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1年第五期
高睨古人 濡墨縈懷
隨著文明的發展進步,文字和圖畫都不再僅僅是記錄事物的工具,而成了人們表達思想的媒介和抒發情感的橋梁。而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書畫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重要藝術形式,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內涵,孕育出無數卓有成就的書畫藝術名家,吳東民就是其中一位。長期身居南國的吳東民先生曾連續三屆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其書法雖以行草書為精,但諸體兼善,一專多能。他的作品追求中和之美,清新灑脫,圓潤秀勁,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氣質,散發出一股濃濃的文人氣息。同時,他將書法的筆墨精髓滲透于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之中,以具有個性化的線條語言與中國山水、花鳥畫融會貫通,達到了和而不同的高度協調。吳東民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平和而中正的心境,正因于此,他的書畫作品才得以時時彰顯出感人的藝術魅力。
欄目主持:全國政協委員 張 繼
自作詩《游昌化江有感》行草中堂-138x60cm-2015年-吳東民
我總在想,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書法家?思考數十年,大概有以下幾個因素:天生的才華、豐富的學養、超人的勤奮,歷史及當代均不乏具備此三者的書家,而近來我尤為關注的乃居于海南的吳東民。因我近幾年多次出差此蕉風椰雨之島,總有與東民相晤并觀賞其作品的機會;海南一直給人一種遠離中華文化核心之感,而竟然出了一位純屬本鄉本土的書法大家,不能不使人驚嘆、感慨并充滿疑問,這是我樂于撰寫此文的原因。
舊作詩《西域之行》二首-行草橫批-90x180cm--吳東民
我的朋友雨蒼曾說他特別相信搞藝術的人需要天賦。“人才學”中也強調這一點,即從遺傳中得到的藝術基因將決定其未來成就的高下。東民顯然具備這一先天的因素:他對線條、色彩甚至音樂的韻律有著特別敏銳的感悟力,從具象到抽象,從繪畫到書法,從樂感到歌唱,他總是比一般人領悟得快,且能準確把握住最能打動人的玄妙之處。他的山水畫中充滿氣韻和律動的章法,對每座山、每塊石、每棵樹的準確造型和富有節奏感的虛實處理,仿佛使人進入一個充滿“道”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對東民與天道、地理以至大自然貫通的真切寫照;他那具備專業男高音歌唱家的歌喉,厚重、沉郁,具有磁性,尤其對節奏、律動感的準確把握,使人認為這是一位專業的歌唱演員。而與音樂同為強調韻律、節奏進入到最高層次抽象美之境的書法藝術,其微妙之處也并非很多人能與之產生真切的共鳴,并轉化到自己的手腕筆下。正是由于天賦,東民似乎輕而易舉(實則付出很多心血)準確地把握住書法美的種種因素。與書法同為兄弟的篆刻藝術,在東民那里也似乎是手到擒來,由于他對篆書的精熟把握,加之章法上的自由運用,故他在這小小方寸之間能嫻熟地揮斤郢斫。我數十年前曾學過幾天篆刻,后因其制作的繁瑣和才氣的不足,故棄而不為,由此對東民從心底深為敬佩也。作為一位優秀書家,他還寫詩,我一直認為,文學是一切藝術之母,書家要有較深的文學素養,而能寫些詩,尤其較嚴謹的格律詩則尤為必要,東民的詩靈動、野逸而深沉,有海風的清爽、勁利,有人間的親情、溫馨,乃真詩人也。
自作詩《環島高鐵開通有感》隸書中堂-138x60cm--吳東民
前人講究詩書畫印能融為一體者為大家,今人達此境者寥寥,非有大才而不能為,也不敢為。東民天賦高,四種技藝隨意為之,便成氣侯,不能不令人擊節也。
就書法一項論,東民可謂篆、隸、楷、行、草五體兼擅,均有堅實的基本功力。我去年在廣東有次演講,主要談書法基本功問題。當代人對書法并不缺乏熱情,也不缺思想和對多種流派的追求,書壇最缺的是基本功,絕大多數人根本未在古代經典法帖上下夠功夫,便迫不急待地進行“創作”,包括一些有一定地位者,始終在書壇的門外徘徊。東民的作品,多年前創作上雖還處于探索階段,但卻顯示出作為書家應具備的專業素質,掌握了所學各體的用筆之道,較為精確地寫出各碑帖字的結體,大致表達出經典作品的氣息和韻律。只有打好這些基礎,才可能進入創作上的自由天地,基礎有多堅實,創作就可能進入到多高的層次,這是學書的不二法門。
東民的楷書基于北碑,在《張猛龍》《爨龍顏》的基礎上又多借助魏墓志的清新氣息,結體穩重中不乏峭拔之逸趣。其篆隸均取法金文、漢碑之經典,結體嚴謹,意味濃厚,然決非古典的照搬,其中融入了時代追求的草化和變形,既充滿古典意味又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東民一直主攻的是行書和草書,近幾年幾乎將功夫全用在了這兩種在當代更為人喜聞樂見的書體上。
花-鳥68x68cm-2021年-吳東民
去年我在海南見到東民數十件原作,最近又見到十多件新作,感覺很震撼。反復欣賞,愈看愈感到對自己和別人作品一貫要求苛刻的我已被其藝術魅力征服了。面對無數的藝術品,能被震撼的時刻并不多,東民的作品何以能打動人?首先,基本功的扎實是攀登藝術高峰的重要條件,我在其所書《蘭亭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等作品中,看到他直接繼承了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晉人書風,對原作結體、氣息的把握相當準確。我一直堅信書不入晉,終難成正果,如果將自己的藝術選擇停留在明清、或者再上到唐宋而遠離晉人,在今日大張“新帖學”的時代似已令人感到粗疏和淺薄,缺少更高一層的典雅。“典雅”的核心是“韻”,只屬于晉人的韻致,這是后人一直追求但又難以達其高度的藝術標準。東民面對迷人書法的最高目標,一旦陷進去就難以自拔的“雙刃劍”,義無返顧的向前走去。在進行了較長時期臨摹學習后,便一步步試圖從“二王”這一“美麗的陷阱”中走出。一千多年來,這“陷阱”傾倒了無數不能自拔者,也激發了無數企圖另辟蹊徑者,但成功者寥寥。東民以其自信和才氣,一直與“二王”進行對話,在研究、在領悟、在逐步獲得其真詮,這是一個宏大而艱巨的目標。他達到了嗎?我們看作品。
清·李蟬-詠蘭-草書斗方-68x68cm-2017年-吳東民
最近創作的幾件可謂巨制的作品給了我們回答,長卷草書《千字文》《前赤壁賦》《前出師表》《后赤壁賦》以及12條屏杜甫《秋興八首》等,均以濃郁的晉韻意味及鮮明的時代審美特征成為他的代表作。書寫《千字文》是歷代書家必須要做的功課,各家都希冀書寫出自己的獨特面目,也是對書家是否具有個性、是否可稱為大家的考驗。東民此作秀潤、典雅,又充滿奇趣,從字的結體到整個氣息蕩旋著晉人的韻味,也有當代人所欣賞的結體微妙變化和用筆的靈活多變。從中我們似乎感到他敏銳的感悟能力如何駕馭他的毛筆,在穩健又不乏激情地一步步創造著傳世佳作。而我更為欣賞的是其草書長卷蘇軾的《前赤壁賦》,此作字形變化更大,章法更為從容奇峭,氣息尤為暢達,面對此作,心會隨著富有韻律和節奏感的線條強烈地跳動,我們仿佛聆聽著一首交響樂,那抽象的起伏不定的線條與樂音的旋律相糅在一起,將人帶入一個獨有的審美境界之中。我反復地品味、沉醉,此作可作為當代書壇代表作傳世的。其它幾幅長卷及《東坡居士記承天寺夜游》《論書一則》《石濤題畫詩等條幅》,五段式《唐人絕句》等,也都以其對傳統精到的把握而又能從中脫出的創造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錄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草書中堂-180x97cm--吳東民
然而,東民的創作是有著嚴格的“度”的,這正是他的睿智之處。當代人急功近利、急于成名者多,故一不下功夫打基礎,二不顧及傳統諸基本因素而求新求奇甚而求怪,這是藝術上不成熟的表現。從整個書法史的進程看,創作上的穩變乃藝術發展之規律,有時的“突變”也是在“穩變”多年后有序的爆發。東民將自己置于當代又一次帖學復興的大潮中,以自己的堅實探索將當代帖學向前穩穩地推進了一步。
東民不僅是藝術上的實踐者,他還以一位“思者”的身份引領著海南書壇的發展。他強調當代書家應在歷史、時代、個人風格三者缺一不可的基礎上選擇自己的藝術道路;強調書家應具有修養、功力、才能,“即所謂的知、會、能三因素”(東民語,下同),這一切均“表露在心性中,直接流瀉在筆端使轉上”“真正驅使書法作品及作者本人能夠別開生面和茅塞頓開,是書家自身對書法藝術的深層把握,在極佳的創作心境、靈感狀態下去獲取神妙之作。”他有著鮮明的審美追求,以傳統為根基,取法“二王”、米芾之意,逸而不野,奇而不詭,內斂而跌宕,集遒強、澀勁、雄渾、偉岸等力之美,融雋秀、雅韻為其內蘊,“在大腦神經系統指揮下,快速的、有意無意的、自由的、放浪形骸的……瞬間爆發、噴涌出來,洋洋灑灑,一瀉千里于尺牘之間。”他是一位書法主體論的堅定支持者、實踐者,是一位深深了解書法本體,本質的思想者。他還將詩人的情懷融入書法,“高睨古人,濡墨縈懷,放浪形骸”,他說:“墨香書韻令人眩暈,讓人忘卻煩惱和疲憊,更有閱讀之悠然,聆曲之曼妙,盡情地、不由自主地充滿表現自我的心性與張力,在似漫不經心的過程中盡情享受游離萬物之外的快感。”他的思、他的行,與作為高揚主體精神的書法藝術的本質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這是藝術創造中很難進入的最佳也是最高的境界。
五指翡翠-綠水青山-180x124cm-2011年-吳東民
我很驚異,東民在文聯、書法界擔任如此多如此高的職務,事務性工作之繁重可以想象得到,然而他又創作出如此多的藝術精品,除了天賦外,勤奮則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藝術不是“玩”出來的,玩只能玩出個小家碧玉,出不了大家,大家是須以一生的勤奮和孜孜不倦的探索才能成就的。東民的成功證明了這一古往今來顛撲不破的真理。
東民為人豪爽、直率且善良,你與他打交道不用擔心什么,將心掏去就是,他回報你的也將是在敞開著的心扉中那一顆真誠的、滾燙的心,這也許是作為一位藝術大家更重要的品質。
吳東民,號半坡,字美教。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畢業于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文聯第九、十屆委員、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海南省書畫院名譽院長,海南省政協書畫藝術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瓊臺師范學院名譽教授,海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多次擔任全國各大展覽評委主任、副主任。
書法作品入選歷屆國展、中青展、書法蘭亭獎展,以及全國各類專項書法作品展。美術作品入選全國首屆中國畫展及全國第十屆美展,國畫作品參加全國畫院一、二屆雙年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等單位收藏。
責任編輯:楊文軍
文章來源:《畫界》2021年9月第5期
版面設計:湯煒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東民 藝術 書法