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政協資訊
精雕細琢 “繡”出天津新畫卷
——天津市政協“探索城市發展新途徑,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小記
人民政協網天津9月29日電(記者張原 李寧馨 通訊員魏天權)“40頁的主題視察報告、厚達108頁的大會發言材料,93篇調研成果,拿在手上,分量十足。”9月28日,在天津市政協“探索城市發展新途徑,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進入尾聲之時,天津市副市長康義對近年來市政協聚焦中心工作履職盡責的高質量“履職答卷”和委員們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的亮眼“成績單”給予充分肯定。
去年,《中共天津市委關于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向社會公布。在這份《建議》中,“‘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被列入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將提升“津城”現代服務功能,增強“濱城”城市綜合配套能力,加快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空間布局。
市政協將該議題列入今年重點協商計劃,動員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專家學者及各區政協力量,就“探索城市發展新途徑,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開展多維度調研。
幾個月來,市政協主席盛茂林和各位副主席帶領調研組以問題為導向,先后圍繞產業、金融、科技、教育、商業、文創、醫療、智能制造、社會保障等方面,詳細了解相關情況和存在的薄弱環節。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最終凝聚成豐碩的建言成果在常委會會議現場呈現——
“交通運輸是城市發展的先導,但目前主城區與濱海核心區距離在40公里以上,汽車通勤時間大多在一個小時以上。”韓振鏢委員呼吁,推動干線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三鐵”融合發展,形成軌道交通為骨干、地面公交和客運班車為主體,小汽車為補充的復合式交通走廊。推動津濱高鐵采用公交化方式運營,實現“隨時購票、隨時上車、一次安檢、一卡通行”,規劃建設公交客運樞紐,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空間一體、換乘便捷。
呂毅委員提出,要堅持環境友好和低碳發展,加快構建“三區兩帶中屏障”格局,做好生態修復與恢復工作;落實京津冀環境保護聯動與協調機制,確保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積極推動雙城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綠色轉型。
“近年來,濱海新區內住宅、商業、文化館設施等一批場所建設如火如荼,但過大的鋪開面積容易分散入駐‘濱城’的資金、人口與資源,沖淡了‘濱城’幾分集中、缺失了應有的特色。” 吳來盛委員認為,“濱城”要集中力量做出名片式的產業中心、港口中心,提升“濱城”形象,集中資源發展于家堡、泰達MSD、中新生態城等大型“中心”,打造“天津名片”,促進“濱城”向海濱城市的提升轉型,拉動人口與資本聚集。
韓昱委員建議,要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具有強大人口集聚功能的特色主導產業,構筑實體經濟發展新優勢,積極發揮海河產業基金、濱海產業基金的引導作用,以智能科技產業為核心,加快構建“1+3+4”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夯實新經濟發展底盤,搶抓“新基建”發展契機,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布局建設。
……
話筒在傳遞,共識在凝聚。委員們開門見山,直擊堵點、難點、痛點,破解難題,這些智慧迸發出的火花令到會聽取意見的康義大為贊賞。他當場回應:將盡快把委員建議拉一個‘清單’,認真研究,逐條分析,及時反饋,讓‘清單’產生‘效益’,讓凝聚政協智慧和汗水的種子早日生根落地、開花結果。
“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意義重大、任務艱巨,需要全市上下齊心協力、久久為功。”盛茂林希望廣大政協委員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定信心決心、保持戰略定力,聚焦打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雙城發展格局建言獻策、凝聚共識,努力將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