歷史新篇章。
大河之“綠”,母親河生態健康持續向好
清晨,甘肅瑪曲草原上霧氣氤氳。不同于中下游段的氣勢磅礴,黃河在這里盡顯秀美之色。
瑪曲,位于黃河上游,瑪曲濕地被譽為“黃河之腎”。曾幾何時,由于飽受草原沙化困擾,這里的黃河沿岸露出大片黑土灘,就像草原上的一塊塊傷疤。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聽取了甘肅省和蘭州市開展黃河治理和保護情況介紹。他指出,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蘭州要在保持黃河水體健康方面先發力、帶好頭。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我一直很關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今天來到這里,黃河上中下游沿線就都走到了。”10月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黃河入海口,他在考察調研中這樣強調。
多次深入黃河沿線考察調研,總書記的足跡遍布上中下游和流域九省區,為黃河保護和治理工作把脈定向、作出部署。
近年來,甘肅立足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區和黃河上游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戰略定位,不斷發力。瑪曲草原更是換了新顏。草原所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黑土灘退化草地植被覆蓋度,由以前的65%增加到85%以上。曾經滿目瘡痍的沿黃沙化帶,如今綠意盎然、花開遍野。
瑪曲草原之變,是黃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流域生態健康持續向好的縮影。
夏末秋初,沿黃河河南段騎行,數百公里的生態長廊宛如一條綠飄帶,外地游客紛紛拿出相機,扎堆“打卡”。許多“生態流亡”多年、難得一見的珍稀動物在沿黃濕地頻頻現身,吸引游客的目光。
在渤海之濱,在河海交匯處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由于生態補水和保護治理,濕地面積逐年回升,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昔日頻繁斷流干涸的河口,如今林豐草茂、鳥鳴啾啾。
水利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黃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萬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較1990年減少了48%,強烈及以上侵蝕強度等級面積下降83%,實現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同時黃河干流和6條支流15個斷面生態流量均達標,流域水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如今,煥發生機和活力的母親河仿佛一條巨龍,奔騰躍動,滔滔向東。
大河之“興”,流域轉型發展邁入新階段
金秋時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上的光伏發電園區,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近年來,立足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戰略定位,青海在能源轉型、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步履堅實。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是全國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和能源基地。對于流域省區的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既寄予厚望,又傾注心血。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新方向、新要求之下,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先后出爐:202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2021年10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草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
從三江源頭到渤海之濱,從上中下游到左右岸,“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一系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方針要求正在落地生根。
借助全球首條遠距離、100%輸送可再生能源的特高壓輸電線路,青海生產的“綠電”最終匯入河南電網。河南省電力部門測算,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滿負荷運行后,青海每年可向河南輸送“綠電”400億千瓦時,約占河南年用電量的1/8,有力助推了中原地區的轉型升級。
從青海到河南,“一根銀絲兩頭俏”,恰是當前黃河流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邁入新階段的生動注腳。新時代轉型發展的“黃河大合唱”中,流域每個省區都不甘落后。
——在山西,2021年上半年投資、消費、進出口增速分列全國第6、第4和第3位,新動能增勢強勁,發展質效明顯提升。
——在山東,2021年上半年“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投資增長17%,占全部投資比重的49.9%,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產業升級持續發力。
——在陜西,2020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3720列,是上一年的1.7倍,開行質量各項指標穩居全國前列,實現逆勢增長,對外開放不斷加深,進一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
黃河水利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流域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畝均灌溉用水量分別較2019年下降3.4%、9.3%和8.8%,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成效明顯。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要求,正化為沿黃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覺行動,一幅轉型發展的新畫卷正徐徐打開,綠色、創新與開放的底色越來越濃。
大河之“安”,人民治黃事業譜寫新篇章
河南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就位于黃河九曲十八彎的最后一道彎。村民們一直有個期盼:“真希望總書記再回蘭考來看看。”
2014年春暖花開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邊上的蘭考,走進村民家看望,叮囑當地干部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由于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此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一度有5個涉及這里,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這里,從位于黃河上游的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到地跨黃河兩岸的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都曾親自實地考察。
在廣大干部群眾的接續奮斗下,曾經飽受黃河決口改道留下的風沙、鹽堿、內澇“三害”影響的蘭考,早已實現脫貧“蝶變”。依托鄉村旅游、畜禽養殖等產業支撐,張莊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底的3000元左右增至現在的1.5萬元。為紀念擺脫貧困,村里的主干道被命名為“幸福路”。
“黃河寧,天下平。”
今年9月底至10月上旬,黃河遭遇歷史罕見秋汛。然而,得益于堤防、水庫等的堅實護衛,以及流域機構的有效應對,張莊的良田安然無虞。
治黃專家指出,人民治黃70多年,解決了流域水利保障“有沒有”的問題,實現了由被動治理向主動治理的轉變;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解決流域水利保障“好不好”的問題成為新的時代命題。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也是流域各省區開展黃河生態保護和治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責任使命。
繼兩年多前的鄭州座談會之后,習近平總書記10月22日下午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科學分析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勢,把握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
大河東流。今天,人民治黃事業正在進入歷史新境界,展開歷史新篇章;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母親河和流域億萬群眾一起,正在見證前所未有的新時代。(參與記者:姜辰蓉、張志龍、駱曉飛、文靜、梁曉飛、于瑤)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黃河 發展 生態 保護 黃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